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許魁

姚許魁

姚許魁男,浙江天台人,中共黨員,高級講師,縣人大代表,模範教師。浙江師範學院中文專業畢業。系寧波詩社、寧波市邏輯學研究會、寧波市書法家協會、書法篆刻協會會員,中國書畫研究院研究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姚許魁 ,男,浙江天台人,中共黨員,高級講師,縣人大代表,模範教師。先畢業於浙江省立錦堂師範學校,

姚許魁姚許魁

後就讀於浙江師範學院中文專業。曾任奉化蓴湖第一中心校校長,餘姚中學團支部副書記、總務主任,餘姚縣兼陽明區教育工會組織委員,餘姚縣少年兒童輔導會副主席、總輔導員,鄞州第一中學副教導主任、校務委員、工會委員,鄞縣師範、寧波師範分校和鄞州教師進修學校中文教研組長,鄞州書法家協會理事,硬筆書法協會會長,書畫院畫師,寧波市文聯副主席等職。系寧波詩社、寧波市邏輯學研究會、寧波市書法家協會、書法篆刻協會會員,中國書畫研究院研究員等。

人物簡歷

姚許魁自幼勤奮好學、刻苦鑽研。國小畢業時,考試成績名列第一。在師範就讀時,曾獲全校書法比賽第二名,作文比賽第一名。當時,白色恐怖,他與一批憂國憂民、嚮往光明、渴求進步、追求真理的熱血青年學生一起組織成立“石磊學社”。他擔任常務理事兼通訊部長,負責組織工作。學社大膽出版進步月刊《石磊》,得到郭沫若先生的熱忱鼓勵,郭沫若先生特意投寄來珍貴的大作《論杜魯門主義》。在浙江師範學院就讀期間,曾獲語法修辭入學考試第一名,並被選為班主席、團支部組織委員兼語法課代表。

姚許魁長期從事教育工作,四十年如一日,服從需要,敢挑重擔,勤奮教育,一心撲在教育上……。一直勤勤懇懇,埋頭苦幹,黨叫幹啥就幹啥。1955年他被評為鄞縣師範工會優秀積極分子。在推廣國語活動中,他編寫了《鄞縣流傳的“急口令”》、《國語與鄞縣方言對應規律》。通過反覆試驗製成國語拼音圓筒和四聲直觀教具,出席全省國語教學成績觀摩會並榮獲省二等獎、寧波地區一等獎。1958年被評為先進教育工作者;縣推廣國語優秀工作者;1959年獲兵役局民兵訓練射擊優秀獎。1960年至1963年連續被評為“先進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戰線優秀工作者”。1964年出席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

在“四害”橫行期間,鄞州一中被砸爛,姚許魁被下放到鄞州山區赤水中學,儘管山高路遠,生活艱苦,條件不好,腰腿有病;儘管當時教育戰線中出現一些離奇古怪的事情和光怪陸離的口號;儘管當時教育陣地毒霧迷漫,知識分子被搞得臭不可聞,但他仍腳踏實地搞教學。在山區工作7年中,他除了教語文外,還先後教過物理、化學、歷史、體育、音樂和美術等多種課程。當時,他腰腿病嚴重,走路象搖船,站也站不穩。可他沒有被難倒,決心自己有病自己治。從此,他學會扎銀針,每天堅持冷水浴,寒冬不間斷,使身體逐漸康復。他廢寢忘食地工作,研製出“測距儀”、“自動作息電鈴”和“新型話筒”等教具。在全縣教具展覽會上展出,獲得好評。

粉碎“四人幫”後,姚許魁的心情格外舒暢,精神更加振奮。決心將半生餘力獻給四個現代化,獻給黨的教育事業。在師範分校工作期間,他自編師專中文函授教材和自學參考資料,在全市率先開展師專中文函授教學,奔赴各區舉行開學典禮、上輔導課。寧波市教育學院函授教學點成立後,由他負責並任主講教師。他率先開展的師專中文函授教學班首批學員併入寧波市教育學院函授教學軌道。首屆畢業生占全市總數的70%。

姚許魁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撰寫學術論文數十篇,其中《用真值表從全舉中探索規律----二值複合判斷之間的關係研究》和《從〈孟子〉看孟子的論辯藝術》獲寧波市邏輯學研究會一等獎。

在寧波師範分校工作期間,當時教學參考書很難買到,姚許魁就精心編寫了《現代漢語補充教材》、《古漢語補充教材》、《文言短文補充教材》、《修辭補充教材》、《形式邏輯補充教材》、《語音補充教材》和《中學語文教師古文進修講義》等十幾種教學用書;編寫了《古今漢語語法對照表解》、《古文今譯歌訣》《高考語文複習資料》、《十七年各省古文試題彙編及今譯》和《歷屆高考古文試題彙編及答案》等多種學習資料。其中有些還與外單位進行廣泛交流。

在鄞州教師進修學校工作期間,姚許魁又編寫了《現代漢語參考資料》、《現代漢語文字及辭彙教學參考資料》等。還參編寧波市《高考語文複習用書》、師專教材《古文作品選》、全省《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資料》等。多年參加浙江省成人高校招生命題,省、地市高考評卷和複評工作等。1978年從地區評卷到省複評到參加高中語文教師備課班上輔導課,整個假期沒有休息過。幾次評卷他都擔任組長,負責試卷分析,工作嚴肅負責。命題任務落到他肩上,他總是反覆鑽研大綱,廣泛尋找資料,積極開動腦筋,力求通過考試對學生有更大的幫助。在參加編寫寧波市《高考語文複習用書》時,他整整18天,每天工作到深夜,沒有一個星期天。

姚許魁求知慾極強,愛好廣泛,知識面寬。他深入學生,關心學生,積極鼓勵他們提問題,別擔心難倒老師。他有問必答,反覆講解,從不厭倦。他強調必須把知識變成技能,變成熟練技巧。從“懂”到“會”,從“會”到“熟”,從“熟”到“巧”,重要的是反覆練習,才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

人學成就

姚許魁愛好文學,寧波市文聯一成立,他就被選為副主席。參加寧波詩社,投入創作活動,幾十首作品發表在《當代浙江山水詩詞選》、《寧波詩詞》、《寧波竹枝詞》、《懷想與歌唱》、《寧波新韻》、《天一閣新韻》、《寧波吟草》、《天台山唐詩之路詩詞選集》等書刊。他創作的詞《雨霖鈴》書法作品入選中國書畫研究院《紀念鄧少平誕辰一百周年書畫精品集》。他先後獲《語言美》迎春征聯賽大獎和《寧波老年報》、寧波市老年大學、寧波市廣播電台迎春有獎征聯競賽一等獎。

姚許魁愛好書法,系寧波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書法篆刻協會會員、中國書畫研究院研究員。並被聘為寧波高專、鄞州中專、技校兼職教師。作品多次參加市縣展出或聯展,多次在省市比賽中獲獎。許多單位和景點都留有他的墨寶。

1979年鄞縣人民政府授予姚許魁“模範教師”光榮稱號。1984年他當選為“十屆人大代表”。1987年鄞縣人民政府又授予他“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優秀教師光榮稱號。1988年再次被評為縣先進工作者,受到人民政府的表彰。

1987年姚許魁不幸身患癌症,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作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一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他貪生不怕死,真正做到:認清病勢,勇對現實;調整心態,笑對人生;熱愛生活,積極調理;惜時如金,視死如歸。他退而不休、病而不廢,身病志更堅、不遺光和熱。患病期間,他先後完成了《鄞縣誌·教育》、《鄞縣教育志》和《鄞縣土地誌》3大部志書的編撰工作。1989年榮獲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

姚許魁日日夜夜與癌症較量整整18年,先後接受了4次大手術,幾次從死亡線上掙脫出來,以頑強的意志、毅力和和生命力與病魔作不懈的鬥爭。為了不給家人增添過多的麻煩,他想方設法克服生活上的種種不便和困難,凡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從不因病而使喚家人。不到忍無可忍,他從不向家人流露自己的痛苦。在病床上,他惜時如金,總是忍著疼痛,戴著老花鏡,一邊掛針,一邊乾他沒有幹完的事業;不停地寫他沒有寫完的作品;審校他那部用自己畢生心血譜寫的、兒女們日夜奮戰協助編輯出版的個人詩詞集《石磊餘音》。《石磊餘音》(1995年1月出版)共收集他創作的詩詞360篇,楹聯90副,分為10章,包括:八十感懷、盛世讚歌、英雄頌唱、河山勝景、故里情懷、感時詠物、校園遺夢、親友情思、祝願唱和、對句楹聯等,書末附有與詩詞有關的文章和圖表。

站在姚許魁的病床前,人們無不被眼前這位“抗癌明星”無比熱愛生活、勇於獻身事業的崇高精神所感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