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以來統治者對孫思邈屢加褒崇,赦其祠為“靜應妙”(今升仙台),尊其為“妙應真人”。明穆宗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其所著醫書中的重要藥方被刻花在顯化台廟前的五通碑上,從此,顯化廟即改稱“藥王廟”。其位於陝西耀縣城東的藥王山上。
宋、金以來統治者對孫思邈屢加褒崇,赦其祠為“靜應妙”(今升仙台),尊其為“妙應真人”。明穆宗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其所著醫書中的重要藥方被刻花在顯化台廟前的五通碑上,從此,顯化廟即改稱“藥王廟”。其位於陝西耀縣城東的藥王山上。
妙應真人,即孫思邈,公元581-682年, 陝西耀縣孫家原村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因早年多病,立志學醫,成就巨大。撰寫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合稱《千金方》,被譽為“東方醫學聖典”、“人類的至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