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龍[醫師]
姜玉龍醫生秉持的這種“治病之餘,不忘暖心”的從醫信條除了在門診診療中體現,在住院治療上也是顯露無疑。 走進神經內科醫生辦公室,眼前滿是錦旗,有讚揚姜醫生醫術的,也有表達感謝的,其中有一面錦旗寫著“姜玉龍醫生就像冬日的暖陽,溫暖了我那顆被病痛折磨的心”,格外令人注目。 醫者父母心,醫生是為病人而“生”的,需要用對生命負責的態度去更多地治病救人,並且更要在治病救人的同時傳遞出心靈的正能量。
簡介
姜玉龍醫師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從事神經內科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15年,對神經內科各類常見病、多發病和疑難病的診治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神經重症病人的治療及開展顱內血腫穿刺抽吸術、腦脊液置換術、全腦血管造影術、視頻腦電監測技術、TCD發泡試驗等技術。
一副黑框眼鏡,一頭簡短的板寸,一米有八的魁高個兒,一股彌散開來的儒雅氣息便是神經內科醫生姜玉龍給我的初印象。姜醫生來自那個擁有“董永和七仙女”愛情傳說、擁有“秋天響亮惟聞鶴,夜海朦朧每見珠”風景的江蘇沿海城市——東台,浸潤著江淮文化,一份獨有的豪氣也不時從談吐間自然流露。歲月靜悄悄已讓姜醫生的從醫生涯走過了17個年頭,但眼前的他卻是顯得依舊年輕而有幹勁。1997年畢業於徐州醫學院,先是在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從事神經內科工作12年,而後在2012年10月來到中山醫院青浦分院神經內科。2003年獲得主治醫師職稱,2009年獲得副主任醫師職稱,這就是姜玉龍醫生簡單平實的工作履歷情況。短短的兩年時間,他的為人和工作能力就在青醫得到了一致好評和認同,不管是同事還是病患,都親切地稱他為溫暖的“好醫生”。
精湛醫術暖病人
有句話說,醫生本身就是一種治療。無疑,姜醫生就是一味具有確切療效的藥。每周二、周四的專家門診,周五的普通門診,神經內科的診療室幾乎都是擠滿了人,前來找姜醫生看病的病人絡繹不絕,他總能夠熱情認真地接診每一位患者。一臉微笑,一聲你好,不經意間和善的暖心舉動已經安撫了病患焦躁的內心,拉近了醫患之間溝通的距離。姜醫生說,在病患關係日益緊張的大環境下,患者卻在疾病煎熬中帶著質疑無助地求醫,這就需要我們醫生從醫本位出發,先讓患者在心理上認同你,進而願意與你敞開心扉。而他正是這樣做到的,在每一次與病患接觸的時候,先與其建立一份信任的關係,再循序漸進、耐心地進行詢問就是他的看診方式。別人看病也許只有兩三分鐘,他卻是願意花上更多的時間來交流和傾聽,時不時地以風趣、活潑的語言風格打動患者,使其緊張的心態得以緩解與放鬆,真實地表達出自己的病症,就是這樣在不經意間推動著整個問診的有序進行。面對不同狀況的病人,不管對方是什麼樣的態度,姜醫生都會遵循著同樣的方式對待,他理解並體恤病患,用他獨有的親和力拉近距離,嚴謹細緻地進行問診,一遍遍向病人解釋病因,解答各種各樣的提問,一一講清疾病防治、飲食、功能鍛鍊等注意事項,憑藉多年的臨床經驗也總能夠一針見血地把握病人病情對症治療。正是因為這樣一套診療手法,姜醫生也積聚了好些的“冬粉”,總是侯準時間期待著與他的“親密接觸”,他們認可姜醫生用真誠對待病人、用真心診治病人的態度以及如親友般親切關照病人的“好”,他們願意把自己的病症苦痛全盤地交付給姜醫生治療,因為他們信任他,從他那裡得到的不僅僅是疾病的治療,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康復。姜醫生說,只會治病不會關懷只能說是一名醫匠,從患者角度考慮問題,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醫師更多的時候其實是一個人文工作者,在工作中的真誠感情是至關重要的,隨和地與病人談話、耐心地解釋病情,仔細地觀察病人的特點、神態、生活細節等,從中了解患者的真實內心想法和患病過程,才能夠做出最正確的診斷,減輕他們的痛苦,讓他們得到安心。姜玉龍醫生秉持的這種“治病之餘,不忘暖心”的從醫信條除了在門診診療中體現,在住院治療上也是顯露無疑。每一次查房他必定早早就到辦公室,一番瀏覽病歷等準備工作後再去查看病人,“今天您感覺怎樣,好點了嗎?”、“今天您看上去氣色不錯,讓我來看看好得怎樣了?”、“放心吧,會很快好的。”“出院後,一定要注意飲食和功能鍛鍊,心情一定要保持愉快哈。”……一句句平實、關切的話語從微笑的臉龐里烙在了病人心頭,輕輕地安放聽診器細聽、從容地查看症狀部位,再耐心地傾聽和解答病人提問,不時地與患者拉拉家常,活躍病房氣氛,查房在病患眼中都似乎成為了一種小期盼。姜玉龍說,查房時親切的問候,輕握住病人的手,不僅是在傳遞醫生的關懷,更是在傳遞心靈的溫暖,病人的心理狀態是脆弱的,他們需要得到醫生的鼓勵,醫生也有責任幫助他們樹立好戰勝疾病的信心,幫助他們獲得良好的心態去應對疾病。走進神經內科醫生辦公室,眼前滿是錦旗,有讚揚姜醫生醫術的,也有表達感謝的,其中有一面錦旗寫著“姜玉龍醫生就像冬日的暖陽,溫暖了我那顆被病痛折磨的心”,格外令人注目。聽說那是一位大爺送來的,由於常年受神經疼痛困擾,心理也非常脆弱,子女工作忙碌沒有很多時間陪伴,大爺心情一直十分低落,姜醫生每次路過他的病房總會進去問候關照幾句,陪他聊聊天,大爺很受鼓舞和感動,所以送來了那面錦旗。像這樣的場景也許還有很多很多,雖然不是那么轟轟烈烈,但一點一滴的累積就是這樣傳送著令人覺得溫暖和力量的感動。
剛正謙遜青醫人
姜醫生為人低調謙遜,始終恪守著他做人的準則,他嚴辭拒絕過紅包,婉言謝絕過吃請。他說他需要的僅僅是做一名稱職的醫生,努力工作,潛心讀書,認真看病。診療時間之外,他也會對疑難病症的診斷方法和治療方法進行研究,希望對於不同的病症有最佳的途徑進行診治,但始終是將解決病人的疾苦放在第一位。他擅長各類腦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癲癇、帕金森病及神經重症、神經介入的搶救與治療,並率先在我院開展了腦梗死靜脈溶栓的規範化治療技術,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句名言始終激勵著姜玉龍醫生踏踏實實地走在從醫道路上,本色做人的形象,剛正、謙遜而溫暖人心,他用微笑與真誠迎接每一位患者,用醫學頭腦和精湛技術診治他們,用朋友般的相處方式親切地鼓舞他們,他是平凡而高尚的白衣戰士!他還說,醫學也有它的局限性,神經內科的疾病很多是不能治癒的,但面對許多飽受疾病折磨的慢性病人,儘管沒有更好的手段去治癒他軀體的疾病,可如果能讓他儘量不因疾病影響原來的生活,而在有生之年繼續擁有幸福的權利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醫者父母心,醫生是為病人而“生”的,需要用對生命負責的態度去更多地治病救人,並且更要在治病救人的同時傳遞出心靈的正能量。只要病人需要、同事需要、醫院需要,他都是第一時間回響,出現在每一個需要他的地方,盡心、盡職、盡責。他把他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醫療事業上,一聲“病人在等”仿佛軍號的呼喚,他總是毫不遲疑就把陪伴家庭、照料父母、照顧女兒的時間讓了又讓,這種奉獻的精神在崇尚自身利益為多的今天看來是多么可貴。如果說,評價一名好醫生公認的標準是能夠以精湛的醫療技術,切實地從病人利益角度出發,為病人著想,盡最大能力為其解除痛苦,用最簡單的藥物最簡單的辦法治療治癒對方,那姜玉龍醫生就是這樣一名“好醫生”。也許,一句兩句話,一件兩件事,並不能交待出姜玉龍醫生的為人為醫所有,並不能細到地表現出他崇高的一面,但就像他自己說得那樣,他一直是那個擁有初心的他,以病人為中心,為醫療事業矢志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