娭毑[湖南方言]

娭毑[湖南方言]
娭毑[湖南方言]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對老年婦女的尊稱。這種解釋應該是來源於湘方言。湘東北地區長沙、岳陽、益陽、株洲、湘潭地區使用,發音為(āi jiě)

娭毑

《現代漢語詞典》:

娭毑 āi jiě

<;方>1、祖母;2、尊稱老年婦女。這種解釋應該是來源於湘方言。《漢語方言大詞典》:"娭毑",祖母,湘語;對老年婦女的尊稱,西南官話,湘語;母親,湖南臨武金江。又"娭姐",祖母或尊稱老年婦女,湘語。

客家人用的是" 姐",指稱1、祖母(奶奶);2、毑母(姥姥);3、尊稱老年婦女等。

"娭毑"和" 姐"在詞源上是同源的,在使用上、意義上、色彩上和地域範圍上則有所不同。事實上,湘方言的"娭毑"和客家話的" 姐"的意義和用法遠比《現代漢語詞典》和《漢語言言大詞典》的解釋要豐富得多。比較它們的異同,探索它們的源流,分析它們的意義和使用情況,可以加深對"娭毑"和" 姐"的了解,加深對方言稱謂詞的認識,補充現有字典詞典不足,豐富現代漢語辭彙的研究。

1 "娭毑"和" 姐"同源

1.1 "毑"和" 姐"以及相關的同源語

"毑"字較早出現在《方言》中:"南楚瀑洭之間,母謂之媓、毑。"《方言》之後,《廣雅》《集韻》《類篇》《玉篇》等都有此字。"毑"實際上是個會意字,即"母也"。

"姐"字較早出現在《說文》中:"蜀人謂母為姐"。後人大都引用《說文》,如《玉篇》《廣韻》等等。"姐"是個形聲字。

"毑"和"姐"在早期(漢代或者漢代以前)都是指稱母親。

"毑"的讀音,據唐曹憲《博雅音》卷第六釋親:其音為子我切又子倚切。查《漢字古音手冊》:子的音為精母,擬音為ts,我的古音為疑歌,上聲,擬音為 a。子我切當為tsa。倚的古音為影歌,上聲,擬音為ǐa,子倚切當為tsǐa我,廣韻為五可切,疑哿開一上果 a,子為精母ts,子我切則是tsa;倚,《廣韻》為於綺切,影紙開三上止,ǐe,子倚切則為tsǐe,與"且""祖""姐"的讀音相合,在意義上也應該有密切的關係。

"姐"的字音見於丁聲樹《古今字音對照手冊》;茲野切、假開三上馬精。僅有中古音。《漢字古音手冊》:野,廣韻為余馬開三上假,擬音為jǐa,茲為精母ts,茲野切,擬音當為tsǐa。"且",廣韻為七也切,清馬開三上假,tshǐa:"祖",廣韻為則古切,精姥合一上遇,tsu。"姐"與"且"的中古音相符,與上古音亦一致。而"姐"與"祖"則是轉注的結果(據陸宗達語)。

跟"毑"和"姐"同源的尚有"社""爹""姼"" ""耶""爺"等等。

溫廷敬曾在《大埔縣新志言之二篇》中,對"姐"、"毑"及相關同源詞在音韻方面作了論述。文中說:"毑父謂之姥爺,或曰公爹多他切;毑母謂之姥姥。或稱 姐。廷敬按:方言,南楚瀑淮之間,謂婦妣曰母姼,稱父考曰父姼。姼,郭璞音多,曹憲音多可反,與古爹音同。說文訓美女,音尺氏切。則與古姐社音同,故章氏謂其與爹 姐社同字。廣雅爹 並訓父,曹憲音奢,止奢反。說文,蜀人謂母曰姐淮南渭之社。高誘注淮南說山訓雲,江淮渭母為社,雒家謂公為阿社。蓋初民之稱祖父母父母,原無甚別,反後因欲示別,而隨地不同,遂形歧異耳……公爹即方言之父姼, 姐即方言母姼,原有二音,其音多與多可切者,即與爹同;其音尺氏切者,即與姐社同。"

"姼"一字二音,是姐與爹分化的過渡。它們的關係是:尺氏切--姐,可多切--爹。加父字頭的爹 應該是最後才出現的字。據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姼爹的古音都是歌韻, 社都是魚韻,而歌魚兩韻非常接近;社、姼、 的聲母禪昌書同屬舌上音,爹的端母是舌頭音,發音部位相近。所以,姐、毑、社、姼、 、爹為同源詞有音韻學的依據。此外,"爺"亦是同源詞。爺,古人只用"耶"字。杜甫《兵車行》;"耶娘妻子走相送。"自注云:"古樂府:不聞耶娘哭子聲,但聞黃河之水流濺濺。"後來才有"爺"字。《玉篇》:"爺,以遮切,俗為父爺字。"據《漢字古音手冊》:

耶(古)余魚,陽平;(廣)以遮切,余麻開三平假

此字古音亦魚韻,聲母是舌上音日母部位相當的邊音,與昌書禪等相近。應與姐、毑、社、姼、 、爹同源。

從今天方言的情況來看,跟"娭毑"和" 姐"相關的同源詞還有"依呀"、"依爺"等等。

有些地方把母親叫作"依呀"(作者在《武平方言研究》中選擇的同音字。其實在武平話中"呀"有時候是有塞尾的,有時候沒有塞尾的,面稱或背稱兩可),《婁底方言詞典》寫作"依爺",《漢語方言辭彙》中,建甌話寫作"依*□",具體讀音如下:

⑴武平:i452ia 32;武東i453ia 2(林清書,《武平方言研究》);

⑵永豐:i2ia1;永修i5(劉倫鑫,《客贛方言比較研究》);

⑶建甌:i54ia22(北大中文系,《漢語方言辭彙》);

⑷婁底:依爺i32i 44=姆奶m11ma51,母親面稱、背稱通用(顏清徽、劉麗華、《婁底方言詞典》)。

此外,傣語把祖母叫做ja6或i 7ja6。壯語、侗語和水語等壯侗語系的語言中把媽媽叫做ja。

我們認為,"依呀"是"姐"隨著詞義的分工而產生的分化,並且在語音上產生了曲折變化。客家話中"姐"主要用於祖母的面稱,"依呀"主要用於母親的面稱。本來,"姐"既可以稱呼母親及其同一輩分的長輩,也可以稱呼祖母及其同一輩分的長輩。可能在某一個時期,由"姐"分化出"依呀"。傣語把祖母叫做"姐",又叫做"依呀",壯語、侗語和水語等壯侗語系的語言中把媽媽叫做ja。為從"姐"演變成"依呀"提供了線索,而且為客家話的"依呀"可能來源於壯侗語提供了依據。

綜上所述,"毑""姐""社""姼""依呀""依爺"以及壯侗語的ja等,在語音上相同或相近,在意義上都是指稱女性長輩,無疑是同源詞;"姼"(父侈)" ""爹""耶""爺"等在音韻上跟"毑""姐""社""姼"(母姼)"依呀""依爺"以及壯侗語的ja也有親緣關係,在意義上指稱男性長輩,很可能在遠古時候不區分男女長輩的稱呼,或者說在母系氏族社會只有女性長輩的稱呼,到了父系氏族社會才出現男性長輩的稱呼。因此,"毑""姐""社""姼""依呀""依爺"和壯侗語的ja,以及" ""爹""耶""爺"等都是同源詞。

娭和相關

" "是客家人造的形聲字,從女,哀聲。主要也是在客家人當中使用。根據《漢字古音手冊》,哀,古音為影微;廣韻烏開切,影咍開一平蟹。但是," "在客家人口中普遍念成合口呼,為uai,ua,uoi,uε等等。

"娭",《集韻》"平聲咍韻呼來切""娭,婢也。"與唉埃欸等同音。在湘方言中大都念成 ai(參見《長沙方言詞典》)。

湘方言中的"娭",客家話中的" "有可能來源於苗、瑤、畲語,比較直接的依據是黔東苗語的vu7,"祖母,伯祖母,岳母"都是vu7,並用於"曾祖母vu7 sa 2vε2,高祖母 vu7 sa 2vε2,親家母 vu7 t ha3"之中。畲語把妻子叫做va3;把女人叫做ne2va3,ne2是"人",va3是"女的"。綜合苗、瑤、畲語,vu7是女人或女性長輩的意思。其次,湘西一帶還是瑤族千家峒所在地,也是苗族、瑤族祖先的重要居住地,也有壯族侗族人居住,在湖南漢語方言中保留苗語瑤語和壯侗語的詞語是非常自然的。

根據《說文解字》,在漢代或漢以前,就有了"姐",指稱"母親";有了"威姑",指稱"婆婆(婆母)"。王念孫《廣雅琉證·釋親》說"君與威,古聲相近",至於單獨一個"威"究竟是什麼意思,什麼用法,都沒有說清楚。參照苗、瑤、畲語的 vu7 的音義,"威"可能就是 vu7 ,跟"姑"一樣,都是女性長輩的意思。那么,所謂"威姑",就是 vu7 t ha3,也就是"娭毑"或" 姐"。

從詞的構成來看,"娭毑"和" 姐"是同義語素構成的合成詞。

從使用的地域範圍來看,"娭毑"使用的地域範圍主要在湘方言地區。這個地區,在歷史上曾經是古越人、楚人、苗瑤以及壯侗等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 姐"使用的地域範圍主要是在客家地區。這個地區,在歷史上曾經是古越人(閩越、南海等)、畲族人和客家人的居住地。

從來源來看,"娭"很可能來源於苗、瑤語,而"毑"或"姐"則很可能來源於壯侗語。

這種推測如果成立,那么,"娭毑"和" 姐"就是苗、瑤語和壯侗語珠聯璧合的結果。

和姐區別

"娭毑"和" 姐"不同的地方主要是表現在地域範圍、意義、用法以及語體色彩等方面。

地域範圍

從今天的情況來看,"娭毑"使用的地域範圍主要在湘方言地區;" 姐"使用的地域範圍主要是在客家地區。

從古代的情況來看,不同的地域也有不同的用法。

"南楚瀑洭之間,母謂之媓、毑"。"南楚瀑洭之間,謂婦妣曰母姼,稱父考曰父姼"。"蜀人謂母為姐"。"淮南謂之社"。"江淮謂母為社,雒家謂公為阿社"。

所以溫廷敬說:"蓋初民之稱祖父母父母,原無甚別,反後因欲示別,而隨地不同,遂形歧異耳……"這是很有道理的,就是說在古時候,由於地方(包含語言或者方言)的差異,形成了各地不同的稱謂。

意義用法

《現代漢語詞典》:娭毑<方>1、祖母;2、尊稱老年婦女。這樣解釋應該是來源於湘方言。

在鮑海濤,王安節編著的《親屬稱呼辭典》中明確指出,"娭毑,<;方>;祖母。湘方言(長沙話)"。鮑厚星等編纂的《長沙方言詞典》比較全面地收集了有關"娭毑"的稱呼和解釋,總共有"娭毑""老娭毑""叔娭毑""姨娭毑""姑娭毑"等五種:

[娭毑] ai33tsie ⑴祖母:他的娭毑今年七十歲噠;⑵對老年婦女的尊稱:張娭毑/李二娭毑/易滿娭毑。

[老娭毑]lau41 ai33tsie ⑴太奶奶/曾祖母。父之祖母。⑵對的歲較大的老年婦女的尊稱。

[叔娭毑] s u24 ai33tsie 叔奶奶/叔祖母。父之叔母。

[姨娭毑] i13 ai33tsie 姨奶奶/姨祖母。父之姨母。

[姑娭毑] ku33 ai33tsie 姑奶奶/姑祖母。父之姑母。

上述五種稱呼概括起來,可以歸納為兩個意義:1、祖母;2、尊稱老年婦女。

具體來說,跟客家話比較起來,湘方言的"娭毑"有幾個比較突出的特點:

⑴可以在"娭毑"前面加上姓名,如:

為了抓住一名偷車賊,69歲的鄒娭毑擋在了飛馳的機車前。即使小偷加大油門沖向她,她也沒有退縮,最後用身子把小偷連人帶車絆倒在地。小偷被隨後趕到的村民捉住,並扭送到派出所。

--《力擋飛賊豪氣蓋天 七旬老嫗為擒盜賊攔下機車》

又如:

社區的老黨員、70多歲的李陳芝娭毑,帶頭"領養"了這塊公共綠地,定期帶著家人來進行維護。

--和諧湖南民生篇:"零距離社區"的陽光事件,湖南工人報

⑵可以在"娭毑"前面加上排序,如:

"娭毑",是長沙話里奶奶的意思。在南門口這條食街上,最出名的兩樣東西是"四娭毑"的小龍蝦和"伍娭毑"的臭豆腐。

--原野牧歌《舌尖上的長沙--南門口的小吃》

⑶可以在"娭毑"前面加上"叔、姑、姨"等(見上文)。

以上三種用法,與客家的"婆"的用法相擬,如:"細妹婆"、"大伯婆、細伯婆、三婆子、四婆子"、"伯婆、叔婆、姑婆、姨婆"等等。

⑷可以稱呼母親,李永明在《衡陽方言》中指出,"娭毑"ai45t i33,是老派湘方言對母親的面稱。又如:

白喬喚母親做"娭毑"……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么稱呼,反正娭毑喚姥姥也是"娭毑",我就跟著照做了。小時候,老爸在外地教書,白喬就和母親住在一起,經常聽母親說她年輕的故事,說下鄉知青的故事。

--《幸福家庭》

客家話的" 姐"的主要意義和用法有:

⑴祖母(奶奶)的面稱或背稱(普遍);

⑵尊稱年老的婦女(普遍);

⑶稱呼毑母(姥姥);如武平,把祖母叫"媼媧",把毑母(姥姥)叫" 姐";客家有的地方把祖母(奶奶)叫"姐姐",把毑母(姥姥)叫" 姐"。

客家話的" "和"姐"在一定的條件下還可以單獨使用,在湘方言中一般沒有這種用法。

在客家話中," "作為一個語素用於構詞,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能單獨使用。

⑴一般用於"爺 "(父母)或" 里"(母親)" 子"(母親)中,極少單獨使用,不能說"你個 ","渠個 ",只能說"你個 子(里)""渠個 子(里)";

⑵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用於呼喚語之中,如母親去世時的哭喪歌中才會有" 啊 "的用法。

"姐"在下列情況下可以單獨使用:

⑴對祖母(奶奶)的面稱和背稱;

⑵對毑母(姥姥)的面稱和背稱;

⑶對母親的稱呼,如江西寧都把母親叫做"姐"[t ia3],上猶、南康一帶叫"姐老"[t lia3l 3],其中"老"是詞綴;

單獨一個"姐",比較親近的才可以使用(面稱);也可以用於背稱,如"你個姐""渠個姐"等等。

語體方面

在語感上,客家話單獨稱呼"姐"比稱呼" 姐"要客氣一些,莊重一些。例如,"你個 姐"比"你個姐"要莊重一些。

" 里"是客家人對母親的背稱,用得最多的面稱是"依呀"。背稱比較莊重一些,面稱比較口語化,也顯得比較親昵一些。

湘方言的"娭毑"在語氣上會更莊重一些。

由此可見,客家話的" 姐"跟湘方言的"娭毑"相比,在意義和用法方面有各自的特點。

結語

3.1 從今天的情況看,"娭毑"使用的地域範圍主要在湘方言地區;" 姐"使用的地域範圍主要是在客家地區," 姐"的" "字也是客家人造的俗字。

娭毑

" 姐"都指稱女性長輩,都帶有莊重的口語色彩。但是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有不同的意義和用法,主要表現在:湘方言的"娭毑"的前面可以加上姓名;可以加上數字表示排序;可以在"娭毑"前面加上"叔、姑、姨"等;可以經常用於面稱;可以稱呼母親等。而客家方言的" 姐"前面一般不能加上別的詞語,最多加上一個"老"字,構成"老 姐";" 姐"雖然也可以用於面稱,但是多數用"姐、姐姐、姐老"等面稱,有的地方" 姐"用於指稱"姥姥","姐姐"用於指稱"奶奶";" 姐"還可以拆開,拆開以後有不同的意思和用法,湘方言的"娭毑"一般不拆開使用。

3.4 湘方言的"娭"與客家方言的

" "是不是苗瑤、畲語的原來的詞,"毑"和"姐"是不是壯侗語或其祖先古越語的原來的詞,還有待於探討;湘方言的"娭毑"和客家方言的" 姐"在詞義和用法上的差別是怎樣形成的,它們的具體分布情況,等等,也還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作者系福建龍巖學院圖書館副館長、副教授)

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78-12

[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倒序現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12

[3]李行健,現代漢語規範字典,北京,語文出版社,1998-1

[4]鮑海濤,王安節,親屬稱呼辭典,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8

[5]楊應芹,諸偉奇,古今稱謂詞典,合肥,黃山書社,1989-3

[6]王均等編著,壯侗語族語言簡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

[7]中央民族學院苗瑤語研究室,苗瑤語方言辭彙集,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7-7

[8]毛宗武、蒙朝吉,畲語簡志,民族出版社,1986-3

[9]施聯朱,畲族,民族出版社,1988-4

[10]霞浦縣民族事務委員會霞浦縣畲族志編寫組,霞浦縣畲族志,俞郁田編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5

[11]吳永章,畲族與苗瑤比較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12]孫宏開,羌語簡志,少數民族語言簡志叢書,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7

[13]北大中文語言學教研室,漢語方言辭彙(第二版),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6

[14]鮑厚星等編纂,長沙方言詞典,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分卷,江蘇教育出版社,1993-10

[15]顏清徽、劉麗華,婁底方言詞典,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分卷,南京,江蘇出版社,1993-10

[16]許寶華,宮田一郎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北京,中華書局,1999-4

[17]劉倫鑫,客贛方言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9年

[18]李如龍主編,漢語方言特徵詞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11,P229頁

[19]林清書,武平方言研究,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0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