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成[曲阜市中聯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長]

孫建成[曲阜市中聯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長]

孫建成,1961年,中共黨員,漢族,工程技術研究員,大連理工大學MBA,現攻讀西北工業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在工作期間,曾多次全國建材勞模、全國建材優秀青年企業家、全國首屆科技青年創業獎獲得者等榮譽稱號,現任曲阜中聯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長、濟寧市工商聯副會長、曲阜師範大學兼職教授,連續三屆被選為濟寧市人大代表、黨代表,並被選定為2008年奧運火炬傳遞手。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1979年,進入山東工業大學

1982年,大學畢業後進入曲阜中聯水泥有限公司,擔任一名普通的技術員

1988年,年僅27歲的他成為了當時曲阜市最年輕的廠長(曲阜市水泥廠)

2000年,成為山東金魯城集團的董事長

2002年,成立山東金塔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3年,大連理工大學的MBA學位

2008年,曲阜師範大學正式聘請孫建成作為該校的兼職教授

2009年,在西北大學攻讀博士

個人成就

1982年,孫建成於山東工業大學畢業後進入曲阜中聯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曲阜中聯”)擔任一名普通的技術員,1988年,年僅27歲的他成為了當時曲阜市最年輕的廠長,同時也開始譜寫了他和他的團隊的創業生涯……

創業艱難百戰多。20年前,孫建成接過的不僅僅是廠長的招牌,更面對著管理混亂、設備落後、工人素質普遍較低的“地方小國營”的現實,他年輕的肩上壓著千鈞重擔。他心裡清楚:工廠雖小,卻是“老國營”;“廟”雖不大,卻什麼樣的“經”都能夠念的出來。幾經把脈,他把整頓廠風廠紀列為工作的重點,明確制度,嚴格紀律。幾個月後,喝酒吵架的沒有了,工作紀律鬆散的狀況得到了改善。孫建成並沒有就此止步,緊接著將變革步步深入,狠抓生產,硬是在後3個月完成了當年剩餘的50%任務。孫建成上任之始的這一記重拳,牢牢把他敢打敢拼、勇於承擔責任的形象定格在員工心中。曲阜中聯的發展也隨之展開了。2000年,在他率先對企業進行了產權改革,建立了以股東大會為最高權力機構,董事會為領導核心,經理層負責經營管理,監事會監督運行的法人治理結構,並投資600多萬元引進ERP企業資源集成系統,實現了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專業化、信息化、數據化、系統化,同時他大刀闊斧地進行了勞動、人事、用工等各項制度改革,實現了管理創新、制度創新,建立了適應市場經濟的精細化管理運營機制。“我們要做跑在第一的羚羊!”他時刻提醒著自己和他的團隊,2002年,他帶領他的團隊自籌資金5億元,奇蹟般地崛起了兩條日產2500噸現代化旋窯水泥生產線,創造了國內建設周期最短、達產時間最快的記錄。同時,他通過購併鐵道部第十一局魯中水泥廠、設立山東金塔王股份有限公司、魯城水泥有限公司、菏澤金魯城水泥有限公司、泰安魯城水泥有限公司、曲阜市金魯城門窗有限公司使企業規模逐步擴大,多年來成為曲阜市功勳企業、支柱企業之一。1988年曲阜中聯的年產量僅為7萬噸,經過他20年的努力,公司發展成為水泥年產能360萬噸、固定資產10億元、員工2000餘人、實現銷售收入6億元、上繳利稅5000萬元,、各項經營指標翻了50多倍的大型水泥企業集團。

個人觀點

1. “發展速度慢就意味著被淘汰,落後就是丟掉飯碗。”為了保持企業的活力,2007年初,他果斷決定拆除立窯,建設餘熱發電項目。說乾就乾,十幾天的時間將立窯全面拆除,按照國家、建材部門的要求及時地淘汰了落後產能。為了讓企業能更好更快地發展,2007年4月,他決定投資5000萬元建設濟寧市第一條純低溫餘熱發電項目,利用生產過程排除的廢氣餘溫進行發電。8個月的時間餘熱發電項目拔地而起,每年可發電6800多萬度,增創效益3000多萬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萬噸。該項創造了國內同規模工程投資最少、裝機容量最大、建設周期最短、經濟效益最好的記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突出。孫守剛書記、張振川市長及濟寧各縣市區的領導親自視察了本項目,並給予了高度評價。為了把粉塵排放降低到最低、最優,他又決定安裝大布袋收塵系統,各項環保指標均高於國家標準要求,短短的時間內把一個塵土飛揚的廠區變成了一個花園式工廠,真正建成了一個環境節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現代化企業。

2. “知識就是財富,就是生產力”,孫建成深知這一點。他從工作之餘擠出時間為自己“充電”,不斷學習研究,拿到了工程技術研究員職稱,攻讀了大連理工大學的MBA學位,現正在西北大學攻讀博士。一次次超越自己,超越夢想,獲得的令人矚目的成績是他努力的最好見證:他獲得過全國建材勞模、首屆中國青年科技創業獎、山東省優秀企業家、中國建材杯建材行業技術革新一等獎等諸多榮譽,連續三屆被選為濟寧市人大代表、黨代表。較高的政治覺悟、一流的技術水平、先進的管理思想、強烈的社會責任心使他不斷地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前進著。他帶領下的曲阜中聯水泥有限公司已連續多年被評為曲阜市支柱企業、功勳企業,發展成為全國守契約重信用企業、全國水泥質量百佳企業、國家60戶重點支持水泥工業結構調整企業,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和ISO14001國際環境體系雙認證,由原來的一個普通小國企發展為頗具實力的現代化企業。

3. 心繫教育,回報桑梓

資助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進步是他的工作重點。在公司內部,孫建成堅持18年對在廠職工子女中的應屆中榜高考生、三好學生,給與數額不等的表彰和獎勵;對於有高考子女的職工,他規定高考期間他們可帶薪休假進行陪考,並免費為考生提供高考所需用品。在他的倡導下,公司資助成立的曲阜市實驗國小少兒藝術團至今已走過14個年頭,一個個少兒新星的誕生讓他感悟到了資助教育事業的欣慰和價值。在把愛心獻給廣大中小學生的同時,他沒有忘記那些寒窗十載、步入大學校門的莘莘學子,2004年,他倡導集團在曲阜師範大學和山東建築大學先後設立了100萬元的“獎學金”資助貧困大學生,讓那些品學兼優、家境貧困的大學生能夠安心學習,幫助他們完成學業,早日成材。高校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他就擠出時間到大學裡為他們進行思想疏導,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幫助大學生們認清形勢、準確定位、樹立良好的就業觀和人生觀,並儘可能地為他們提供就業機會,幫助他們有信心地邁出工作的第一步。此舉得到了校方和廣大學生的熱烈歡迎。曲阜師範大學學校領導為了讓在校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和優秀的實踐經驗,2008年3月,曲阜師範大學正式聘請孫建成作為該校的兼職教授,使其有更多的時間為學生傳道受業。孫建成的“資助教育,回報桑梓”的義舉受到了《民主與法制》雜誌的專題報導,在曲阜市流傳為一段佳話。

4. “支援農村建設,帶動農村發展”為積極相應國家政策,大力支持新農村建設,創建和諧社會。孫建成吃水不忘挖井人,多次到曲阜市的貧困村莊進行現場考察,關注當地人們的生活情況。在他的倡導與帶領下,公司一致通過他“支援農村建設,帶動農村發展”的建議並開展了大量扶貧工作。曲阜市吳村鎮簸箕掌村原來是出了名的窮村,耕地少、荒山得不到合理開發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因素。孫建成了解這些情況後,決定出資幫助該村改造荒山,並派專員負責協助改造工作。經過幾年的努力,昔日的荒山如今是果樹遍野、綠樹成蔭,村民的收入也有了極大地提高。該村村支書曾這樣告訴人們:“沒有曲阜中聯,沒有孫總的幫助,我們現在可能還在過窮日子。”曲阜市南辛鎮包村建設街道時,公司無償為他們提供水泥,使村中泥濘的小路變成了寬闊的水泥大道,讓村民們走上了“幸福路”。

此外,孫建成還是一個“好事者”。2005年9月,曲阜市防山鄉徐家村水庫連日受中到大雨影響,水庫水位猛漲,水位漫過庫堤向村內灌入,情況十分危急。孫建成聞訊後,立即帶領20餘名企業員工趕到現場進行抗洪搶險。他帶領20名隊員在湍急的水流中拆堰泄洪,最終險情被徹底排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