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範圍
![威海東部濱海新城](/img/f/0ea/nBnauM3X1QDO5IzM5QDOwQTMzUTMwQTO5EzMxADMwAzM4IzL0gzL1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威海東部濱海新城位於威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境內,總體規劃面積191平方公里,包括泊於、橋頭兩鎮全部轄區和崮山鎮部分轄區。其中,核心區面積73平方公里,以泊於鎮為主體,包括崮山鎮、橋頭鎮部分轄區。
地理區位
![威海東部濱海新城](/img/e/aff/nBnauM3X2QTM5QzM5QDOwQTMzUTMwQTO5EzMxADMwAzM4IzL0g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威海東部濱海新城區位優勢明顯,地理位置優越,具有輻射全市的優勢,距市中心23公里,距榮成市、文登區均為35公里,距乳山市90公里。交通條件便利,距城際鐵路13公里、威海港7公里、空港20公里,高效便捷的交通網路,與新城“四橫三縱”主幹路網互聯互通,將新城與世界緊密相連。
威海東部濱海新城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具有明顯的海洋性氣候特徵,春冷、夏涼、秋暖、冬溫,晝夜溫差小、無霜期長,四季變化和季風進退明顯,是全國空氣、海水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
規劃設計
![威海東部濱海新城](/img/9/633/nBnauM3X0YDM5YzM5QDOwQTMzUTMwQTO5EzMxADMwAzM4IzL0g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人居生活
![威海東部濱海新城](/img/a/6c8/nBnauM3X2MDO5gzM5QDOwQTMzUTMwQTO5EzMxADMwAzM4IzL0g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依託威海市優越的自然環境和醫療產業發展布局,威海市委市政府在新城規劃建設國際醫療健康產業城,全力引進綜合性醫院、知名專科醫院和中醫養生療養機構,打造完善的各級各類醫療衛生體系;規劃建設優質的教育體系,積極引進國內知名的綜合性大學,並依託其優質資源構建涵蓋大、中、小、幼各層次的學校系統;規劃建設便利的服務體系,建設分布合理、高效便捷的商貿流通、生活配套、公共服務板塊。
生態環境
![威海東部濱海新城](/img/0/257/nBnauM3XzEzM2EDN5QDOwQTMzUTMwQTO5EzMxADMwAzM4IzL0gzLy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威海東部濱海新城開發建設堅持“環境優先”原則,充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科學利用規劃範圍內的山體、水系、林地、岸線等自然條件,致力於提升生態環境,將城市融入自然。規劃打造石家河公園、濱海休閒帶、逍遙湖和逍遙河景觀帶等生態提升工程,形成濱海、逍遙湖、龍山湖、所前泊水庫等四大生態核心,穿點成線、連線成面,形成可持續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新城生態環境。逍遙湖景觀工程、石家河公園、五渚河生態公園、沿海岸線整治等景觀提升工程全面推進,新城生態環境進一步最佳化。2014年7月,威海東部濱海新城被列入全省第二批綠色生態示範城區名單,成為全省12個綠色生態示範區之一。2015年2月,威海東部濱海新城被列入國家“中歐低碳生態城市合作項目專項試點示範”。2016年,威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批“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威海東部濱海新城為該示範區的核心發展區。
基礎設施
威海東部濱海新城啟動建設以來,致力於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配套設施。截至2017年10月,新城累計開工道路42條、175公里,完成成大線拓寬、石家大道、金雞大道等近103.3公里的主幹道路路基施工和67.9公里的路面硬化,同時結合道路建設同步推進燃氣、給排水等各類管線施工。總規劃28公里的地下綜合管廊全面啟動建設,是威海市第一個開工建設的管廊項目,2016年4月入選全國25個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城市。截至2017年,新城累計完成綠化面積達到260萬平方米;220KV港區輸變電站和15萬噸污水處理廠已經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公交中心站項目一期已投入使用;新城熱電項目一期年內投入使用,新城綜合承載能力明顯增強。
2015年以來,新城陸續啟動建設一批重點項目,其中公共服務區一期、龍山湖、威海一中新校區、市檔案中心等在建項目快速推進,市廉政教育基地和公交中心站項目實現當年開工、當年封頂。2016年5月,國際經貿交流中心項目、格林豪泰逍遙小鎮項目、新城醫院及康養產業園項目正式簽訂合作協定。2016年11月24日,國際經貿交流中心正式開工建設。2017年8月10日,新城醫院奠基儀式順利舉行。2017年9月,市委黨校新校、市中職學校相繼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