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號

嫦娥三號

嫦娥三號是中國國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階段的登月探測器,嫦娥三號由著陸器和巡視探測器(即“玉兔號”月球車)組成,進行首次月球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察,獲取月球內部的物質成分並進行分析,將一期工程的“表面探測”引申至內部探測。整個嫦娥三號任務組織實施體系由工程總體和探測器、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通信、地面套用五大系統組成。2014年12月14日21時14分,嫦娥三號登入月球已滿一周年,北京航天飛控中心也實現了精心護航嫦娥三號著陸器月面安全工作一年的預定工程目標。自2013年12月14日月面軟著陸以來,我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創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長紀錄。其拍攝的月面照片不久前首次公布。據悉,這些照片是人類時隔40多年首獲最清晰月面照片,其中包含大量科學信息,照片和數據向全球免費開放共享。2016年1月5日上午,國防科工局正式發布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的嫦娥三號探測器著陸點周邊區域命名為“廣寒宮”,附近三個撞擊坑分別命名為“紫微”、“天市”、“太微”。此次成功命名,是以中國元素命名的月球地理實體達到22個。

基本信息

任務目標

工程目標

嫦娥三號探測器 嫦娥三號探測器

一、突破月面軟著陸、月面巡視勘察、深空測控通信與遙操作、深空探測運載火箭發射等關鍵技術,提升航天技術水平。

二、研製月面軟著陸探測器和巡視探測器,建立地面深空站,獲得包括運載火箭、月球探測器、發射場、深空測控站、地面套用等在內的功能模組,具備月面軟著陸探測的基本能力。

三、建立月球探測航天工程基本體系,形成重大項目實施的科學有效的工程方法。

科學任務

一、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

二、月表物質成分和可利用資源調查。

三、地球電漿層探測和月基光學天文觀測。

技術突破

著陸減速

嫦娥三號 嫦娥三號

月球表面無大氣,因此,嫦娥三號無法利用氣動減速的方法著陸,只能靠自身推進系統減小約1.7公里每秒的速度,在此過程中探測器還要進行姿態的精確調整,不斷減速以便在預定區域安全著陸。為了保證著陸過程可控,研製團隊經過反覆論證,提出“變推力推進系統”的設計方案,研製出推力可調的7500N變推力發動機,經過多次點火試車和相關試驗驗證,破解著陸減速的難題。

7500N發動機主要技術指標
真空推力:8250N至1200N

真空比沖:3028Ns/kg(309S)

混合比:1.65%±2%

起動次數:大於30次

工作時間:累計工作時間大於4000S,單次最長工作時間:大於2000S

起動和關機回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