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堂山[孝堂山文物]

孝堂山[孝堂山文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山東是漢畫像石薈萃之地,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漢代畫像是歷代金石學家、學者和美術家重視的藝術珍品,這些技藝高巧的漢代風俗畫,以流暢灑脫的陰文線條,再現了兩千年前山東地區的社會風貌和達官顯貴的生活狀況,是一幅珍貴而又生動的歷史畫卷。 在濟南經十東路的山東省博物館存有郭氏墓石祠漢代畫像的複製品,通過該複製品可以一覽漢代石畫像的風采。博物館還藏有孝里鎮其他地方發現的大量漢代石畫像,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

基本信息

孝堂山原名龜山,春秋戰國時期稱巫山,山頂上建有一石屋,相傳是漢代孝子郭巨的墓祠。孝堂山以此命名。此石祠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築。石祠始建年月不詳,從石室內石樑上有東漢永建四年(129年)參觀者的題記,證明石祠在此前即存在,從石祠內壁畫風格分析其年代當在東漢之初。 石祠坐北朝南,平面為長方形,室內東西長3.8米,南北進深2.13米。前正中用八角石柱分隔為2,在八角石柱與後牆之間置三角石樑,使祠成為兩間。石室內的北牆下橫列東西向的低矮石台1座,系作為供奉祭祀用的。前檐東、西角有小八角柱各一,並有後代所加石板,支撐著前部房檐。 石祠的牆壁均以石材砌成,厚0.2米左右,東西山牆上端作三角形的大石,頂端直抵前後坡屋頂交叉點上,以承托屋頂兩邊的重量。後牆為長方形石塊,承受後半坡屋頂的重量。前面東西兩檐角下,各有豎立石條1塊,以支持前檐的重量。 前檐有3根八角形石柱,兩端各1根,直徑較小,中間1根較大,上下端各有1個大斗,斗高均為27厘米,八角柱高0.86米,下面的大鬥鬥口向下,起柱礎的作用,上面的大鬥鬥口向上,因需承托巨大的三角石樑的挑檐石的緣故,比例非常之大。上下大斗與八角柱系用l塊整石刻成,非常堅固,經兩千年的滄桑變遷,石祠沒有坍塌、變形,即與此支柱有關。而兩旁的小八角柱,是後代人為了補充前檐的兩端支頂力量添加的。東邊石柱上,刻有“維大中五年(851年)九月十四日建”11個大字,西邊石柱上,刻有“大宋崇寧五年(1106年)歲次丙戌七月庚寅朔初三日,郭華自備重添此柱,並壘外牆”字樣,可知,唐宋時代,即曾先後有人對石祠採取維護加固措施。 石祠屋頂的重量約20噸,主要落在東、西、北3面石板牆壁和南面3根八角石柱上。同時,在正中八角柱與後牆之間,安置了一副三角石樑,淨跨2.03米,高0.78米,後山並有小出頭,在前檐與三角石樑直角相交處,安設有石制挑檐枋1條,擱於八角柱和兩端豎立的石條之上,以承托出挑之前檐。

詳細信息

石祠為兩面坡的石板屋頂,雕刻出脊背、瓦壟、勾頭、椽頭、連檐等形狀。屋頂單檐懸山卷棚式,在前後兩坡相交的屋脊上,瓦壟作成卷背式,屋頂瓦壟用板瓦仰鋪,筒瓦俯鋪,檐頭的結構是在挑檐枋之上出大連檐,刻出椽子出頭,椽子頭上承托小連檐,小連檐頭上刻出仰置板瓦和瓦當,無飛檐。椽頭與瓦當數目一致,但上下並不對齊,板瓦沒有滴水。檐頭均刻出卷殺,在屋頂的兩端,即懸出兩山之上的部分,以5行橫向的短瓦壟作成“排山”的形式,檐角的一壟作45度的斜出形狀。 山東是漢畫像石薈萃之地,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漢代畫像是歷代金石學家、學者和美術家重視的藝術珍品,這些技藝高巧的漢代風俗畫,以流暢灑脫的陰文線條,再現了兩千年前山東地區的社會風貌和達官顯貴的生活狀況,是一幅珍貴而又生動的歷史畫卷。 石祠三面牆壁和三角石樑上,刻有精美的漢畫,刻法是在平滑的石面上,用陰線刻出畫像,部分採用凹入平面刻法。 北壁壁畫正中,是3座高大的2層殿堂,旁有亭閣式闕門,殿堂內務有朝拜參謁圖像,樓上各坐一排人物。殿堂下方,有人物和車馬行列,上列是孔子見老子的故事,下列是車騎隊伍,計車9輛,乘騎6匹,躬身迎送者各1人。左起第一輛車,上刻“二千石”3字。漢朝官員的等級,按俸米計算,地方最高長官是“二千石”,可見車內乘坐的是一位高級官員。殿堂高大,門前車騎如雲,顯示出死者生前社會地位的顯赫。 殿堂上方的車騎巡行行列,與東西牆壁畫同一水平線上的車騎圖相互銜接,行進方向一致,實為一體,形成一幅橫貫全室的龐大車騎巡行圖。整個畫面長達8米,計有各類人物117人,其中乘車者17人,御者8人,步卒17人,騎士60人,乘駱駝者2人,騎象者3人,迎賓者10人,車8輛,馬74匹,駱駝和象各1頭。其中北壁左端一輛華蓋四馬車,上方刻“大王車”字樣,車前有鼓樂車導引,說明車中乘坐者是一位高貴的王者。東牆壁畫右端,有兩列人物共10人,面向車騎迎接,最前一人頭上方有一“相”字。按漢朝制度,當時封在各地的諸侯王,不得過問政事,政事有中央派去的“相”負責處理。今濟南地區,漢時曾設有濟南國和濟北國。濟北國在長清、平陰一帶,因此,據推測,石祠主人應是漢濟北王中的一個。 東牆壁畫上端的三角部分,蛇尾人身手中持矩的是伏羲,持弓坐於屋下的是東王公,周圍還有樂人、鼓車、帶鐐的罪人等。下半部分,有歷史故事、庖廚、樂舞、車獵、投謁等多種圖像。庖廚圖,有井有灶,牛、羊、犬、豕、雞、鴨、魚、兔俱全,廚夫忙碌操作,錐牛、宰羊,一片緊張準備景象。樂舞雜技,有建鼓舞、弄丸、高竿倒掛等演出節目。 西牆壁畫上端的三角部分,是人首蛇尾的女媧,手中持規。西王母憑几端坐,近旁有手拿靈芝草的仙人、搗藥的玉兔、三足鳥和九尾狐。下半部分,表現的是戰爭、獻俘和圍獵圖景。戰場上,胡漢兩軍對壘,張弓飛矢,人馬賓士,斷頭墜馬,追亡逐北,戰鬥十分激烈。圍獵圖中,狩獵者或荷篳(捕鳥獸的網具)而行,或驅遣鷹犬,或舉矛刺獸。陷入重圍的虎、豹、鹿、兔驚慌萬狀,四處奔竄,畫面表現的是對功業、勝利的讚頌,是對自然征服者的讚歌。 三角石樑東壁畫像,正中是升鼎的故事,據《金石志》引《南越書》云:“熙安縣山下有神鼎,天晴水澄可見,刺史劉道錫使人系其耳牽之,耳脫而鼎乃沉,執(yin)者莫不疾耳,蓋尉陀之鼎也”。此畫是打撈尉陀鼎的情形。在河岸的人頭獸、人頭鳥,象是《山海經》里說的神奇禽獸,其引弓射鳥者正是象徵后羿射日的故事。 三角石樑西壁,畫的是在一座橋上發生了墜車的故事;石樑的底面是一幅星辰日月圖。另外還有一塊後補的畫像石,上面畫的是飛龍和類似猿的圖像。 石祠西山牆外壁,刻有一篇北齊武平元年(570年)《隴東王感孝頌》。額題“隴東王感孝頌”為篆書兩行,頌文為隸書。申嗣邕撰文,梁恭之書。文後又刻有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楊傑題記。隴東王是當時擔任齊州刺史的胡長仁。石刻字跡工整,筆勢開張,用筆近似楷書,這是北齊隸書的共同特徵。 《感孝頌》認為,孝堂山石祠,是漢孝子郭巨墓前的石堂。但是宋代金石學家趙明誠,已對此說表示懷疑。他在《金石錄》中說:“右北齊《隴東王感孝頌》,隴東王者,胡長仁也,武平中為齊州刺史,道經平陰有古冢,尋訪耆舊,以為郭巨之墓,遂命僚佐刻此頌焉。墓在今平陰縣東北官道旁小山頂上,……冢上有石室,製作工巧,其內鐫人物車馬,似是後漢時人所為。余自青社如京師,往還過之,累登其上,按劉向《孝子圖》雲,郭巨河內溫(今河南沁陽)人,而酈道元《水經注》雲,平陰東北巫山之上有石室,世謂之孝子堂,亦不指為何人之冢,不知長仁何所據,遂以為巨墓乎?” 郭巨是西漢時人,家居河南沁陽,距山東有千里之遙,顯然不可能安葬於千里迢迢之外的異鄉。而且壁畫內容也完全與郭巨生平無關。目前考古學者,多認為石祠主人,應是漢代一個身份高貴的王者。 關於郭巨其人,清[道光]《長清縣誌》載:“郭巨,孝堂山下人,父早逝,事母至孝,家貧,甘旨苦不繼。有子方三歲,慮其常分母食,因與妻謀曰:„吾家財用寡乏,既不能致豐美以奉母,又分其半以飼子,是貽親以飢餒也,思子可復得,而親之年不可復得,不如隴此子併力以事母。‟遂掘地欲埋之,至尺余,得金一釜,鐫字十餘曰:„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其純孝格天如此。迄今《二十四孝錄》尤傳其事。”隴東王寫的《感孝頌》,內容也是如此。看來,早在1400餘年前這個孝悌倫理的神話故事就已傳開了。孝堂山郭氏墓石祠,為研究我國建築學和繪畫史及漢代社會生活提供了實物資料。 石祠外面原來曾有罩室,年久已廢。建國後,為了保護好這一珍貴歷史文物,於1953年重建罩室,並加築了一道圍牆。 石祠院東側有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立的“漢孝子郭巨之墓”石碑。1961年國務院在此室前西旁立了“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大理石碑,列入國家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