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姚武斌——姚浩君兒子,因為腦癱,即使讀高三,爸爸每天還是要去學校5趟照料。上午7點送兒子去學校,9點去學校協助他上廁所,中午12點,去學校協助兒子吃飯,下午2點去學校協助他上廁所,下午4點去學校接他回家——這樣“一日五進學校”的日子,姚浩君已經過了10多年了。姚武斌雖然手腳不太健康靈活,卻有著超出常人的毅力,已經自學了德語、法語、日語、韓語和英語,將來還想讀大學做翻譯。
經歷
這孩子不傻
媽媽武玉貞推著姚武斌回到只有13平方米大的家,爸爸姚浩君已經準備好熱水,兒子有點紅腫的腳放進水盆的時候,武玉貞的手立即捂上兒子的腳——腳心冰涼。
生下來3個月,其他孩子滿地爬的時候,姚武斌卻還是只能躺著。到醫院檢查,醫生說是腦癱(自受孕開始至嬰兒期非進行性腦損傷和發育缺陷所致的綜合徵,主要表現為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年輕的姚浩君和武玉貞堅決不信,帶著兒子走遍上海的大醫院,兩個月後,他們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
“說實話,那時候我們也以為,腦癱就是什麼都不會的孩子。但在家裡,只要我們給斌斌講故事,他的眼睛就“骨碌碌”地看著我們。一旦我們連續講同一個故事,他就聽也不要聽,只管自己玩了。”說起這些,武玉貞說,那時候她和丈夫就知道:這孩子一定不傻!
日子在武玉貞和姚浩君的堅持中一天天溜走。轉眼,姚武斌已經18歲了。小時候,人小,扶著他,可以慢慢挪到學校,後來大了,爸媽就省吃儉用給姚武斌弄來了輪椅。
這么多年來,爸爸姚浩君一直晚上在工廠上夜班,白天雷打不動“一天跑5趟學校”的日子——早上送兒子上學,第二堂課後帶兒子去衛生間,中午張羅兒子吃飯,下午再去一趟帶兒子去衛生間,放學接兒子回家。
這孩子不簡單
除了上學路的艱辛,姚武斌的身體狀態注定了他求學路更艱辛。開始是怕別人欺負,一直不怎么和人接觸。到了該上學的年齡,從幼稚園到國小,媽媽武玉貞跑過好多學校,多次碰壁後,姚武斌8歲那年才被盧灣區第二中心國小接收,在二年級隨班就讀。2008年,16歲時考進了長樂霍爾姆斯職業學校。
現在,姚武斌就讀於長樂霍爾姆斯職業學校的高三,2011年1月1日,姚武斌和來自全市18個區縣的1000多名高三學生一起戴上成人帽,行了成人禮。姚武斌一字一句地說,“成人就是要有責任感,要比以前懂事,不要讓媽媽太擔心。”說話時,姚武斌很認真地直視著記者的眼睛,雙手不停比畫著“八”字(大概是指18歲吧),姚武斌說完了又把視線移到手上,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這孩子有點煩
“可能是運動不方便的原因吧,斌斌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語言學習上。”媽媽武玉貞笑著告訴記者。對於兒子說話喜歡比畫的習慣,武玉貞的理解是“那是他的潛意識很希望得到別人認同,他和別的孩子一樣健康。”
武玉貞說,兒子斌斌很善良,國小的時候,他獲得過全市的“自強十佳少年”,印度洋海嘯那年,他還讓媽媽代他捐了50元錢;武玉貞說,兒子斌斌很樂觀,“因為手腳不方便,有時候他也會碰到異樣的眼光,有說難聽話的,他就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不過,現在在長樂霍爾姆斯職業學校,姚武斌是名人,班主任王偉說,姚武斌特別“要”學習。因為愛笑,同學也都很喜歡他,平時很多同學都自願幫助小姚,上下樓梯幫忙推輪椅,下課送他去上廁所。
而在家裡,斌斌簡直是話癆,常常“黏”著媽媽武玉貞說學校的事,說自己怎么學英語的,有時候還蹦兩句出來。“聽嘛聽不懂,煩死他了。” 一句“煩死了”,流露出媽媽的艱辛後的自我安慰。
因為爸爸姚浩君去年5月突然中風,臥床不起,現在雖然好點了,在家呆著話還是很少,這個有點話癆的兒子便是她唯一的依靠。武玉貞目前還在街道殘聯做助殘員,回家後還要照顧兩個男人,不過有兒子聊天打趣,再辛苦的日子還是扛得過去的。當然在爸爸病倒後,媽媽就騎上電動車接過“每天跑5趟學校的班”,風風雨雨帶著她的寶貝兒子上學放學,一天又一天……
榮譽
姚武斌自學日語、德語、韓語、法語、英語,日語和英語都過了三級。
2007年由中國日報社21世紀英文報上海分部主辦的第六屆“21世紀·學樂杯”全國中學生英語演講比賽上海地區決賽,姚武斌還榮獲國中年級二等獎,當時和他一起拿獎的,全部都是世界外國語學校、東格致中學、上海復興初級中學的“強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