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孫海晨曾在內蒙古草原生活、工作三十餘年,對蒙古馬做過長期、大量的寫生和研究。他筆下的蒙古馬不因循守舊,不沿襲前人的舊路。他以深厚的生活體驗為基礎,依託學院堅實的寫實技巧和深厚的筆墨功底,創作出獨具個人思想和風格的蒙古馬。畫家筆下的蒙古馬造型紮實,結構嚴謹,筆墨傳神,畫風飄逸,格調高雅,意境深遠。孫海晨對蒙古馬創作這一題材傾注了大量心血,他筆下的蒙古馬一改前人畫風,創作出有思想,有感情,與人更加親近,眼神與心靈能與讀者溝通的蒙古馬。他以獨到的學術成就開創了前無古人的一代畫風,他以人物肖像畫的形式為蒙古馬造像,用傳神的筆墨表現出蒙古馬的不同性格角色和歲月的滄桑,內涵豐富深遠。那是畫家和蒙古馬心靈溝通後有感而發的傳神之筆。孫海晨先生因對畫馬的獨到學術見解和藝術成就而自成一家,在中國畫壇獨樹一幟,並由此確立了他在畫馬這一領域的領軍地位,堪稱獨步。
人物作品
孫海晨的作品已多次參加國內重要美術展覽並獲獎。國畫《蘇尼特牧馬人》入選《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漠上牧馬人》入選1995年《全國第二屆民族百花美術作品展覽》獲銀牌獎,《漠上風》入選1997年由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共同主辦的《世界華人書畫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蒙古馬---草原之魂》獲由中國美術家協會1999年4月主辦的《慶祝澳門回歸書畫展》獲銀獎,《中華龍馬》〈寫意〉2000年特邀參加《中華魂─全國書畫大展》,王光英先生為畫作題詞《中華龍馬》,此畫作為開幕式背景畫展出,獲組委會特別獎。1996年參展日本東京舉辦的《第三世界和我們JAALA》第十四回展等。劉大為先生先後兩次熱情著文在《美術》和《中國書畫報》向廣大讀者推薦:《孫海晨和他筆下的蒙古馬》文載《美術》2001年第4期。《嚴謹而洗鍊、清新而飄逸--孫海晨和他筆下的蒙古馬》文載2005年11月24日《中國書畫報》第94期。專題訪談節目《中國國畫家孫海晨》2009年9月17日中央電視台10套《人物》欄目播出。
孫海晨的作品及簡歷近些年來先後入編2005年人民美術出版社編撰出版的《當代中國畫優秀作品選》。2006年香港《世紀畫壇》雜誌,中國美術出版社出版。2006年出版個人畫集《孫海晨寫意駿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2007年入編由中國畫研究院編撰的《中國當代書畫家翰墨精品集》,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2008年入編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編撰的《中國藝術名家》,文物出版社出版。2008年作品入編《中國書畫博覽》,並出版個人畫集,《時代文學雜誌社出版》。2009年作品入編《畫藝》。中國畫報出版社出版。2010年作品入編《新版傳世名畫》人物卷。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2011年1月出版個人畫集《孫海晨寫意駿馬》,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2012年3月,作品入編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祝賀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四級精裝《中國畫名家作品集》。
藝術簡介
他以深厚的生活體驗為基礎,依託堅實的寫實功底,創作出獨具個人思想和風格的蒙古馬。
畫家筆下的蒙古馬造型嚴謹,意境深遠,筆墨功底深厚,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震撼力。那是畫家和蒙古馬心靈溝通後有感而發的傳神之筆。孫海晨因對畫馬的獨到見解和成就而自成一家,在中國畫壇獨樹一幟。也因此被內蒙古兩所資深美術學院聘為客座教授。
孫海晨的作品已多次參加國內重要美術展覽並獲獎。《嚴謹而洗鍊、清新而飄逸__孫海晨和他筆下的蒙古馬》文載2005年11月24日《中國書畫報》第94期。
主要代表作品
國畫《蘇尼特牧馬人》<工筆>入選《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1996年入編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工筆畫1900─1997》畫冊,作品現收藏於內蒙古美術館。
國畫《漠上牧馬人》〈工筆〉入選1995年《全國第二屆民族百花美術作品展覽》,獲銀獎。1996年參展日本東京舉辦的《第三世界和我們JAALA》第十四回展。
國畫《神駿》〈寫意〉入選1996年由澳門東方國際畫會主辦的《中國水墨畫篆刻展》,在台北展出。
國畫《漠上風》〈工筆〉入選1997年由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共同主辦的《世界華人書畫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國畫《蒙古馬---草原之魂》〈工筆〉入選由中國美術家協會1999年4月主辦的《慶祝澳門回歸書畫展》,獲銀獎。
國畫《戴月行》〈工筆〉入選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中國畫三百家》畫展,獲銅獎。
國畫《漠上風》〈工筆〉1999年12月入選《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國畫《中華龍馬》〈寫意〉2000年特邀參加《中華魂─全國書畫大展》
國畫《神駿》〈寫意〉入選2002年10月由國家人事部中國人才研究會、中國人才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當代中國畫傑出人才作品展覽》併入編《當代中國畫傑出人才作品集》,同時獲《當代中國畫傑出人才獎》。
2005年,國畫《蘇尼特牧馬人》,《伯樂相馬圖》被中央黨校收藏。
2007年,國畫《八駿圖》被中央軍委大樓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