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陵[北周武帝宇文邕與武德皇后合葬陵]

孝陵[北周武帝宇文邕與武德皇后合葬陵]

“南方才子北方將,陝西黃土埋皇上。”陝西關中地區擁有72座皇陵。北周高祖武皇帝孝陵,即中國南北朝時期北周武帝宇文邕的陵墓。孝陵位於今陝西省鹹陽市渭城區底張街道陳馬村。因為孝陵被盜嚴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和鹹陽市考古所1994年聯合對其進行了發掘。北周孝陵是陝西第一個發掘的皇帝陵墓, 根據《北周武皇帝孝陵發掘簡報》,孝陵墓葬總體坐北面南,全長68.4米,只有南邊一條斜坡墓道。墓道水平面垂直投影長度31.5米。墓道由原地面直接下挖而成,開口線距現地表深0.9—1.1米。墓道上口大體呈長方形,南端寬2.8米,北端上寬2.6米,北端下寬2.7米,北端最深處距地表6.5米。

孝陵簡介

北周高祖武皇帝孝陵,即中國南北朝時期北周高祖武皇帝【北周武帝】宇文邕的陵墓。北周宣政元年六月丁酉(初一)日(公元578年6月21日),武帝病死於行軍途中,終年三十六歲,葬於孝陵。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是有作為的皇帝。親政以後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力求富國強兵。在政治上他幾次下詔釋放奴婢和雜戶,解放社會生產力;在軍事上廢除自西魏以來府兵完全由鮮卑人充當的民族限制,吸收廣大漢族人民參加軍隊,擴大了兵源加強了軍事力量,同時也促進了民族融合;禁佛、道二教,罷沙門、道士,皆令還俗,使數百萬寄生的僧、尼、道士變成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從事生產,減輕農民負擔,擴大國家收入;頒發《刑書要制》嚴懲貪污盜竊;提倡節儉,常穿布衣,寢布被,後宮不過十餘人,拆除華麗宮殿,將建材賜予貧民。《周書·卷六·帝紀第六》記載:己未,葬於孝陵。孝陵的具體地點,史載不詳,地面又無封土,適逢1993年及1994 年接連被盜後,考古部門才進行正式發掘。

考古發掘

孝陵位於今陝西省鹹陽市渭城區底張鎮陳馬村東南約1000米處,西距唐順陵約1500米。墓葬總體坐北向南,墓道全長68.4米,由斜坡墓道、5 個天井、5個過洞、4個壁龕及甬道、土洞式單墓室組成。這樣的形制,與已發現的北周皇室、貴族、大臣的大、中型墓大體相同。孝陵雖經多次盜掘,但出土物仍很豐富,據不完全統計已有數百件之多。其中有各類陶俑150多件、陶瓷器近40件、玉器8件、銅帶具1套、金器21件及志石2合。金器中的“天元皇太后璽”尤為珍貴,純金,重802.56克,獬豸鈕,正方形璽面,邊長4.45、寬4.55、盒鈕通高4.7厘米。璽面篆書陽刻“天元皇太后璽”6字。章法獨特,世所罕見。二合志石,一為“大周高祖武皇帝孝陵”;一為“周武德皇后志銘”,志面陰刻“大隋開皇二年歲次壬寅四月甲戌朔二十三日甲未周武帝皇后阿史那氏祖謚曰武德皇后其月二十九日壬寅合葬於孝陵”。證明確為北周武帝與皇后阿史那氏合葬的孝陵。

歷史意義

北周自孝閔帝宇文覺開始,歷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贇、靜帝宇文闡,共5帝,25年而亡。《北史》和《周書》關於北周帝陵的記載極為簡單,僅可知孝閔帝葬靜陵、明帝葬昭陵,武帝葬孝陵,宣帝葬定陵,靜帝葬恭陵。但具體位置不詳,加之北周帝陵不封不樹,地面沒有標誌,也無石刻儀衛,陵園建築等,歲月流逝,後世全不知其蹤跡了。孝陵的發掘和發現,為我們尋找北周其他四座帝陵提供了重要線索。從武帝孝陵地望來看,北周帝陵均應在孝陵附近,即今底張鎮一帶。

史書記載

據《周書·卷五(六)·帝紀第五(六)》記載:

高祖武皇帝諱邕,字禰羅突,文帝第四子也。母曰叱奴太后。魏大統九年,生於同州,有神光照室。帝幼而孝敬,聰敏有器質。文帝異之曰:“成吾志者,此兒也。”年十二,封輔城郡公。孝閔帝踐阼,拜大將軍,出鎮同州。明帝即位,遷柱國,授蒲州刺史,入為大司空,行御正,進封魯國公,領宗師。甚見親愛,參議朝廷大事。性沉深,有遠識,非因問,終無所言。帝每嘆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北周高祖武皇帝宇文邕 北周高祖武皇帝宇文邕

……

丁巳,車駕至自東巡。乙丑,以上柱國、越王盛為大冢宰,陳王純為雍州牧。三月戊辰,於蒲州置宮,廢同州及長春二宮。壬申,突厥遣使朝貢。甲戌,初服常冠,以皂紗為之,加簪而不施纓導,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上大將軍王軌破陳師於呂梁,禽其將吳明徹等,俘斬三萬餘人。丁亥,詔柱國豆盧寧征江南武陵、南平等郡所有士庶為人奴婢者,悉依江陵放免。壬辰,改元。夏四月壬子,初令遭父母喪者,聽終制。庚申,突厥入寇幽州。五月己丑,帝總戎北伐,遣柱國原公姬願、東平公宇文神舉等五道俱入。發關中公私馬驢悉從軍。癸巳,帝不豫,止於雲陽宮。丙申,詔停諸軍。六月丁酉,帝疾甚,還京。其夜崩於乘輿,時年三十六。

遺詔曰:

【人肖形天地,稟質五常;修短之期,莫非命也。朕君臨宇縣,十有九年,未能使百姓安樂,刑措不用。未旦求衣,分宵忘寢。昔魏室將季,海內分崩;太祖扶危翼傾,肇開王業。燕、趙榛蕪,又竊名號。朕上述先志,下順人心,遂與王公將帥,共平東夏。雖復妖氛盪定,而人勞未康,每一念如此,若臨冰谷。將欲包舉六合,混同文軌。今遘疾大漸,力氣稍微,有志不申,以此嘆息。天下事重,萬機不易;王公以下,爰及庶寮,宜輔導太子,副朕遺意;令上不負太祖,下無失為臣。朕雖瞑目九泉,無所復恨。朕平生居處,每存菲薄;非直以訓子孫,亦乃本心所好。喪事資用,須使儉而合禮。墓而不墳,自古通典。隨吉即葬,葬訖公除。四方士庶,各三日哭。妃嬪以下無子者,悉放還家。】

謚曰武皇帝,廟稱高祖。己未,葬於孝陵。帝沉毅有智謀,初以晉公護專權,常自晦跡,人莫測其深淺。及誅護之後,始親萬機,克己勵精,聽覽不怠。用法嚴整,多所罪殺。號令懇惻,唯屬意於政。群下畏服,莫不肅然。性既明察,少於恩惠;凡布懷立行,皆欲逾越古人。身衣布袍,寢布被,無金寶之飾。諸宮殿華綺者,皆撤毀之,改為土階數尺,不施櫨栱。其雕文刻鏤,錦繡纂組,一皆禁斷。後宮嬪御,不過十餘人。勞謙接下,自強不息。以海內未康,銳情教習,至於校兵閱武,步行山谷,履涉勤苦,皆人所不堪。平齊之役,見軍士有跣行者,帝親脫靴以賜之。每晏會將士,必自執杯勸酒,或手付賜物。至於征伐之處,躬在行陣。性又果決,能斷大事,故能得士卒死力,以弱制強。破齊之後,遂欲窮兵極武。平突厥、定江南,一二年間,必使天下一統,此其志也。

出土文物

“天元皇太后璽”金印

天元皇太后璽 天元皇太后璽

在陝西省鹹陽博物館裡,珍藏著一件稀世國寶———“天元皇太后璽”。這件被陝西省文物鑑定委員會確定為國家一級藏品、國寶級文物的璽印,重800多克, 由印台、印紐兩部分分模合鑄後,再用榫卯鑲嵌而成。“天元皇太后璽”原是北周武帝孝陵的陪葬品,1993年被盜出後蹤影全無。直到1996年的嚴打鬥爭,鹹陽市渭城區公安分局獲悉其線索後,馬上由文物派出所專案偵破,經13天的連續作戰,才使這件稀世珍寶完好無缺地回到國家手中。史載,“天元皇太后”即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皇后。祖姓阿史那,是突厥俟斤可汗的女兒,貌美賢淑。公元560年,宇文邕登基,先後多次派遣使者求親,都未曾成功。直至8年後,宇文邕才如願以償,迎娶阿史那氏並封其為皇后。宇文邕駕崩後,阿史那氏又先後被其子孫尊為天元皇太后、天元上皇太后、太皇太后。“天元皇太后璽”正是阿史那氏被尊稱為“天元皇太后”時所用之璽。這位曾歷經三朝的皇后,因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卒後與武帝合葬孝陵,她生前享有的“天元皇太后璽”金印也一同隨葬。於是,便有了今天的“國寶”之稱和關於它的許多故事。

然而,“天元皇太后璽”也只是我國眾多珍貴古璽中的一個。古文獻記載,我國古璽的淵源可以追溯到春秋中期。而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前,官印、私印皆稱璽。秦始皇統一全國後規定,只有皇帝的印才能稱為璽,除此之外的均稱“印”,並對官印作了嚴格的規定,以不同的印紐、形制和質地,代表不同的官位品級。及至漢代,璽印製度漸趨寬鬆,皇后、諸王、王太后之印亦可稱為璽,雖仍規定皇帝用玉璽螭虎紐,皇后用金璽螭虎紐,“天元皇太后璽”金印則正好符合皇后之璽金制這一規定。但並非所有璽印都是如此,如1954年陝西略陽出土的“朔寧王太后璽”為金質,龜紐;1968年陝西鹹陽出土的“皇后之璽”為白玉質,螭虎紐等。

“天元皇太后璽”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皇太后金印,它解開了北周皇家喪葬制度之謎,填補了考古學上這一歷史時期的空白。

“天元皇太后璽”金印 “天元皇太后璽”金印

簡要介紹】

北周(公元557年—581年)

通高4.7厘米,重802.56克

1996年陝西省鹹陽市渭城區發現,底張鎮陳馬村北周武帝孝陵出土。

陝西省鹹陽市渭城區文物保護中心藏。

金質,略作正方形,伏臣狀天祿紐,印面篆書陽文“天元皇太后璽”六字,章法獨特。

發掘簡報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

●鹹陽市考古研究所

1993 年8 月2 日, 鹹陽市底張鎮陳馬村東南約1000 米處的一座古墓葬被盜掘, 同年12 月1 日“陳馬村村民王滿社夫婦, 迫於鹹陽市及渭城區打擊盜掘古墓、倒賣走私文物犯罪活動的強大壓力, 主動將自己從別人已盜過的盜洞中撿回的‘武德皇后志’交給駐隊工作組”。志銘中明確鐫有武德皇后阿史那氏於開皇二年合葬孝陵的內容, 與《北史》、《周書》所載武帝皇后之一阿史那氏的喪葬時、地相合(史書記載為“武成皇后”)。

但當時尚不清楚北周帝後合葬是否為同塋同穴, 未敢斷定該墓即武帝孝陵玄宮。1993 年12 月至1994 年元月, 鹹陽市考古研究所派員對此墓進行了鑽探調查, 初步探明了墓葬位置及形制。1994 年9 月該墓再度遭到盜掘, 陝西省文物局在上報國家文物局後, 指示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與鹹陽市考古研究所聯合進行搶救性發掘。

1994年考古發掘時挖開後的北周高祖武皇帝孝陵全景圖 1994年考古發掘時挖開後的北周高祖武皇帝孝陵全景圖

發掘工作於1994 年9 月30 日正式開始, 1995 年元月20 日基本結束。 因該墓在被盜時多用爆破挖掘盜洞, 致使墓室上的原生土層出現數處垂直裂縫, 墓室內已全部坍塌,所以在發掘墓道、天井的同時, 對墓室部分用大揭頂的方式同步進行發掘。出土的武帝孝陵志石、墓室內的棺槨遺蹟, 以及先後收繳的武德皇后志石、天元皇太后金璽, 完全證實此墓確為北周武帝與皇后阿史那氏合葬的孝陵。

在發掘過程中, 為了使已朽的易散亂的遺物得到妥善的清理和保護, 我們對壁龕和部分墓室近底部存有遺物的土層採用了分割切塊、石膏封固提取、X 光透視攝影、室內清理保護的技術, 至今室內清理和修復工作尚未結束。為了使研究者儘早地了解這座唯一經過發掘的北周帝陵情況, 我們先將墓葬形制和現已整理的遺物簡報如下。關於出土遺物的準確數字和進一步描述, 以將來發表的正式發掘報告為準。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