人文歷史
孫臏家祠現存正房三間始建於明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明崇禎年間遭兵火而毀。清順治年間,家祠得以重修,並刻碑已記之。當時的祠堂規模略小於明代,計有正房三間,左右廂房六間,影屏一座,門樓一間。文革期間,孫臏家祠建築除正房外全部被毀,僅存的正房建築牆體也遭嚴重破壞,後經孫氏族人合力搶修,正房建築梁架結構仍保持了清初民居建築的典型風格。現存孫臏家祠占地500餘平方米,現僅存正房三間,門樓一間及家祠圍牆。正房三間,面闊10.9米,進深一間7.35米,脊高7.77米。孫臏家祠正房為磚木結構,硬山頂,屋頂花磚起脊,內容以荷花水禽為主,正脊兩端飾有吻獸,垂脊則為灰瓦壘砌而成,飾有走獸,青灰筒瓦覆頂,檐頭為獸頭瓦當和如意滴水。瓦頂兩側排山溝滴下,以青磚拼成矩形和三角形山花,墀頭下鑲嵌雙獅戲球雕磚,兩側山牆頂部各鑲一塊荷花雕磚。造型生動大方,樸實傳神。檐下有廊,朱紅檐柱兩根,直徑27厘米,柱腳下有高30厘米,直徑29厘米的仰覆蓮座式石柱礎。正房正椽長度約53厘米,椽頭繪卐字紋,檐檁及闌額均飾紅彩,雀替雕卷草紋,施綠彩。正房明間設四抹格扇門,門框兩側立有金柱,次間各開一木欞窗。表現了先進的營造技藝,又蘊涵著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 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學術價值和使用價值。
結構特點
正房梁架為抬梁式五架梁結構,脊瓜柱下有角背支撐。梁枋加工較精細。靠北牆一米處有金柱兩根,直徑27厘米,柱腳下有八角形覆蓮紋柱礎,直徑60厘米,露出地面高度為25厘米。金柱之間設有神龕,內懸孫臏傳影。神龕前設香案,供奉孫臏牌位。上書:齊國軍師晉封左丞始祖孫公諱臏字伯靈暨配蘇夫人之神位。家祠神龕內懸掛孫臏傳影一副。傳影繪製於兩幅縫合在一起的白棉布上,黃色絲綢鑲邊,傳影長2.2米,寬0.93米,高0.72米。傳影內容是:以遠山近樹作襯景,孫臏端坐在雙輪木車上。掐指運算,胸前長髯飄拂,神態自若。傳影右上部篆書:“始祖臏公傳影”,左上部篆書:“大明萬曆歲次巳卯端月。”此傳影經省文物局專家關天相鑑定,確係晚明繪本。
據孫老家老人們說,原正房金柱上寫有“灉右立宗兩千年家聲未墜,古鄄分支六十世祠廟猶存”的對聯,惜毀於文革中。
正房前置石碑兩棟,分別為“始祖武聖功德碑”和“始祖武聖臏公家祠重修碑”,系1993年維修家祠時所立。門樓一座,單檐硬山頂,系依原貌重修。檐下懸“臏公家祠”木匾一塊,系清代家祠遺物,門樓前置一對石獅。
孫老家村現存兩部孫氏族譜。分別為清順治年間和光緒年間所續修,在兩部族譜的序言裡都明確指出,孫臏是孫老家村孫氏的始祖。順治年間的族譜經省文物局多位專家鑑定,系多次抄本合訂而成。譜序為民國初年抄錄,族譜及分譜為清初抄寫。
孫臏家祠,歷經數百餘年風雨,可謂存之不易,為我市保存較好的清代家祠,建築群結構嚴謹、布局巧妙、肅穆莊重,為典型的北方建築,為研究古代建築風格,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旅遊景點
孫臏家祠所在地孫老家村,是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臏的故里。孫臏因其指揮圍魏救趙的“馬陵之戰”和使龐涓折戟沉沙的“桂陵之戰”而名揚天下。孫臏所著《孫臏兵法》與《孫子兵法》一起被認為是“兵學聖典”,在歷史上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已成為我國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社會中《孫臏兵法》所含的戰爭哲理和運籌思想,具有廣泛的適用性。經過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孫臏兵法》在許多領域已成為致勝的法寶,其影響範圍遠遠超出了國界,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聲譽。孫臏故里的發現和確認,無疑對孫臏研究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但是隨著兩千年時光的流逝,孫老家的自然環境歷經了滄桑巨變,與孫臏有關的資料已很難發現。孫臏家祠作為僅存的紀念歷史文化名人孫臏的文物遺存,理應具有其它祠堂建築無法企及的史料價值和紀念意義。
1994年11月,孫臏家祠被鄄城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12月,孫臏家祠被菏澤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4月,鄄城縣文物管理所編寫孫臏家祠材料,積極申報孫臏家祠待批第四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以便更好地加強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