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馬家灣鄉位於涇河南岸。建國初為馬家灣鄉,1958年改為燈塔公社,1966年曾名旭東公社,1972年復原名,1984年改馬家灣鄉。
姬家鄉位於涇河北岸。1952年為姬家鄉,1958年與崇皇鄉合建七一公社,1961年復為崇皇公社,1966年改名紅慶公社,1972年復名姬家公社,1984年改姬家鄉。
2001年,撤銷馬家灣鄉、姬家鄉,合併為涇渭鎮。
2012年,撤銷涇渭鎮,設立涇渭街道。
2016年3月,將涇渭街道內12個行政村和4個社區劃出,分設姬家街道。2016年8月1日正式掛牌更名。
行政區劃
姬家街道辦事處管轄4個社區(陝汽路社區、涇渭路社區、涇渭苑社區、涇環南路社區)。
姬家街道辦事處管轄12個行政村(肖家村、羅家村、朝李村、毗沙村、東城坊村、鄧家塬村、姬家村、雷家村、姜李村、涇吳村、高劉村、楊官寨村)。
經濟概況
姬家街道的城市化建設已初具規模:涇河大橋、渭河大橋、西銅一級路使該區與西安市區的往來更為便捷,亦有315、316、318、319、328路往返於西安市區和該區,交通十分便利。
涇渭苑、涇欣園、車城溫泉花園、白樺林家願等一批居民小區相繼建成投用。
陝汽醫院、西安冶金醫院、涇渭醫院,長慶涇渭國小、長慶二中、西安經發高級中學、西安涇渭學校等社會服務性設施相繼配套完善,人人樂購物廣場、家福樂購物中心、華潤萬家等商業中心也相繼建成。
風景名勝
楊官寨遺址位於西安市高陵區姬家街道楊官寨村四組東側涇河左岸的一級階地上,海拔約498米。遺址北臨雷村,東接徐午村,南距涇河約1公里,面積約80餘萬平方米。涇渭兩大河流在遺址東約4公里處匯合形成涇渭三角洲。
發掘的南區發現各類房址23座,以及仰韶時期的灰坑496座、陶窯10座、瓮棺葬8座等,出土陶器5273件、石器353件、骨器303件、蚌器16件。文化堆積主要屬廟底溝文化遺存和半坡四期文化遺存。北區共發掘仰韶時期的各類房址26座、灰坑334座、陶窯16座、瓮棺葬24座等。文化堆積主要屬廟底溝文化遺存。
2004年以來,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該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發掘。2008年3月,楊官寨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並位居榜首。2013年3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楊官寨遺址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