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恩[清朝順治時期狀元]

孫承恩(1619-1659年),初名曙,字扶桑,清代蘇州府常熟(今張家港市鳳凰鎮恬莊)人,清朝順治時期狀元。著有《映雪山居集》。

人物簡介

孫承恩祖父孫森,字蘭畹,舉人,官弋陽令,有善政,升高州府同知。伯父孫朝肅,字恭甫,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進士。授官刑部主事,敢於是仗義執言,官至廣東布政使。伯父孫朝讓,字光甫,明崇禎四年(1631年)進士。由刑部郎出為福建泉州知府,有惠政。後升福建南道副使、福建按察使,官至江西布政使。

順治十一年(1654年),以太學生參加順天府應試,居首薦;次年參加會試,中副榜;後經執友勸督參加戊戌科(1658年)南宮試,並中魁狀元及第。

孫承恩曾多次被順治皇帝叫到宮中,諮詢政事,商議要事,寵遇無兩。是年,孫承恩又得貴子,取名孫相。

順治十六年(1659年)初夏,孫承恩隨順治皇帝去南海子,順治帝賜騎皇帝的御名馬,不料馬驚疾馳,並遇上大風揚沙,孫承恩受驚中寒,又誤投補劑,氣逆不能勝,歸寓不數日而卒,年僅40歲。

孫承恩兒子

孫相命運多舛,坎坷終身。

孫承恩故居在張家港市鳳凰鎮恬莊,俗稱“旗桿里”,又名“孫家花園”,氣勢宏偉,畫棟雕梁,門前有四根粗大的旗桿。現尚存門廳、二廳、大廳、繡樓等建築。

孫承恩墓葬於河陽山麓,其弟孫暘墓葬於練塘師古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