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媽恨新村隸屬於雲南省開遠市中和營鎮葫蘆塘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中和營鎮中西南邊,距離葫蘆塘村委會村一角2公里,距離中和營鎮20公里。國土面積7.57平方公里,海拔1,784.00米,年平均氣溫18.00℃,年降水量1,100.00毫米,適宜種植包穀、烤菸等農作物。有耕地750.00畝,其中人均耕地9.00畝;有林地9,617.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6戶,有鄉村人口270人,其中男性170人,女性98人。其中農業人口268人,勞動力238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有彝族268人。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9人,占人口總數的3.3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68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9
人。其中農業人口268人,勞動力20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98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市內。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早桃產業。全村經濟總收入165.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66.00元。該村不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農村經濟
該村全村有耕地總面積750.00畝(其中:田15.00畝,地735.00畝),人均耕地9.00畝,主要種植包穀、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9,617.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457.00玉米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2.90畝,主要種植早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50.00畝,其中養殖面積50.00畝;其他面積943.50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市內。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早桃產業。農村經濟總收入144.5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7.50萬元,占總收入的72.88%;畜牧業收入30.00萬元,占總收入的20.3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00頭,肉牛12頭;漁業收入2.00萬元,占總收入的1.36%;工資性收入3.00萬元,占總收入的2.03%。農民人均純收入2,750.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人(占勞動力的1.12%),在省內務工3人。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36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
基礎設施
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8路燈。全村有67戶通自來,有6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民居
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67戶通電,有6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0戶(分別占總數的29.85%)。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9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農用運輸車2輛,拖拉機1輛,機車6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6戶;建有小水窖16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0戶。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馬者哨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鄉衛生院9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62戶,占農戶總數的92.54%。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750.00畝(其中:田15.00畝,地735.00畝),人均耕地9.00畝,主要種植包穀、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9,617.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457.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2.90畝,主要種植早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50.00畝,其中養殖面積50.00畝;其他面積943.50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市內。桃苗
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早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7戶,共鄉村人口268人,其中男性170人,女性98人。其中農業人口268人,勞動力238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有彝族268人。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9人,占人口總數的3.3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68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9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馬者哨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鄉衛生院9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62戶,占農戶總數的92.54%。
文化教育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村級財務和村級事務,計畫生育情況、救災救濟、捐贈款物發放,優撫、五保、低保情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大病救助,教育補助,各級政府支農惠農政策、社會各界支持農村建設的項目、新農村建設的各項資金及其使用情況等。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36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村級財務和村級事務,計畫生育情況、救災救濟、捐贈款物發放,優撫、五保、低保情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大病救助,教育補助,各級政府支農惠農政策、社會各界支持農村建設的項目、新農村建設的各項資金及其使用情況等。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36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支部1個,黨員總數9人,黨員中男黨員8人,女黨員1人。該村黨支部2001年被評為村委會先進基層黨支部;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設在本村有團員8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由於缺少資金,早桃難以形成規模。飲水問題急需解決。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大資金的投入搞好早桃產業的培植。發展烤菸、玉米、早桃特色產業,種植面積20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40頭、牛10頭。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2159元增加到24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