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釋迦牟尼到底是什麼人?佛教是怎樣傳入中國的?法顯和玄奘西行求法有什麼意義?為什麼中國佛教有倒流的現象?
《季羨林談佛學》是季羨林先生關於佛教的論文集,在本書中,季羨林先生以一個語言研究者的身份研究佛教,並通過原始佛典的語言現象來探討佛教的傳布與發展,找出了佛教演變的規律,是中國人研究佛教的入門讀物。
本書包含《季羨林談佛學》《牛棚雜憶》《病榻雜記》《季羨林自傳》《季羨林談人生》。
作者簡介
季羨林,生於1911年8月6日,字希逋,又字齊奘。1930年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修德文。1935年留學德國,獲哥廷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他一生精通12國語言,在佛典語言、中印文化關係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學和比較文學等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是中國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翻譯家和散文家,也是國內外極少數的真正能運用原始佛典進行研究的佛學學者,對佛教研究、中國文化、東西方文化體系、東西方文化交流等做出了卓越的貢獻。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8歲。
目錄
《季羨林談佛》
代序:我和佛教研究
原始佛教的歷史起源問題
釋迦牟尼
佛教開創時期的一場被歪曲被遺忘了的“路線鬥爭”——提婆達多問題
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
印度佛教的發展與衍變
關於大乘上座部的問題
佛教的傳入中國——兩種文化的撞擊和吸收
佛經的翻譯與翻譯組織
佛教教義的發展與宗派的形成
浮屠與佛
再談浮屠與佛
法顯
唐初統治者對宗教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