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婷

姚小婷

姚小婷,女,教授,碩士生導師。1982年夏畢業於鄭州大學中文系。祖籍江西南昌,民盟盟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員、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會員。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影視藝術與文化傳播。

基本信息

1982年夏畢業於鄭州大學中文系。祖籍江西南昌,民盟盟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員、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會員。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影視藝術與文化傳播。

1986年9月至1988年1月在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進修3個學期,師從電影劇作理論家汪流、王迪教授。1987年夏參加電影學院導演系主任司徒兆敦教授任總導演的多集電視劇《襄樊的傳說》,任其中一集《石花街的傳說》的執行導演(在央視二套播放)。2004年9月至2005年7月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作訪問學者一年,師從新聞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孟建教授。

一、主要論文(1994年以來)

1.《有待於充分開掘和運用的寶貴資源——新時期小說家從事影視創作的文化現象透視》,《電影文學》2006年第11期。

2.《戲劇和文學永遠是中國電影的創作源泉》,《電影文學》2005年第9期。

3.《重溫反映抗戰題材的電影力作〈黃河絕戀〉》,《電影文學》2005年第10期。

4.《中國電影與中國戲劇的歷史淵源》,《文藝報》2005年9月22日。

5.《茹志鵑王安憶的創作共性》,《文藝報》2004年9月30日。

6.《論中國電影的戲劇觀念》,《鄭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

7.《新感覺派都市小說比較談》,《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合著。

8.《白先勇與崑曲的不了情》,《文藝報》2005年9月29日。

9.《"觸電"極為成功的當代小說作家---文化消費時代的劉震雲及其〈手機〉》,《信陽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10.《全球化對中國文化的歷史影響——兼評劉震雲的"觸電"和"媚俗"》,《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11.《論視覺文化語境中我國高校的影視素質教育》,《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12.《論作家的藝術敏感》,《華文文學》2003年第2期。

13.《初戀時期的愛情——電影〈初戀的故事〉感悟》,《河南日報》2002年1月4日。

14.《我們應該在乎什麼?——評影片〈誰說我不在乎?〉》,《河南日報》2001年10月19日。

15.《大導演的一般之作——評張藝謀的〈一個都不能少〉》,《河南電視報》1999年4月26日。

16.《東北田野吹來的一縷春風——寫在〈男婦女主任〉上映之時》,《河南日報》1999年3月6日。

17.《張藝謀進城——評電影》,《河南日報》1997年12月15日。

18.《愛情是種緣分——〈廊橋遺夢〉印象》,《河南日報》1996年5月3日。

19.《數位技術與電影新景觀》,《東方藝術》1995年第5期。

20.《豐厚深刻的思想內容 相得益彰的藝術載體〈過把癮〉二題》,《東方藝術》1994年第3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電影、電視藝術研究》1994年第5期全文轉載。

21.《論視覺文化語境中我國高校的影視素質教育》,《鄭州大學學報 教育科學版》2006年第1期。

二、科研項目

1.國家社科規劃重大項目“中國民族民間文藝集成志書”(300部省卷)之一《中國歌謠集成·河南卷》,主要參與人,任編委第5名(按內容排序),完成。

2.《綜合大學專業人才培養中的素質教育的改革與實踐》,國家教育部“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教改工程”本科教育改革立項項目(126202332)主要參與人,完成。

3.《20世紀中國(大陸)電影發展史要》主持人,河南省教育廳社科項目(2005-GH-230),完成。

4.《中國人知識庫》,吉林省重點社科項目,參與,完成。

5.《當代中國電影發展史稿》主持人,鄭州大學2005年教材立項,在研。

6.《李凖當代電影劇作分析研究》主持人,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06年度規劃項目項目計畫編號2006-GH-163,在研。

三、著作

1.《中國歌謠集成·河南卷》,中國ISBN中心2003年3月出版,ISBN7-5076-0217-6/.208,全書110萬字,獨自編著21萬字。

2.《全球化對中國文化的歷史影響—--兼評劉震雲的"觸電"和"媚俗"》,《置身於全球化的驚濤駭浪共創現當代文學的新紀元 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汕頭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ISBN7-81036-866-4,合著。

3.《中國人知識庫》(上下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出版,ISBN7-206-02881-0/Z.123,全書400萬字,本人獨著“上卷·人文學科·藝術學·電影藝術”的全部辭條。

4.《趙淑敏和她的文學世界——兼論藝術家的兩種敏感》,《趙淑敏作品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文心出版社1996年出版,ISBN7-80537-670-0/I.14,合著。

5.《中國當代文學史稿》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出版,ISBN7-215-00758-8/H.36,合著。

6.《1949——1988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評》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出版,ISBN7-215-00509-7/H.25,合著。

四、獲獎

1.《中國現當代文學史》課程2006年10月入選國家級精品課程,主講教師

2.項目與著作《中國歌謠集成·河南卷》1999年11月獲文化部“文藝集成志書編撰成果集體獎”,並在2002年被評為河南十大文藝成果之一。

3.論文《戲劇和文學永遠是中國電影的創作源泉——從源頭看中國電影同戲劇和文學的不解之緣》,《電影文學》2005年第9期,獲2005年度鄭州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4.論文《中國電影的戲劇觀念》(《鄭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獲河南省教育廳2005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5.《中國現當代文學史》課程2005年7月獲河南省級優秀課程等項獎,主講教師

6.《中國現當代文學史》課程2002年12月獲河南省級精品課程獎,主講教師

7.《中國現當代文學史》課程2005年6月獲鄭州大學校級精品課程獎,主講教師

8.論文《〈黃河絕戀〉絕哉!——贊馮小寧為建國50周年大慶的電影力作》,2000年獲廣電部電影局“新中國50周年全國優秀影片徵文比賽”二等獎。

9.《全球化對中國文化的歷史影響》獲中國高教影視教育委員會第一屆中國高校影視研究學術獎(2004年論文獎)。

10.《中國當代文學史稿》獲中國當代文學學會“展望杯“社科論著獎”(1991年)。

五、教學

1.本科生課程:《中國當代文學史》、《中外電影研究》、《20世紀中國電影發展史要》、《當代中國電影》。

2.研究生課程:《王安憶小說研究》、《新時期影視研究》等。

六、社會活動

1.參加馮小寧、吳天明等著名電影導演在鄭州大學的首映式等大型研討活動。

2.參加河南電影公司主辦的夏鋼導演《與往事乾杯》等系列影片的研討會。

3.參加1998年2月23日中國新影廠傅紅星導演的大型紀錄片《周恩來外交風雲》在鄭州大學的放映和研討活動,其新聞報導在中央電視台當天的“新聞聯播”播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