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湖行洪區

姜家湖行洪區

1952年汛期行洪,全線漫溢,決口19處,共長約3.9公里。 1962年,臨淮崗水庫工程停建,恢復姜家湖行洪區,湖堤改從臨淮崗水庫攔河壩北端起,至小涵閘止,全長17公里,堤頂高程24.5—24米。 建國後,1958年5月,在行洪堤東端建箱式排澇涵兩孔,每孔高寬各3米,排澇流量30立方米/秒。

工程背景

淮河水患頻繁,歷代治淮措施主要是疏浚河道以泄水,修築堤壩以御洪
姜家湖行洪區災民越冬新
。上、中、下游各自為政,勞民傷財,收效甚微,千里長堤,低矮單薄,百孔千瘡,遇洪即潰,淹田禾,毀廬舍,哀鴻遍野,民不聊生。
建國後,人民政府重視淮河綜合治理。1950年大水,淮堤決口,洪水橫流。同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在周恩來總理主持下,作出《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確定“上中下游兼顧、局部服從整體、整體照顧局部的豫皖蘇三省共保”原則和“蓄泄兼籌”方針,並作出治淮規劃:在山區建大型水庫攔蓄山洪,減輕淮河幹流負擔;在沿淮開闢蓄洪區,汛期蓄洪,以殺水勢;退建堤防,開闢行洪區,打開排洪通道,使水流暢通;培修沿淮堤防,增強防洪能力。六安地區大部分屬淮河流域,按治淮規劃,除在境內大別山區興建佛子嶺水庫磨子潭水庫響洪甸水庫梅山水庫四座大型水庫,承擔淮河中上游全部山谷蓄水容量的40%以外,還在沿淮開闢四個蓄(滯)洪區,負擔淮河中游全部湖泊蓄水容量的80%;同時開闢姜家湖行洪區,退建臨王段,培修沿淮堤防。

行洪水域

姜家湖行洪區,占用水域為姜家湖,該湖位於霍邱縣城北約20公里,與潁上縣的唐垛湖隔淮相望,原名五里灣,系灃河尾部。清道光十八年至二十四年(1838—1844年),疏浚灃河,灃河上游及城西湖來水匯於姜家湖,湖區不斷受災。民國4年(1915年)所築三河尖至溜子口淮堤中的任家溝至四百丈段,即今姜家湖堤。民國25年曾開挖從任家溝分岔處起至四百丈的新河(排水道),以分泄城西湖積水,後又從任家溝到劉崗子築一小堤,將城西湖與姜家湖隔開,即舊下格堤。姜家湖湖區高程22米,面積67平方公里,1950年定為淮河正陽關以上湖泊窪地行洪區之一。

主要工程

行洪堤

姜家湖行洪堤原起任家溝與下格堤銜接,循淮河至四百丈與崗地閉塞,即任四段,全長22.4公里。1951年由霍邱縣民工4885人堵復任四段,並進行重點培修,完成土方152818立方米,頂寬3米,堤頂高程23—22米。1952年汛期行洪,全線漫溢,決口19處,共長約3.9公里。1952年冬至次年春復堤,堤頂高程增至22.7米,頂寬3米。1954年姜家湖行洪,決口13處,次年春復堤,堤頂高程增至24—23米;並在距任家溝3公里和14公里各留寬2000米的行洪口門,低於堤頂1米;口門上加做高寬各1米的子埝;1956年,堤頂高程加高0.5米;1958年,臨淮崗水庫工程動工,姜家湖湖區的30平方公里劃為臨淮崗水庫蓄洪區。1962年,臨淮崗水庫工程停建,恢復姜家湖行洪區,湖堤改從臨淮崗水庫攔河壩北端起,至小涵閘止,全長17公里,堤頂高程24.5—24米。南堤系利用挖臨淮崗水庫深孔閘下游引河出土壘成,形成一個堤圈,湖區面積縮小到不足40平方公里。後不斷加高,堤頂高程達26—25.8米。1968年,退建大劉台孜段,長1000米,最大寬度960米。姜家湖行洪水位,初定22.7米,1954年改定23.5米,1978年又改定為23.8米;行洪上口門在小金台子附近,寬1500米,行洪下口門兩處,一在汪台子以上,一在小涵閘以上,各寬750米;行洪口門底高程23.8米,門上做子埝高0.5米,頂寬1米;兩邊立有界碑,計畫行洪流量600立方米/秒。

排澇設施

民國4年,在四百丈建一泄水暗涵,後因黃泛淤塞堵閉。民國25年,在四百丈新河入淮河口建的分泄城西湖積水的萬戶閘,毀於民國26年洪水。建國後,1958年5月,在行洪堤東端建箱式排澇涵兩孔,每孔高寬各3米,排澇流量30立方米/秒。挖底寬8米,長9.5公里排澇溝一條。1975年,在淺孔閘左導堤中部建柴油機排澇站,裝機10台、800馬力,流量4立方米/秒。因抽排能力小,湖內澇漬仍然嚴重。1981年,將其改為電力排澇站,安裝電機6台、330千瓦,並在何家圩興建裝機2台、150千瓦電力排澇站,總排澇流量3.3立方米/秒。

莊台建設

1982年汛後,姜家湖行洪區莊台建設列入規劃,第一期工程當年11月施工,該縣組織非受益6個區的35700名民工支援興建,1983年1月完工。興建莊台面積44808平方米,安排居住2103人,人均21平方米,莊台高程29.5米。1984年3月繼續完成莊台護坡湖區橋樑和輸電等工程。第二期工程1984年11月開工,1985年9月份以後先後完工。

進洪閘

姜唐湖進洪閘,是姜唐湖蓄(行)洪區的進洪口門,建於2003年
姜唐湖進洪閘
4月,2005年5月完工。姜唐湖進洪閘為1級建築物,共14孔,單孔淨寬12m,底板高程19.70m,設計流量2400立方米/秒。

工程效益

自行洪區開闢以來,從1951~1988年,共行洪112年次。正陽關以上行洪區的行洪次數最多,約3年一遇,其中潤趙段最多達3年行洪2次;蚌埠至正陽關的行洪區次之,一般4~7年1次;蚌埠以下較少,平均10~15年行洪1次。1955年以來,行洪區的行洪結合水庫和蓄洪區的蓄洪,保證了淮北平原、工礦城市和能源、交通設施等的防洪安全,行洪區的作用和效益極為顯著。
行洪區的行洪,先滯蓄了洪水,繼而擴大了排洪流量,削減洪峰,降低水位,對減輕上、下游的防洪壓力起到明顯的作用。1954年大水時,行洪區行洪流量占淮河總排洪流量的1/3~1/2;滯蓄洪水量達85.6億立方米,占整個洪水量的1/4;上游的行洪區行洪,延緩了洪峰到達時間,下遊行洪區及時行洪,降低了水位,這些都給防汛搶險贏得了時間。行洪區的行洪作用和效益除了上述情況之外,由於行洪堤的修築,行洪水位的確定和調整,防汛中的科學調度,從1951~1988年,行洪淹沒耕地共630萬畝。在保證淮河中游淮北大堤及工礦城市和能源交通設施的防洪安全條件下,行洪堤在一般洪水年份共減少淹沒耕地1400萬畝。開闢行洪區措施,正確地體現了“蓄泄兼籌”的方針,取得了顯著的效益。

行洪補償

政務院《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中明確規定:“在行洪區內實行特殊的優惠政策,對因行洪造成的經濟損失,國家給予農民一定的補償。“
到1985年,姜家湖行洪區開闢35年來,有14年行洪,累計作物受損327475畝,倒塌房屋58263間,損失禽畜173470隻(頭)、家具16549件、樹木352090棵,共折合金額5712.6萬元,年均損失408萬元。1981年元月上旬,中共安徽省委和省政府決定行洪區一水一麥,免除行洪區的公糧及糧食統購,派購任務,發展多種經營,逐步改善民眾生活和生產條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