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叔敖疾

孫叔敖疾

《孫叔敖疾》是一篇出自呂氏春秋的文言文文章,文章別名《孫叔敖》,該文章在戰國時期由呂不韋等創作而成。 本文講述的道理是:1、不追逐世人所尊崇的利益,才能長久擁有;不長遠的考慮事情,不能成功。2、做事要有遠見;吃虧是福;別人看不上的東西才能長久保有。

基本信息

原文

孫叔敖疾,將死,戒其子曰:“王數封我矣,吾不受也。為我死,王則封汝,必無受利地。楚、越之間有寢之丘 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惡。荊 人畏鬼,而越人信禨 。可長有者,其唯此也。”孫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辭,請寢之丘,故至今不失。孫叔敖之知 ,知不以利為利矣。知以人之所惡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也。

注釋

1、寢之丘:地名,含有陵墓之意。

2、荊:楚國的別稱。

3、禨(jī):迷信鬼神,向鬼神求福。

4、知(zhi,去聲):同“智”,智慧。

5、戒:告誡。(通“誡”,告誡)

6、數:多次(屢次)。

7、為:假如。

8、而:而且。

9、利地:好的土地,即下文中所說的“美地”。

10、惡:兇險,難聽。

11、疾:生病(或生重病)

參考譯文

孫叔敖病危,臨死前,告誡他的兒子說:"楚王多次封賞我,我沒有接受。假如我死後,楚王就會封賞你,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楚國和越國交界的地方有個名叫寢之丘的地方,這地方貧瘠,而且名聲很難聽。楚國人敬畏鬼神,而越國人信鬼神以求福。可以長時間享有的,大概只有這個地方。" 孫叔敖死後,楚王果然用肥沃的土地封給他的兒子,孫叔敖的兒子推辭了,請求楚王把寢之丘封給自己,所以到現在也沒有失掉這塊封地。孫叔敖的智慧,在於明白不把世人所認為的利益作利益。懂得把別人所厭惡的作為自己所喜歡的,這就是有道的人比普通人高明的原因。

道理

本文講述的道理是:不追逐世人所尊崇的利益,才能長久擁有;不長遠的考慮事情,不能成功。

練習題

題目

一、翻譯加粗的文字

(1)孫叔敖 ( )

(2)王 封我矣 ( )

答案

一、

(1)疾:生病(意思相近即可)

(2)數:多次(意思相近即可)

孫叔敖簡介

孫叔敖(áo)(約公元前630年~公元前593年),名敖,字孫叔,華夏族,楚國期思縣潘鄉(今河南省淮濱縣)人。據今2600多年。楚國貴族蒍賈遭陷害,幸有忠臣相助,其子蒍敖與母親避難於現在的河南省淮濱縣,改名孫叔敖。遇恩公收留,並將畢生學識傾囊相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