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疝氣主要是由於腹壁有薄弱部位和腹內壓力過高,而對於小兒而言,則多為先天性的。由於先天發育不足,孩子腹壁附近有一些發育不完全的部位,如鞘狀突、肚臍等,當孩子有腹部用力的情況,如哭鬧、咳嗽、腹脹、便秘等,就易引起腹壓過高,從而易得疝氣了。嬰幼兒由於還在發育,腹壁細胞生長速度會比成年人快。
分類
一般來說,在嬰幼兒身上較常見的是腹股溝疝氣和臍疝,也有的孩子會得水疝,區別在於小腸疝氣是可以回位的,而水疝不能。無論是哪種疝氣,在得上以後都是需要儘快治療的,否則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影響。
疝氣自愈問題
當父母發現孩子患有嬰兒小腸疝氣時,應立刻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6個月以下的患兒可暫不處理,但需密切觀察;6個月以上的患兒假如疝氣塊逐漸增大,或有嵌頓史者,則應抓緊時間、儘早進行徹底疝氣治療。否則的話,一旦孩子哭鬧就易發作,從而易惡化病情,造成嚴重的影響。
注意問題
●避免舉、推、擠、或拉扯重的對象;
放棄或儘量少抽菸,吸菸者的咳嗽可能對發展或惡化疝氣有加速作用,放棄抽菸可改善血液,加速恢復過程;
●少吃易引起便秘及府內脹氣的食物(尤其煮食的雞蛋、紅薯、花生、豆類、啤酒、碳酸氣泡飲料等),多吃高纖維食物包括五穀、雜糧、麩皮、和未加工的水果和蔬菜;
●每天至少和八杯水可以幫助解除便秘;避免、減少打噴嚏;
●深呼吸可幫助緩和慢性咳嗽,堅持加強腹部肌肉鍛鍊,保持健康體重。
需要指出的是:手術是治療疝氣的唯一可靠方法。
症狀
1、嬰兒疝氣有可能會在出生後數天、數月或數年後發生。 2、通常在小孩哭鬧、劇烈運動、大便乾結時,在腹股溝處會有一突起塊狀腫物,有時會延伸至陰囊或陰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壓時會自行消失。
3、一旦疝塊發生嵌頓(疝氣包塊無法回納)則會出現腹痛、噁心、嘔吐、發燒,厭食或哭鬧、煩躁不安。
4、嬰兒疝氣發病初期,當幼兒平臥安靜時腫物可消失;隨著腹內壓力的繼續增高,腫物可下降到陰囊里。這時如果能解除腹內壓增高的因素,並讓患兒平臥,或輕輕地將腫物往腹腔方向推送,腫物則可通過睪丸下降時的那條通道返回到腹腔,腫物消失,這種情況稱為可復性疝氣。
5、如果腫物不能返納腹腔,就會出現腹痛加劇,哭鬧不止,繼而出現嘔吐、腹脹、排便不暢等腸梗阻症狀,在腹股溝或陰囊內可見橢圓形腫物,質地硬,觸痛明顯;嵌頓時間久者皮膚可見紅腫,若長時間腸管不能回納則有可能出現腸管缺血壞死等嚴重併發症。
危害
1、嬰兒腹股溝疝氣首先影響患者的消化系統,從而出現下腹部墜脹、腹脹氣、腹痛、便秘、吸收功能差、易疲勞和體質下降等症狀。又由於腹股溝部與泌尿生殖系統相鄰,可因疝氣的擠壓而影響生殖系統的正常發育。還由於疝囊內的腸管或大網膜易受到擠壓或碰撞引起炎性腫脹,致使疝氣回納困難,導致疝氣嵌頓,引起腹部劇痛以及腸梗阻、腸管壞死等嚴重併發症,不及時處理還有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嬰兒疝氣應該及早進行徹底治療。疝氣患者的幾大誤區 疝氣是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疾病。但是很多患者對疝氣疾病缺乏認識,存在許多誤區,長期以來不能及時治療。很多疝氣患者都是偶然發現,腹壁有個包塊,有墜脹感。
2、疝氣的發展過程一般來說是個比較緩慢的過程,開始比較緊張,但時隱時現,平臥後大多自動消失,症狀也就隨之消失,久而久之恐懼感變成了漠然處之,殊不知病情在緩慢的加重。隨著病情的進展,疝氣越來越大,脫出的腸管也越來越多,症狀日趨明顯,腹部墜脹不適或鈍痛逐漸明顯,感到活動不方便,患者可能因此不願外出活動,生活質量下降。如果包塊突然不能回納,並伴劇烈疼痛時,可能是疝氣發生了嵌頓,疝一旦嵌頓,自行回納的機會較少。多數病人的症狀會逐漸加重,如不及時處理,可進一步發展為絞窄疝。此時腸管因缺乏血運會發生壞死。如不及時處理,將危及病人生命,所以得了疝氣千萬不可忽視,應及早接受治療。我們在臨床上見到許多患者對待疝氣治療上存在著許多誤區和教訓,總結幾點以幫助患者提高認識。
護理知識
1、疝氣患者應儘量避免和減少哭鬧、咳嗽,便秘,生氣,劇烈運動等。
2、疝氣患者應注意休息,墜下時,用手輕輕將疝氣推回腹腔。
3、疝氣患者應儘量減少奔跑與久立,久蹲,適時注意平躺休息。
4、疝氣患者應適當增加營養,平時可吃一些具有補氣功效的食物如扁豆、山藥、雞、蛋、魚、肉等。
5、稍大一些的幼兒疝氣患者,應適當進行鍛鍊,以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