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季雨青,男,1945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獲文學士學位,首批江蘇省特級教師,中學英語教學的權威人士。於2011年3月26日逝世。
先後在無錫市一女中、無錫市一中任英語教師、教研組長,退休後來大橋中學任教學顧問。季老師雖年事已高,但功底深厚、知識淵博、思想前沿、治學嚴謹,重視教學研究、革新教學方法,言傳身教,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師。經季老師指導和培養的英語教師都能迅速成長,成為英語教學的骨幹,創造出一個又一個英語教學質量的奇蹟。85年,國家教委對全國15個省、市中學初三、高三英語教學質量抽樣測試調查中,無錫市一中被評為“全國英語教學成績最佳學校”之一,如今無錫市大橋中學英語教學的成績在季老師指導下無論是中考、高考還是全國英語能力競賽,都能力壓群芳,遙遙領先。歷年中考英語成績、國中英語能力競賽成績都是全市第一,03年高考大橋中學英語以平均125.55的高分位居無錫市第一,在全省肯定名列前茅。39名學生參加四級英語測試,38名同學通過四級。合格率達到98.4%,有三名學生競超過了90分,市內外同行、專家無不為之折服。
季老師曾任全國中國小外語教學研究會理事,江蘇省和無錫市外語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省、市中學高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省特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等。
社會評價
孜孜以求 桃李芬芳
季雨青的名字在無錫的中學界幾乎無人不知,就是在省內、國內的英語教學界也頗有名氣。這位40年代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的文學士,從事中學英語教學的時間已經超過半個多世紀了。他一生雖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可在教育園地里孜孜以求、辛勤耕耘,為國家培養了成百上千的有用之才。正可謂:一生清貧志執著,桃李芬芳福無盡。
季老師的外語功底非常紮實,從語音到語法,從辭彙到閱讀,真正是聽、說、讀、寫的全能手。他在教學上頗有自己的特色:粗線條的教學模式,務實靈活的教學手段,視、聽、說三結合的教學方法,塑造出具有鮮明個性化的英語教學風格。五、六十年代,他曾長期擔任無錫市第一女子中學(今市十一中學)外語學科組長。他不僅在教學上精心鑽研教材、教法,注意了解學生,把握因材施教原則,努力形成自身教學的特色和風格;而且他還在關心培養青年教師、認真加強學科組建設、積極探索‘五年一貫制”中學英語試點教學等方面作出了極大的努力。為此,1965年7月市一女中首屆五年制試點班學生畢業高考升學率達74%,超過了當時市內的六年制中學,中央教育部特派專員到學校總結經驗。其中,當然也包含著季老師的辛勤和成功。不少五、六十年代受教於季老師的學生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都為自己青少年時代能有這樣一位好老師而深感慶幸。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主任、博士生導師楊芙清教授每次回錫總要去探望季老師,她深情地對母校的弟妹們說:“當年季老師和其他各位老師給我的諄諄教導,鼓勵我在科學的道路上奮鬥了一生。”
“文革”對於季老師來說是一場災難,可是肉體和心靈上的摧殘,沒有動搖他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忠誠的信念。就是在蘇北下放勞動期間,他也在響水縣教師進修學校為培養中國小教師努力地工作著……。
回城後,他被組織上安排到無錫市一中任英語學科組長.當時教育面臨著撥亂反正,國家經濟建設需要大批年輕的優秀人才,作為基礎教育的中學其任務之繁重是可想而知的。季老師決心要把失去的時間奪回來,他和本組的老師一起,從狠抓“兩基”人手,儘快使學生適應重新恢復高考後的英語教學要求。他在傳統的英語教學風格的基礎上,引入了國內外最新的英語教學成果,把立足點放到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上來。在他和全組老師的
共同努力下,市一中的英語教學質量很快在市內外名聲大震,不少聽過他課的同行和外國專家都深表佩服.85年,國家教委對全國15個省、市中學初三和高三英語教學質量作抽樣測試調查中,無錫市一中被評為全國英語教學成績最佳學校之一。季老師為之付出的心血是有目共睹的。在以“兩基”為重點的恢復期過後,季老師便開始把精力集中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注意激活學生的學習動因,強調英語學習的交際性原則,注重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培養,努力擴展學生的泛讀面,並積極嘗試英語教學改革,選擇和引進了一些更適合學生語言學習特點的教材,幫助學生紮實而有效地學好英語。同時,季老師還積極從事教學科研,先後編審了初、高中英語測試題精選各一冊,主審了英語實用語法及應試指導,撰寫英語教學論文及資料百餘篇。為此,1983年他被評為全國“五講四美”先進個人;1987年又被國家教委任命為13人鑑定小組成員,參加鑑定了華東師範大學外語系撰寫的英語教學調查科研報告.他本人也應邀多次在全國和省級專業會議上介紹和交流了自己的教學成果,並赴各地講學.他還應聘擔任了全國中國小外語教學研究會理事、江蘇省和無錫市外語教學研究會理事長等.他是江蘇省首批中學特級教師,曾任省、市中學高級教師評審委員、省特級教師評審委員等。
如今,他早已退休了,耕耘一生的季老師還是不願在家歇息。他接受了多所學校的聘請,還在為中學英語教學事業發揮餘熱,培養後代……。這是一個追求者的形象,這也是民盟的驕傲!
一九九八年六月 (錦 堂)
——摘自《無錫盟員風采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