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病毒

"擬菌病毒 痘病毒

媽媽病毒是已知的最複雜的病毒之一.它屬於擬菌病毒科(它包含擬菌病毒和媽媽病毒).[1]擬菌病毒也屬於巨大核質DNA病毒(NCLDVs)科,痘病毒,虹彩病毒,非洲豬瘟病毒,和藻類去氧核糖核酸病毒也屬於此科[2]像擬菌病毒一樣,媽媽病毒非常的大,甚至大於許多細菌.

發現

媽媽病毒首次發現是在2008年九月.和擬菌病毒一樣,媽媽病毒在一座冷卻塔中的變形蟲體內發現.他們之所以一直沒被發現是由於它們的大小:過濾它們時它們會和細菌一起被留下,使得科學家們認為它們也是細菌。1992年科學家們在英國的布拉德福德查找肺炎爆發的原因時擬菌病毒首次被篩選出來。根據它們的大小把它命名為“布拉德福德球菌”,而後將它以細菌冷凍.[2]十年後,克萊維瑞和迪迪埃·拉烏爾發現了“布拉德福德球菌”並不是細菌。他們試圖溶解它的細胞壁但沒有成功,他們決定用電子顯微鏡來觀察它.他們驚訝的發現它就像一個巨型的虹彩病毒,一種呈二十面體可感染昆蟲,魚和青蛙的病毒.此事為媽媽病毒的發現鋪平了道路,科學家們了解到了巨型病毒的存在.[3]
它首先被分類在棘變形蟲屬多食亞目,但後來改為了卡氏棘阿米巴屬.[4]

結構和基因

媽媽病毒和其它擬菌病毒一樣,是由一個中心衣殼和外圍纖維層構成的二十面體.它包含了一個線型脫氧核糖核酸基因,有和巨大核質DNA病毒一樣的高密度編碼DNA.因為基因重複使它和擬菌病毒有著相似的基因,部分與某些功能相關的基因是從未在其他病毒中發現的.[1]

複製

媽媽病毒控制著一個轉錄機器,並將它用於轉錄的蛋白質封裝.它的轉錄被認為是發生在核顆粒中:核釋放病毒DNA,而後在變形蟲細胞質中形成一個用於基因複製的複製工廠.複製工廠在病毒核附近形成和擴展,直到它占據了變形蟲細胞的較大比例.而後通過DNA組裝形成原殼體.[1]

衛星噬病毒體

請參閱衛星噬病毒體

啟示

媽媽病毒使科學家們重新審視生命的準則;對病毒是否有生命的思考,重新開始了關於DNA病毒的起源和真核細胞產生的爭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