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民堂

孑民堂

孑民堂,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紀念堂孑民堂故址,在北河沿大街原文化部院內。蔡元培(1868─1940),號孑民,是為堂名。先生字鶴卿,浙江紹興人,清光緒言年間的進士、翰林。他不滿清廷腐朽統治,同情康梁維新,戊戌政變後棄官救國,在上海組織愛國學社光復會,宣傳"排滿革命",曾赴法留學。辛亥革命後,回國任教育總長。

簡介

孑民堂
孑民堂,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紀念堂孑民堂故址,在北河沿大街原文化部院內,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東城區北河沿大街。原為清乾隆朝大學士傅恆宅第。清末,裔孫松椿承襲公爵,該府即稱為“松公府”。民國初,此宅歸併北京大學。1947年北京大學為紀念蔡元培,將宅的西部中間一院改成“孑民紀念堂”(孑民為蔡元培的號)。孑民堂坐北朝南,兩進四合院,南有垂花門,門內即為前院,有正殿5間,帶月台,殿為灰筒瓦箍頭脊,室內為井口天花。另有東西配殿各5間。後院為7間後堂,東西各有配廊5間,帶坐凳欄桿,兩邊廊中各有屏門4扇。2004年被公布為劃定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系北河沿大街甲83號院內現狀二進四合院範圍。後為文化部使用。

人物

蔡元培(1868─1940),號孑民,是為堂名。先生字鶴卿,浙江紹興人,清光緒言年間的進士、翰林。他不滿清廷腐朽統治,同情康梁維新,戊戌政變後棄官救國,在上海組織愛國學社光復會,宣傳"排滿革命",曾赴法留學。辛亥革命後,回國任教育總長。
自1916年起,任北京在學校長。先生就任後,一掃舊北大腐朽保守之頹風,力倡教育改革,主張兼容並包。一時間具有新思想的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馬寅初、沈尹默、錢玄同等一大批學者名流雲集北大,校風為之煥然一新。北大後來能成"五四"運動的策源地,先生之改革與有功焉。1940年3月,蔡元培先生在香港病逝。毛澤東尊崇他為"學界泰斗",周恩來特作輓聯頌云:"從排滿到抗日戰爭,先生之志在民主革命;從五四到人權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1947年,北京大學師生將1935年以前的北京大學舊圖書館特闢為"孑民紀念堂",以紀念蔡元培先生。該建築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北京四合院,。此院原為清乾隆年間的國舅、在學士傅恆府邸中的一個院落,此院坐北朝南,正南起首為垂花門,過垂花門為前院;前院有正房五間,帶東西耳房,有月台,另有東西配房五間,院內四周連以遊廊。後院為七間後堂,東西亦有連通之配廊。

背景

松公府是個大院落,1955年修建中宣部辦公大樓時,拆掉了它的正院和東廂院,我們現在已經看不到它原來的面貌了,只能通過辦公大樓西側的馬路,看見當年未被拆掉留下的王府西廂院(現在叫孑民堂的院落),辦公大樓西側那棵老槐樹,還孤零零地聳立在那裡,依稀可以辨認出松公府大院當年的輝煌。
1955年,中宣部機關用拆掉松公府前院大部分建築材料,在大院東北角、新灰樓後面,修建了並列的兩座不大的四合院,東面的院落先是由陳伯達的秘書、《紅旗》雜誌歷史組組長姚洛家住,後來姚家搬到紅前樓,又由經濟學家、中宣部科學處長兼國家科委副主任於光遠家居住;再後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林澗青家搬了進去。西面的院落先是由畢中傑、黃紹湘夫婦居住,他們家搬到新北樓後,經濟學家、中宣部秘書長童大林家搬來居住;文革初期童家遷走,新任中宣部副部長劉祖春家又住了進去。現在這兩個院落為中宣部《時事報告》雜誌社發行部辦公地。

歷史來源

關於《孑民堂》的來歷,我聽說是抗戰勝利後,北京大學從昆明回遷北京,以周炳琳教授為首的北大師生,在原松公府內西廂院舉辦公祭,紀念1940年3月在香港病逝的蔡元培先生;蔡先生一生低調,他把自己比作水塘中不起眼的孑孓,號稱孑民,於是紀念會場橫幅上寫著:《蔡孑民先生紀念堂》,《孑民堂》就是這樣被叫開的。
當年的《孑民堂》還是三進院落。大門外保留著當年“一等忠勇公府”的大石獅子和在阿斯門前的上馬石。進正門後,面南有大廳一間,東邊有配房5間,西邊有一獨立小院。府內雕樑畫棟,古槐參天。每到夏季,濃蔭匝地,蟬聲悠長,寂若古剎。其中一棵老槐樹,目前掛有一級樹木保護標牌,仍枝葉茂盛地矗立在《求是》雜誌社辦公大樓西側。二門(垂花門)門前有一對雕刻精緻的石獅子。(原石獅子在1966年8月23日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的高潮中被砸碎。現在的獅子是上世紀80年代新製作的,底座還是舊物)。門樓梁架與立柱十字相交,梁下端各懸一根垂蓮柱,梁頭兩端承擔一根檐檁,磚雕端莊,木雕工藝精湛。門樓與院內兩邊遊廊相連線,門內有雕花木影壁、月台。房屋為正殿、東西配殿各五間。院內的幾棵松樹,據說還是傅恆親手栽種。緊挨正殿和西配殿西側有一個小花園。後院七間後堂,東西有配廊。
現在的《孑民堂》坐北朝南,共兩進院落,最南端為一殿一卷式垂花門,院內北房五間,帶前後廊,前有月台三面出階,硬山頂灰筒瓦過壟脊屋面,室內為井口天花,兩側有耳房各一間。東西廂房各三間,院子四周有圍廊相互,廊子上有倒掛楣子,下帶坐凳欄桿。後院有七間後堂,東側耳房一間,東西圍廊有坐凳欄桿,兩邊廊中各有屏門四扇。
1955年,為修建辦公大樓,拆掉了《孑民堂》垂花門前面的大部分建築,只保留了西跨院。西跨院先是由文化部黨組書記、副部長錢俊瑞家居住,後為中宣部副部長姚溱家居住,“文革”初期姚溱就是在這裡自殺的;該院後又作為政研室軍宣隊辦公地,當年被稱為“紅心院”;現在該院由《小康》雜誌社使用。
1957年中宣部辦公大樓建建好後,《孑民堂》垂花門內的大廳被改造成中宣部部長辦公會議廳,當年中宣部許多決策就是在這裡制定的;後院的房間被打通,裝上彩色壁燈,架上電影機,作為放映室,當年放電影、開舞會和節日期間搞娛樂活動均在這裡舉行,暑假期間作為我們孩子的活動場所——俱樂部。1958年9月,中國第一家電視台北京電視台正式播出節目不久,這裡就擺放了一台前蘇聯生產的“旗幟”牌14英寸黑白電子管電視機,每天晚上座無虛席。1961年4月4日至14日,第26屆世界桌球錦標賽在北京舉辦期間,這裡更成了大院的中心。1962年教育樓改造投入使用後,《孑民堂》和放映室經過重新裝修,成為副部長周揚居住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