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遠利,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館長;作為京城收藏界的知名人士,不僅熱愛收藏,更以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已任,籌建了京城也是國內惟一一座以科舉為主題的私人匾額博物館。館內珍藏了數百塊與科舉有關的古牌匾,所有館藏全部為姚遠利十餘年遍訪全國收集而來,並收集了許多墓志銘以彌補科舉正史記載的不足。同時他積極籌集資金用以擴建博物館。自2007年初至未開館前已有5000多人來此參觀,受到普遍好評。
收藏經歷
姚遠利的匾額多是與中國古代科舉相關,而他收藏的第一塊匾“選舉孝廉方正”匾,正是科舉考試廢除之後,宣統元年(1909年)主持孝廉方正制科考試的官員黎殿元所立。“孝廉方正”最早見於漢代的薦舉選拔制度,清時為區別於進士科(常科)的另一種制科選拔,其考試時間非進士科的三年一次,而是根據皇帝特旨及國家對特殊人才的需要不定期而設,考中之人與考中常科之人一樣也銓選為官。老姚說,這塊匾因涉及到科舉制度結束後人才選拔的方式,所以較為難得。正是這方匾,讓姚遠利開始將匾額的收藏集中於與科舉相關範圍之內。至此,姚遠利開始了他對於科舉匾額的執著追求。
姚遠利認為,科舉匾額的藝術價值重大而深遠。一塊匾有五大看點。一,看科名,秀才、舉人、進士、狀元等;二,看題寫人,不少人都是封疆大吏,官至一品,本身在科舉上他們都是進士,探花,榜眼,狀元;三,看書法,匾額的書寫者往往都是當時書壇的領袖,氣勢磅礴,入木三分。四,看國學。匾額上可謂字字珠璣,句句有典,是傳統國學經典濃縮;五,看藝術。匾額材質有木、石、磚等,集中反映了雕、刻、漆的傳統工藝。他正在撰寫關於中國古代匾額的研究論文,他說,辦博物館不是終點,主要是進行匾額學研究,他要讓中國匾額的研究成為一個學科。
理想
科舉匾額博物館在籌備期間即接待了市、區各級領導幹部的指導參觀,他欲建立以博物館為主體,同時逐步復原清代貢院,引進10座科舉古牌坊,建設一座能生動反映古代科舉文化的園區,稱之為"中國科舉文化城",為此他還邀請了有關方面的專家舉行了專題座談會。
在姚遠利的心目中,他的博物館要向產業化發展,他想讓來此參觀的朋友欣賞到更多的科舉文物,能夠親身體驗古代考試制度,激發奮發向上的動力。他想提供更多的文化產品,使觀眾享受到超值的精神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