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廟村古墓群,位於村西和村東北部。1970年代尚有古冢四座,村東北部的兩墓當地人稱為“雙冢子”,已被新鬲津河岸所掩埋。村西的兩墓已被挖開,從出土的墓志銘得知,古墓群為東魏、北齊年間的明氏家族墓地,證實該地為中國明氏家族的地望。
“高台廟墓”,即明賚墓,因舊時墓上曾建有小廟故名。1967年當地村民取土時被挖開,出土墓志銘、鋼劍、陶俑、鎮墓獸等文物5件,均被省博物館收藏。該墓銘文記載:“魏故輔國將軍琅琊太守明賚之墓”“明府諱賚,字伏賜,平原鬲人也。至宣皇帝(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504年),遷博平令,卒於東魏興和三年(541年)。”
明湛墓。1972年開挖小王溝時,距高台廟墓不遠處,出土墓志銘一方。銘文記載:“大齊青州安德郡功曹史故人明湛墓志銘。君諱湛,字文淵,青州平原鬲人也,又置安德郡,鬲縣屬焉,第春秋七十有二,天統五年(569年)卒於安德縣”。1982年5月,擴建小王溝為新鬲津河時,明湛的墓穴被挖開。時墓頂塌陷,墓內文物都掩埋在泥水之中。由於事前未告知文化部門,墓中出土文物流失。後經蒐集,僅得陶俑、陶豬、陶羊、陶倉、綠釉瓷瓶等文物14件。兩墓及相關文物的出土,極大地豐富了地方文化遺存。
明賚、明湛的兩方墓誌均為魏書體,尤為珍貴。明賚墓誌高60厘米,寬35厘米,厚17厘米,呈方柱狀,三面刻紋。正面刻字17行,行28字,兩側各8行,共924字,字方2厘米,墓志銘文完整無損,刻工精湛,字跡清晰,書方峻道,樸拙莊重,可謂石刻之瑰寶,現藏於省博物館。明湛墓誌長58厘米、寬43厘米、厚13厘米,正面26行,行20字,共520字。墓志銘文完好,筆觸雄健沉靜,氣韻融合,刻工細緻端莊。該墓誌現存於陵縣文博苑中。兩墓出土陶俑,既有儒雅的漢人,又有深目高鼻的胡人。從中可以看到當時南北民族融洽的情景。明湛墓誌中所載“魏孝昌二年(526年),杜、葛橫行”,即為北魏時期的六鎮流民起義,杜洛周、葛榮等人率兵打到了今陵縣一帶。此外,墓志銘文還印證了歷史上的鬲縣、安德、平原等縣的建置變遷情況。
相關詞條
-
孟廟[濟寧]
孟廟,又稱亞聖廟,位於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亞聖府街44號,為歷代祭祀戰國思想家孟子之所。 孟廟呈長方形,五進院落,南北長458.5米,東西寬95米.占地4...
建築特點 建築布局 主要景點 孟廟碑林 -
天津孟氏家廟
“孟氏家廟”為三層磚木結構,東西廂房二層,面闊五間,平面呈“口”字型,四合院格局,正中庭院天井式,正房與廂房檐廊環通,有花牙、額楣與雕飾,門窗皆為圓拱券...
-
孟廟孟府
孟廟孟府位於鄒城市南關,是孟子嫡裔居住和歷代祭祀孟子的地方,是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古蹟。
-
孟門古鎮
孟門古鎮位於晉陝大峽谷中部、山西省柳林縣城西北23公里處黃河東岸。北靠臨縣磧口,南鄰柳林軍渡,東接柳呂梁·柳林·孟門林成家莊,西隔黃河天塹與陝西吳堡縣薛...
基本資料 大禹治水第一門 九曲黃河第二鎮 唐永寧州八大官寺之首 孟門關 -
廟子村
廟子村,位於萊蕪市鋼城區人民政府駐地向西4公里處。西鄰羅漢峪村,東鄰肖馬莊村,北為九龍莊村,南與高峪村隔山而居。隸屬山東省萊蕪市鋼城區艾山街道,全村總面...
歷史沿革 經濟發展 村風軼事 烈士英名錄 歷任書記 -
孟姓
孟姓同出一源,但發祥地有兩個,即今河南北部和山東東南部。孟姓首先在中原北部興起,並且兩地孟姓很快融合,在今河南、山東、河北、山西等省境繁衍極昌。漢代,孟...
介紹 起源 始祖 遷徙 分布 -
孟[中華姓氏]
孟姓同出一源,但發祥地有兩個,即今河南北部和山東東南部。孟姓首先在中原北部興起,並且兩地孟姓很快融合,在今河南、山東、河北、山西等省境繁衍極昌。漢代,孟...
介紹 起源 始祖 遷徙 分布 -
孟氏家廟
孟氏家廟坐落在天津原意租界今博愛道,建於1912年,是現今保留最完整的中西合璧建築。
簡介 建築特色 -
鄒城三孟
城三孟,指孟府、孟廟和孟林。孟廟,又稱亞聖廟,為歷代祭祀孟子的場所。孟子廟奉祀,始於宋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
孟廟 孟廟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