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守遷

姜守遷

姜守遷(1897-1982),字受倩,號史遷。出生於山東平度縣。幼年受傳統儒家教育,熟讀四書五經,通曉音律詩句,1928年畢業於北平師範學院(北師大前身)國文系。 曾任濟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文史研究會理事,並當選濟南市第一、二、三、四屆人大代表,濟南市第一、二、三屆政協委員。解放後歷任濟南市一中、二中校長,濟南教師進修學院院長、濟南博物館館長。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早年就讀于山東省立第九中學。“五四”運動期間,被選為九中學生會會長。並作為山東代表赴上海參加學生聯合會和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等。

1928年畢業於國立北京師範大學。歷任吉林省立第一師範、山東省立第一中學、省立第四師範、省立第八中學、省立第十三中學、萊陽鄉師教員、教務主任等職。

1940年秋參加革命,任平度縣抗日民主政府參議室參議長。

1942年任膠東行政公署行政委員。

1943年被選為膠東首屆參議會常委。不久,任膠東公學校長。

1945年日本投降後,他曾在萊陽、煙臺等地多次召開新解放區知識分子座談會,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政策。

1948年濟南解放,先後任濟南市立第一中學、第二中學校長。

1955年調濟南教師進修學院任副院長、院長。

姜守遷 姜守遷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8年冬,年逾花甲的姜守遷先生由濟南教師進修學院院長,調任濟南市博物館任館長,承但了創建濟南市博物館的重任。

1959年,負責主持了著名的大汶口文化遺址的發掘;1959年改任濟南市博物館館長。

1960年,在先生的四處呼籲,多方奔走和積極努力下,在趵突泉和大明湖公園內,分別建立了宋代著名詞人李清照和辛棄疾紀念堂。擔任館長期間,徵集和整理了大量的文物藏品,為博物館以後的發展奠定了豐富的物質基礎,提供了有力的工作保障。

1974年離休後,仍經常參加文史界的各種研究活動。他善書法,在山東省和濟南市都享有盛譽。濟南千佛山及歷城四門塔均有其墨跡。

1982年4月,姜守遷以85歲高齡辭世,夫人及子女遵其遺願,捐獻古硯10方,以及一批名人墨跡、碑帖、書籍等,其中包括若干國家一級文物。

成就

姜守遷知識淵博,治學謹嚴。工詩詞,擅書法,精於文物研究鑑賞,酷愛文物收藏。一生藏品多達上千件,尤以藏硯為最,達百餘方。所藏鄭板橋、金農、高鳳翰、王漁洋、曾國藩、阮元等名人硯石均系硯中精品,曾刻“百五硯田翁”石章以記所藏之豐。後分批將包括高鳳翰、金農、曾國藩等現屬國家一級藏品的名硯在內的各類珍貴文物計200餘件捐獻給國家。姜守遷隸書作品早在1964年即被國家文化部選送日本和香港等地展出獲一等獎。現存濟南千佛山興國禪寺門前“峰迴路轉”牌坊與四門塔“千佛崖”石刻。

曾任濟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文史研究會理事,山東省和濟南市書法家協會委員以及濟南市一、二、三、四屆人大代表,濟南市一、二、三屆政協委員。

評價

姜守遷先生喜書法,工詩詞,精鑑賞,善收藏,且嗜硯成癖,將自己的書房命名為“斯珍館”,典故源自東坡硯銘:“千夫挽綆,百夫運斤,篝火下縋,以出斯珍。余有硯癖,因以斯珍顏吾廬。”

姜守遷先生痛惜珍貴的文物散失民間遭到毀壞,為了收藏,一生節衣縮食,生活極其儉樸,生前多次向國家捐獻文物。姜守遷曾囑家人,去世後所藏文物全部捐獻國家。

書籍作品

《我所知道的姜守遷》 《我所知道的姜守遷》

《我所知道的姜守遷》作者:劉承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