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橫河孫家境,紗帽八百頂”,短短的一句民間諺語,形象地道出了在孫家境顯現的地域文化奇蹟。據說昔日橫河孫氏高官府第比比皆是,於是皇帝頒旨賜孫家一個“境”字,規定官員凡踏入孫家村境內,都必須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因此橫河孫家境的“境”字成了一項殊榮。
歷史
歷代以來,孫氏家族成員不但居官多,官階顯赫,而且為官清廉,政績卓著,道德文章才華橫溢,忠孝信悌門風高標。孫應時,宋淳熙進士,八歲能詩,學識淵博,人稱“燭湖先生”,弟子史彌遠任太師左丞相兼樞密使,別人爭相附勢,他卻超然自避,高風亮節令後世敬仰。最光耀宗祠的是忠烈公孫燧,巡撫江西,矢志精誠維護朝綱,被寧王朱宸濠所害,贈禮部尚書,謚忠烈,並賜祠南昌,永浴香火。忠烈公季子孫升,明嘉靖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時嚴嵩柄國,升是門生獨不攀附,足見其品德之高尚,贈太子少保,諡文恪。再有光祿寺少卿孫如法,不畏觸怒龍顏,力諫明神宗。文淵閣大學士孫如游,論建儲,輔光宗,贈少保,諡文恭。東閣大學士孫嘉績,義師扶大明,敬濤殉社稷,贈太保,謚忠襄。令人稱道的還有文恪繼妻楊文麗,教子育才個個進士及第:長子孫鑨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次子孫鋌禮部尚書,季子孫錝太僕寺正卿,幼子孫鑛兵部尚書。一門生四子,三個尚書一個太僕卿,這種現象舉世罕見。孫家境名人薈萃,有人將這種現象稱作“姚江文化現象”或“姚江人物群體”,堪稱中國文化史上的奇蹟,孫家境祠堂顯然成了這個奇蹟的聚焦點。
結構
孫家境祠堂坐北朝南三進七開間,為硬山頂磚木結構建築,平面布局呈長方形,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第一進為台門,其中明間面寬4米,次間、梢間、盡間各寬3.4米,進深6.5米。第二進為大廳,其中明間面寬4.5米,次間、梢間寬3.6米,盡間寬2.8米,進深14.5米,明間、次間抬梁式結構,梢間、盡間穿斗式,檐廊置卷篷,月梁雕刻花草,裝飾簡略古樸。第三進為燕翼堂,民國初重建,堂名“燕翼”按辭義有輔佐帝王之寓意,規格與大廳保持一致,月梁雕刻人物故事,明間正中懸掛“燕翼堂”大匾。每進之間設天井,中間配踏道,大廳左右建三開間二層樓廂房,周以牆垣貫連,總體保存較好,頗具氣勢。祠堂設計之精美,做工之巧妙,充分體現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藝術創造力。
孫家境祠堂獨特的發展背景恰是一部鮮活的歷史,是挖掘“姚江文化現象”的重要資料庫,是研究“姚江人物群體”的重要基地。1986年8月慈谿縣人民政府將孫家境祠堂公布為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孫家境村專門成立文物保護小組,義務負責宗祠的日常管理,還對祠堂建築進行多次維修,並在大堂內陳列了唐、宋、元、明、清五朝40餘名官居要職的先賢畫像,供後人瞻仰。如今的孫家境祠堂已成為慈谿一處著名的人文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