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樂派

威尼斯樂派

威尼斯樂派,約1530-1620年歐洲器樂樂派。發起於威尼斯。以音響宏大,對比鮮明為其特點。其形成和發展與尼德蘭樂派復調傳統及義大利世俗性演奏風格有密切關係。對歐洲器樂的形成和主調音樂的早期發展有很大影響。馬庫斯教堂為其活動中心,因為該教堂內部空間廣闊,而且有兩袈管風琴可以呼應式的表演。代表作曲家威拉特(Adrian Willaert, 約1480——1562)及其弟子加勃利埃里(Adrea Gabrieli,1510-1856)等,均為該教堂的樂長或管風琴師。

基本簡介

威尼斯樂派Venetian Music School音樂流派之一。因發軔於義大利著名水城威尼斯而得名。威尼斯樂派是個總稱,它有以下三種含義:

一、音樂流派。威尼斯樂派首創雙重合唱曲創作並演唱八聲部、十二聲部或更多聲部的大合唱曲,是該樂派的特徵。演唱時,各聲部合唱者分站在不同方位、不同高度的唱壇上,眾聲部都越過廣闊的空間,相互結合或唱答,效果輝煌。代表作曲家有威賴爾特(?-1562)等。

二、指十六、十七世紀歐洲器樂樂派。該器樂樂派以莊嚴、燦爛,對比鮮明為特點。威尼斯城內的馬庫斯教堂為其活動中心,因教堂內部廣闊,兩架管風琴音響宏大,可作呼應式的表演。該樂派對歐洲器樂的形成和主調音樂的早期發展,有較大影響。代表作曲家有未拉特(1480-1562)及其弟子安•加勒里埃里(1510-1586)和喬•結加勒里埃里(1557-1612)等。

三、指十七世紀歐洲歌劇樂派。與1637年威尼斯城首建公開歌劇院,並成為當時歐洲歌劇中心有關。歌劇多為古典題材,音樂富有戲劇性。代表作曲家有蒙特威爾第(1567-1643)與卡伐里(1602-1676)等。主要歌劇有《奧菲歐》、《尤利西斯的歸來》、《波配阿的加冕》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