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傳說廣州最早的地名為“楚庭”(或“楚亭”)。現在越秀山上的中山紀念碑下,尚有清人所建一座石牌坊,上面刻著“古之楚亭”四字。不少史籍將“楚庭”視為廣州的雛型,是廣州最早的稱謂,距今已有2847年。傳說有五位仙人,身穿五彩衣,騎著五色羊,拿著一莖六穗的優良稻穀種子,降臨“楚庭”,將稻穗贈給當地人民,並祝福這裡永無饑荒。說完後,五位仙人便騰空而去,五隻羊則變成了石頭。當地人民為紀念五位仙人,修建了一座五仙觀,傳說五仙觀即為“楚庭”所在。由此,廣州又有“羊 城”、“穗城”的別名。
秦朝,廣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在秦末漢初與唐末,廣州曾經兩次出現過割據的小國,秦末期為南越國,趙佗(秦的南海尉)自立為南越王,廣州成為南越王都城(公元前206年至111年)。唐代末期劉岩(又名劉龔)據廣州稱帝, 國號南漢(公元917年至971年)以廣州作都城(當時稱興王府)。廣州地區自秦代(公元前214年)定為南海郡開始,歷代以來它的行政管轄地區,最小的範圍也據有現廣東省的中部與北部,最大的範圍包括現廣東、廣西的大部地區。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嶺南後,在廣州地區設南海郡。 當時南海郡尉任囂在現中山四路舊倉巷附近修建城廓,稱為“任囂城”,廣州為郡治所在地。秦漢時南海郡行政管轄範圍北至觀坪石,東至福建的漳浦附近,西至湛江,面積約14萬平方公里,後趙佗續任南海郡尉。秦朝為了鞏固在嶺南的統治,從中原遷居五十萬居民到嶺南,其後經過兩晉、兩宋、明末三次中原移民高潮,逐漸形成了廣府、客家與福佬民系三大民系,並形成獨特的嶺南文化 。秦末漢初時,趙佗自立為南越武帝,並把管轄範圍擴展到雷洲半島與廣西、桂林地區,以及越南北部。
漢武帝於公元前111年平定了南越國後,把原趙佗割據地區劃分為九郡(後縮為七郡),廣州仍稱南海郡,歸屬交趾部後稱交州, 南海郡行政範圍縮小。交州治所在地曾移至廣西梧州,廣州城曾一度較前衰落。東漢末年,廣州屬於吳國,公元216年吳國交州刺史步騭把交州治從梧州遷回廣州,公元226年並將交州改為廣州,廣州之名由此開始。漢代廣州地區行政範圍面積約10.5萬平方公里。
晉代,廣州仍稱南海郡,為州治所在。但南海郡行政管轄範圍比漢代有所縮小, 已將東部梅縣、潮汕、惠陽等地區分出;晉代南海郡面積約4.6萬平方公里,南、北朝與隋代,廣州仍為州治,郡治所在,州郡範圍略有變化。
唐代,廣州稱為廣州都督府,是嶺南道的道治與都督府治所在地;廣州都督府行政界線南至寶安、中山,北至清遠, 西至四會;懷集,面積約4.2萬平方公里。唐末期劉岩在廣州稱帝, 號稱南漢國,廣 州為興王府,並在廣州地區設定鹹寧、常康二縣, 以模仿帝都長安。
公元970年,宋平南漢後,廢興王府仍稱為廣州(以後一直沿用廣州名稱),廣州為廣南東路路治地(簡稱廣東。廣東省之稱自此開始)。廣州行政區域範圍面積約4.3萬平方公里。元、明、清各朝代,廣州先後稱廣州路(元代),廣州府(明、清時),均為省治地(元代廣東省稱廣東道, 明代稱廣東布政司,清稱廣東省)。行政區域範圍雖有變化,但不大,直到清代廣州府行政區域面積約3.1萬平方公里。
解放前, 國民黨統治時,廣州定為市,仍為省會所在地。廣州市行政區域範圍較前各歷史時期大為縮少。 南至河南全島與芳村,東至車陂,北至白灰場,面積為248平方公里。解放後,廣州曾一度劃為直轄市,1954年全國行政區域調整時改為省轄市。 由於生產與城市發展,廣州行政區域經過多次擴展,現廣州市轄區面積達7434.4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廣州管轄的城市總面積7434.4平方公里,市本級統籌區即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黃埔、南沙,簡稱“ 老七區”。東山、芳村、蘿崗原為老七區之一,後因合併而撤銷,南沙為新的老七區組成部分。 老四區原指越秀區、東山區、海珠區、荔灣區,但是區域調整之後,就採用老三區(老城區),指越秀、荔灣、海珠; 新四區為番禺區、花都區、從化區、增城區。
市轄區 | 面積(k㎡) | 人口 | 郵政編碼 | 區政府駐地 | 行政代碼 |
越秀區 | 33.80 | 115萬 | 510030 | 越華路183號 | 440104 |
荔灣區 | 59.10 | 89萬 | 510145 | 中山七路328號 | 440103 |
海珠區 | 90.40 | 155萬 | 510220 | 廣州大道南999號 | 440105 |
天河區 | 96.33 | 143萬 | 510630 | 天府路1號 | 440106 |
白雲區 | 795.79 | 222萬 | 510080 | 廣園中路238 | 440111 |
黃埔區 | 484.17 | 82萬 | 510700 | 香雪三路1號 | 440112 |
番禺區 | 786.15 | 176萬 | 511400 | 清河東路319號 | 440113 |
花都區 | 970.04 | 94萬 | 510800 | 新都大道 | 440114 |
南沙區 | 527.65 | 25萬 | 511400 | 鳳凰大道1號 | 440115 |
增城區 | 1616 | 89.08萬 | 511300 | 惠民路1號 | 440118 |
從化區 | 1974.50 | 59萬 | 510900 | 新城東路99號 | 440117 |
註:各區面積參考《區域概況》各區人口參考《廣州市2010年第六次中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廣州地處中國南部、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緣,是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合處,瀕臨中國南海,東連博羅、龍門兩縣,西鄰三水、南海和順德,北靠清遠市區和佛岡縣及新豐縣,南接東莞市和中山市,隔海與香港、澳門相望,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中國的“南大門”,是廣佛都市圈、粵港澳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廣州位於東經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緯22度26分至23度56分。市中心位於北緯23度06分32秒,東經113度15分53秒。
氣候條件
廣州地處亞熱帶沿海,北回歸線從中南部穿過,屬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以溫暖多雨、光熱充足、夏季長、霜期短為特徵。全年平均氣溫20-22為攝氏度,是中國年平均溫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一年中最熱的月份是7月,月平均氣溫達28.7℃。最冷月為1月份,月平均氣溫為9~16℃。平均相對濕度77%,市區年降雨量約為1720毫米。全年中,4至6月為雨季,7至9月天氣炎熱,多颱風,10月、11月、和3月氣溫適中,12至2月為陰涼的冬季。全年水熱同期,雨量充沛,利於植物生長,為四季常綠、花團錦簇的“花城”。
地形地貌
廣州屬於丘陵地帶,地勢東北高、西南低,背山面海,北部是森林集中的丘陵山區,最高峰為北部從化市與龍門縣交界處的天堂頂,海拔為1210米狂藏東北部為中低山地,有被稱為“市肺”的白雲山;中部是丘陵盆地,南部為沿海沖積平原,為珠江三角洲的組成部分。
水文特徵
廣州市地處南方豐水區,境內河流水系發達,大小河流(涌)眾多,水域面積廣闊,集雨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2條,河寬5米以上的河流1368條,總長5597.36千米,河道密度達到0.75千米/平方千米,構成獨特的嶺南水鄉文化特色。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廣州栽培作物具有熱帶向亞熱帶過渡的鮮明特徵,是全國果樹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包括熱帶、亞熱帶和溫帶3大類、41科、82屬、174種和變種,共500餘個品種(其中荔枝有55個主要品種),是荔枝、龍眼、黃皮、烏(白)欖等起源和類型形成的中心地帶。蔬菜向以優質、多品種著稱,有15類127種370多個品種。花卉包括鮮切花類、盆栽植物類、觀賞苗木、食用與藥用花卉、工業及其它用途花卉、草坪、種苗等七大類。傳統品種和近年引進、開發利用的新品種3000多個。
礦藏資源
廣州市的地質構造相當複雜,有較好的成礦條件。已發現礦產47種,礦產地820處,其中大、中型礦床22處。主要礦產有建築用花崗岩、水泥用灰岩、陶瓷土、鉀、鈉長石、鹽礦、芒硝、霞石正長岩、螢石、大理岩、礦泉水和熱礦水等。轄區內能源礦產和有色金屬礦產十分短缺,呈零星分布,規模較小,品位不穩定。
人口民族
2017年,廣州市人口達到2015萬,其中常住人口1449.84萬人,城鎮化率為86.14%。年末戶籍人口897.87萬人,城鎮化率為79.69% 。截至到2018年5月底,廣州市登記在冊的外來人口967.33萬人,戶籍人口911.98萬人。
民族
2015年,廣州有少數民族人口71.8萬人,分屬55個少數民族。其中,戶籍少數民族人口8.8萬人,非戶籍少數民族人口63萬人。
華僑
廣州市“毗鄰港澳,華僑眾多”,是全國最大的僑鄉都市,2015年末,有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和歸僑、僑港澳眷屬近400萬人,其中市內歸僑僑眷、僑港澳眷屬近160萬人,占廣州戶籍人口近1/5,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同胞近240萬人,分布在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分布在亞洲、北美洲、大洋洲及港澳地區。
外籍人士
廣州作為對外貿易的視窗,外籍人士眾多,2013年,從廣州各個口岸入境出境的外國人達到520.6萬人次。截至2014年10月25日,在廣州居住的外國人為11.8萬人,其中亞洲人口為5.7萬人,歐美人口3.6萬人,非洲人口1.6萬人。
經濟
綜述
2017年,廣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達21503.15億元,同比增長7.0%,人均GDP達到150678元,按平均匯率折算為22317美元。地區財政收入5947.00億元,增長14.0% 。第一產業增加值233.49億元,下降1.0%,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6015.29億元和15254.37億元,分別增長4.7%和8.2%。第一、二、三次產業增加值的比例為1.09:27.97:70.94。第二、三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0.9%和79.3% 。第三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比上年提高2.3%。
廣州已形成汽車、石油化工、電子、電力熱力生產供應、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批發零售、金融、房地產、租賃和商務服務、交通運輸10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製造業增加值比重65.6% 。廣州正大力實施IAB計畫(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和NEM計畫(新能源、新材料),打造若干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打造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廣州是“‘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
2017年,廣州汽車產量達310.8萬輛,產量居全國第一。2016年,廣州汽車工業總產值達4346.27億元,成為第一大支柱產業。2017年,廣州市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營業收入首次突破3000億元,增長18%左右,已成為支柱產業之一 。2017年實現金融業增加值1998.76億元,同比增長8.6%,占GDP的比重達9.3%,成為廣州市第五大支柱產業和第四大經濟成長引擎 。廣州智慧型裝備及機器人產業規模已近500億元,機器人生產量在全國排第二位,已形成從上游關鍵零部件、中游整機到下游系統集成的機器人完整產業鏈條 。廣州市郵政業業務總量突破600億元,其中快遞業務量完成28.67億件,居全國第一 。跨境電子商務規模居全國第一。
廣州總部經濟發展能力位居中國第三位,穩居總部經濟發展第一能級城市範圍內 。廣州已吸引了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者前來投資興業,並與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貿易往來。截至2017年9月底,累計有3萬家外商投資企業在廣州落戶。297家世界500強企業已在廣州設立921個項目,其中120家把總部或地區總部設在廣州 。廣州網際網路企業超過3000家,誕生了微信、唯品會、YY語音、酷狗音樂、網易、UC瀏覽器、虎牙直播等 ,廣州網路遊戲產業營收就占全國近三成。
2017年,廣州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000家以上,增量僅次於北京,總數超過8700家。2017年廣州專利申請量11.8332萬件,同比增長33.3%,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3.6941萬件,同比增長29.5%;PCT國際專利申請量2441件,同比增長48.7%;發明專利授權量9345件,同比增長21.9%。 廣州硬科技發展指數居全國前三位 。2018年1-6月,廣州專利申請量達85526件,同比增長52.8%。
以廣州為首的珠三角9市將聯手港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世界四大灣區之一 。廣州被聯合國評為全球發展最快的超大城市第一位 。2016年、2017年中國城市新分級名單居第三位 。美國商會2018年中國最受歡迎的投資城市第一位 。2016年、2017年《機遇之城》報告,廣州均居中國城市第一位。
第一產業
2017年,廣州都市農業總收入1912.7億元,增長0.5%。都市農業總產值1387.8億元,增長0.4%。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133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6家,省級龍頭企業38家,都市農業示範區63個。農業產業化產值60億元,增長0.5%;農業產業化規模達13.8%,提高0.6個百分點。
第二產業
2017年,全年工業增加值5459.69億元,比上年增長5.2%。全年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6.2%,其中,醫藥製造業增長3.5%,航空太空飛行器製造業增長4.5%,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長10.1%,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下降21.4%,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增長18.8%。全年規模以上汽車製造業、電子產品製造業和石油化工製造業三大支柱產業工業總產值增長9.2%,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52.1%。其中,汽車製造業和電子產品製造業分別增長17.4%和3.9%,石油化工製造業下降4.2%。
全年規模以上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1%,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4.3%,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4.0%,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2.1%,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8.0%,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5.3%,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下降1.2%。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2221.51億元,增長9.8%;實現利潤總額1309.30億元,增長11.8%。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 廣州保稅區 | 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廣州出口加工區 | 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 | 廣州南沙保稅港區 |
廣東廣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 廣州開發區 | 廣州天河軟體園 |
參考資料來源 |
第三產業
• 商業
廣州號稱“千年商都”,歷史上一直是中國最重要的的商業中心之一。廣州擁有商業網點10萬多個,為中國十大城市之冠。天河路商業區、珠江新城、北京路步行街、江南西路商業街區、上下九步行街等為市內較大商圈。其中天河路商業區被譽為華南第一商圈。
廣州五次被福布斯評為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第一位 。2017年,廣州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402.6億元,同比增長8%,連續30年穩居全國第三 。住宿餐飲業零售額以1143.24億元的總量位居全國第一 。人均消費品零售額居中國第一位。商品進出口總值9714.36億元,比上年增長13.7%。其中,商品出口總值5792.15億元,增長12.3%;商品進口總值3922.21億元,增長16.0%。
• 金融
2017年,廣州實現金融業增加值1998.76億元,同比增長8.6%,占GDP的比重達9.3%,成為廣州市第五大支柱產業和第四大經濟成長引擎 。2017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51369.03億元,比年初增加3838.84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49332.53億元,增加3395.19億元。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34137.05億元,增加4467.23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33312.73億元,增加4427.19億元。住戶存款15032.29億元。
廣州累計培育境內外上市公司154家,總市值2.71萬億元,其中境內A股上市公司100家,總市值1.68萬億元。廣州股權交易中心累計掛牌、註冊展示企業8740家,累計流轉及融資交易額1992.44億元 。廣州新三板掛牌企業477家,總市值1270.11億元,募資總額128.96億元,其中51家企業入選創新層,位列全國省會城市第一。
2017年,廣州有證券公司3家,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60.90億元,淨利潤65.60億元。證券分支機構325家,股票賬戶數1390.39萬戶,股票交易額71038.98億元。期貨公司7家,全年代理交易量4.05億手,代理交易額23.88萬億元;營業收入16.37億元,淨利潤4.90億元。
2017年末全市擁有保險法人機構5家,市場主體102家。全年原保費收入1127.3億元。其中,財產險原保費收入255.8億元;壽險業務原保費收入680.8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原保費收入190.6億元。支付各類保險賠款及給付269.7億元。其中,財產險業務賠款支出128.3億元;壽險業務賠付支出109.1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付支出32.3億元。
2017年3月19日,中證報價系統南方運營中心正式落戶廣州並啟動了中證報價私募股權市場上線儀式該項目的落地,標誌著兩所(滬深交易所)、兩系統(全國股轉系統、中證報價系統)在京滬廣深形成四足鼎立的局面。兩大金融品牌項目落戶廣州,被譽為國際金融界的F20—國際金融論壇(IFF)永久落戶廣州,全國最頂級的風險投資論壇——中國風險投資論壇從2017年開始在廣州、深圳輪流舉辦 。2017年6月26日,廣州市花都區成為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
• 會展
2017年,全市重點場館共舉辦展覽場次678場,同比增長23.0%;展覽面積989.6萬平方米,居全國第二,同比增長10.4%;會議場次7768場,同比增長9.0%;參展參觀參會人數1570.3萬人次,同比增長5.5% 。享譽全球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從20世紀50年代一直在廣州舉行,以規模最大、時間最久、檔次最高、成交量最多而榮膺“中國第一展”的稱號。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主詞條:廣州大學城、廣州第二大學城】
廣州教育歷史始於西漢末年,三國時期,騎都尉虞翻曾在番禺虞苑辦學。南宋時期,設有書院。清朝時,設立府學宮,為廣州最高學府,而番禺與南海設有縣學宮。除此之外,民間自行籌辦義學與社學。
清末年間,洋務派於同治三年在廣州開設同文館,以培養翻譯人才,大量教會學校也在此時成立,並在後來成立港澳分校,分別是培正、培道、培英、協和、真光。康有為在光緒年間開辦萬木草堂以教授新學。當時書院林立,著名的有粵秀書院、越華書院、聖心明德書院、羊城書院、學海堂書院、菊坡精舍、應元書院、廣雅書院、番山書院、蓮峰書院。
廣州擁有82所高校,在校大學生總數達113.96萬人,數量居全國第一;廣州集結了全省97%的國家重點學科、80%的高校,是中國高等教育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國南方高校最密集的城市,華南地區的科教中心。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華南分院落戶廣州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產學研基地已明確落戶廣州 。中國科學院大學廣州學院正式落戶 。香港科技大學將在廣州南沙建設分校區。
2017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3.41萬人,在校研究生9.07萬人,畢業生2.41萬人。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30.93萬人,在校生106.73萬人,畢業生28.41萬人。技工學校招生7.65萬人,在校生22.97萬人,畢業生5.66萬人。中等職業學校招生6.27萬人,在校生19.60萬人,畢業生7.29萬人。普通中學招生17.65萬人,在校生50.94萬人,畢業生16.10萬人。普通國小招生19.11萬人,在校生100.47萬人,畢業生13.98萬人。幼稚園在園幼兒48.35萬人 。小學生數量超過北京、上海。
著名國小 | 著名中學 | ||||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國小、朝天國小、協和國小、東風路國小、培正國小、怡園國小、小北路國小、荔園國小、芳村國小、三元里國小、體育東路國小等 |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廣東實驗中學、廣東廣雅中學、廣州執信中學、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廣州市第二中學、廣州市第六中學等 | ||||
校名 | 主管部門 | 辦學層次/性質 |
中山大學 | 教育部、省政府 |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 |
華南理工大學 | 教育部 |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 |
暨南大學 | 國務院僑辦 |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華南師範大學 | 教育部、省政府 |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廣州大學 | 省政府、市政府 | 國培計畫、卓越計畫、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 |
華南農業大學 | 農業部、省政府 | 廣東省“211工程”、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 |
廣東工業大學 | 省政府 | 廣東省“211工程”、卓越計畫、111計畫、新工科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省政府 |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南方醫科大學 | 教育部、衛計委、省政府 | 廣東省“211工程”、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省政府 | 廣東省“211工程”、2011計畫 |
廣州醫科大學 | 省政府 |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 |
廣東財經大學 | 法務部、省政府 |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 |
廣州美術學院 | 省政府 | 八大美院 |
廣東藥科大學 | 省政府 | 碩士點 |
廣東金融學院 | 省教育廳 | 碩士點 |
廣州體育學院 | 省政府 | 碩士點 |
廣東警官學院 | 省公安廳、省教育廳 | 本科 |
星海音樂學院 | 省政府 | 本科 |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 省政府 |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 |
廣東技術師範學院 | 省政府 | 卓越教師培養計畫 |
廣東第二師範學院 | 省教育廳 | 本科 |
廣東白雲學院 | 省教育廳 | 大學本科(民辦) |
廣東培正學院 | 省教育廳 | |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 | 省教育廳 | 大學本科 (獨立學院) |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 | 省教育廳 |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 | 省教育廳 | |
華南師範大學增城學院 | 省教育廳 | |
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 | 省教育廳 |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 | 省教育廳 | |
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 | 省教育廳 | |
廣州大學華軟軟體學院 | 省教育廳 | |
廣州大學松田學院 | 省教育廳 | |
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天河學院 | 省教育廳 | |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 省教育廳 | |
註:參考資料《廣東省教育廳 - 普通高校》 |
校名 | 主管部門 | 辦學層次/性質 |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 | 省政府 | 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 |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 民航總局 | |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 省政府、省教育廳 | |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省教育廳 | 國家骨幹高職院校 |
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省水利廳、省教育廳 | |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 省政府 | |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 省教育廳 | |
廣州航海高等專科學校 | 省政府 | 大學專科 |
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 | 省教育廳 | |
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 省政府 | |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省教育廳 | |
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 省政府 | |
廣東理工職業學院 | 省政府 | |
廣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 省司法廳 | |
廣東行政職業學院 | 省委黨校 | |
廣東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 省體育局 | |
廣東文藝職業學院 | 省文聯 | |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 | 省衛生廳 | |
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 | 省婦聯 | |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 省農墾集團公司 | |
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 省電信公司 | |
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省科協 | |
廣東科貿職業學院 | 省教育廳 | |
廣東青年職業學院 | 共青團廣東省委 | |
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 | 省文化廳 | |
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 廣州市政府 | |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 廣州市政府 | |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 | 廣州市政府 | |
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 | 廣州市政府 | |
民辦南華工商學院 | 省教育廳 | 大學專科(民辦) |
私立華聯學院 | 省教育廳 | |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 | 省教育廳 | |
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 | 省教育廳 | |
廣州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 省教育廳 | |
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 省教育廳 | |
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 | 省教育廳 | |
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 省教育廳 | |
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 | 省教育廳 | |
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 | 省教育廳 | |
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省教育廳 | |
廣州珠江職業技術學院 | 省教育廳 | |
廣州松田職業學院 | 省教育廳 | |
廣州城建職業學院 | 省教育廳 | |
廣州華商職業學院 | 省教育廳 | |
廣州華夏職業學院 | 省教育廳 | |
廣州東華職業學院 | 省教育廳 | |
註:參考資料《廣東省教育廳 - 普通高校》 |
科學技術
2017年,廣州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000家以上,增量僅次於北京,總數超過8700家。2017年廣州專利申請量11.8332萬件,同比增長33.3%,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3.6941萬件,同比增長29.5%;PCT國際專利申請量2441件,同比增長48.7%;發明專利授權量9345件,同比增長21.9% 。廣州硬科技發展指數居全國前三位 。2018年1-6月,廣州專利申請量達85526件,同比增長52.8%。
2017年末,全市縣級及以上國有研究與開發機構、科技情報和文獻機構154個。全市在穗院士人數50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9人和中國工程院院士22人,以及國外、境外機構獲評院士9人。擁有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8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5家,國家重點實驗室19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946家,市級企業研發機構2624家。省級重點實驗室213家,市級重點實驗室156家。國家級、省級大學科技園6個。
廣州是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龍頭城市 ,集結了全省70%的科技人員和95%的博士。截至2017年4月,在廣州工作的諾貝爾獎獲得者6人、兩院院士77人,中央“千人計畫”專家216人、“萬人計畫”專家95人 。廣州市共有新型研發機構28家,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813家(國家級18家,省級548家),各級重點實驗室337家(國家級17家,省級196家),數量均居全省第一。科技創新獲國家、省科技獎勵占全省過半。並建成華南規模最大的科技企業孵化器集群 。廣州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曾經獲得全球超級計算機六連冠 。中國和新加坡合作在廣州設立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 。美國冷泉港實驗室落戶廣州 。美國斯坦福國際研究院在廣州設研究院 。
文化事業
• 傳媒
2017年末,全市有廣播電台2座,電視台3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為100%。
廣東人民廣播電台 | 廣州人民廣播電台 | 廣東電視台 | 南方電視台 | 廣州電視台 |
廣州日報 | 羊城晚報 | 南方都市報 |
新快報 | 信息時報 | 南方日報 |
• 場館
2017年末,年末全市共有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事業單位)7個,文化館13個,文化站167個,公共圖書館14間,檔案館31個,博物館和紀念館31個。
廣東省博物館 | 廣州博物館 | 廣東省圖書館 | 廣州圖書館 |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 |
廣州市文化館 | 廣州海事博物館 | 廣州郵政博物館 | 廣州市蘿崗區圖書館 | 荔灣博物館 |
廣州市番禺區文化館 | 廣州市天河區博物館 |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 |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 | 廣州灣歷史民俗館 |
廣州美術館 | 廣州市文史館 | 廣州藝術博物院 | 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 | 廣州市檔案館 |
星海音樂廳 | 廣州大劇院 | 廣州藝術博物院 | 廣州市少年宮 | 廣州市第二少年宮 |
通信事業
廣州是中國三大通信樞紐、網際網路交換中心和網際網路國際出入口之一,國際出口頻寬超2000G,是中國內地最大的網際網路出口,國際局電路可直達70多個國家和地區,基本形成通達全球的網路架構。4G用戶約915.8萬戶,規模全國第一 。基本實現了光纖鋪設到小區及部分商廈,並建立了寬頻數據、互動式視頻等業務平台。廣州市話程控化、市話和行動電話普及率均居中國省會城市之首。2018年5月2日,中國移動在廣州等五個城市開展外場測試,每個城市建設超過100個5G基站。
醫療衛生
廣州是中國三大醫療中心之一。 2017年末,年末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不含村衛生室)3126個,其中,醫院243個,婦幼保健機構12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6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17個,衛生監督機構14個。全市擁有床位9.02萬張,增長2.6%,其中,醫院床位8.17萬張,增長3.4%。全市各類衛生技術人員14.50萬人,增長5.1%;其中,執業(助理)醫師4.97萬人,註冊護士6.56萬人,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技術人員1495人,衛生監督機構衛生技術人員433人。
廣東省人民醫院 | 廣東省中醫院 | 廣州軍區總醫院 |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 廣東省口腔醫院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五八醫院 | 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海軍醫院 | 中山大學腫瘤醫院 | 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
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 | 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 |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 |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 | 武警廣東總隊醫院 | 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五七醫院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廣州市胸科醫院 |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 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 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 |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 珠江醫院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二一醫院 |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
廣州市中醫院 | 廣州市腦科醫院 | 廣州市兒童醫院 | 廣州市婦嬰醫院 | 廣州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 |
南方醫院 |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 | 廣東祈福醫院 |
廣州腫瘤醫院 | 廣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 廣州南方醫院 | 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 廣東三九腦科醫院 |
廣州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 | ||||
參考資料 。註:所列醫院均為醫院總稱,醫院分院暫未列出。 |
體育事業
2017年,廣州舉辦國際級、國家級單項比賽86次,廣州運動員獲得世界冠軍22項23人次,亞洲冠軍20項20人次,全國冠軍153項185人次。
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 廣州體育館 | 廣州天河體育中心 | 越秀山體育場 | 廣東省體育館 |
廣東省人民體育場 | 燕子崗體育場 | 沙面網球場 | 黃埔體育中心 | 廣東國際划船中心 |
芳村體育中心 | 大學城體育場館 | 花都新體育館 | 廣州大學城體育中心 | 花都區體育中心體育場 |
番禺英東體育館 | 番禺英東體育場 | 寶崗體育場 | 廣州亞運會場館 |
名稱 | 時間 | 圖片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屆運動會 | 1987年 | 2010年廣州亞運會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運動會 | 2001年 | |
第八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 | 2007年 | |
第八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 2007年 | |
第一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 2010年 | |
第16屆亞洲運動會 | 2010年 |
交通運輸
公路
國道 | 105國道 | 106國道 | 107國道 | 324國道 |
205國道 | ||||
高速公路 | 廣清高速公路 | 京港澳高速 | 廣惠高速公路 | 廣深高速公路 |
廣佛高速公路 | 廣三高速公路 | 廣肇高速公路 | 廣梧高速公路 | |
廣賀高速公路 | 廣河高速公路 | 廣明高速公路 | 廣深沿江高速公路 | |
珠三角外環高速公路 | 環城高速公路 | 北二環高速公路 | 新國際機場高速公路 |
鐵路
鐵道線路 | 廣深港高速鐵路 | 廣深城軌 | 廣珠城軌 | 武廣客運專線 |
南廣高速鐵路 | 廣東西部沿海高速鐵路 | 貴廣高速鐵路 | 京廣鐵路 | |
廣茂鐵路 | 廣珠鐵路 | 廣深鐵路 | 廣梅汕鐵路 | |
火車站 | 廣州站 | 廣州東站 | 廣州南站 | 廣州西站 |
廣州北站 | 慶盛站 | 新塘站 |
歷史上的火車站:大沙頭站(廣九火車站),舊廣州南站(黃沙站)
航空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始建於20世紀30年代,是中國三大國際航空樞紐機場、國家級樞紐機場之一,也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空中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國際航空樞紐。飛行4F級。已成為中國面向東南亞和大洋洲地區的第一門戶樞紐。2017年機場旅客吞吐量6583.69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33.85萬噸,分別增長10.2%和8.3% 。開通國際航線149條,通達亞、非、歐、北美和大洋洲五大洲共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8年4月26日,二號航站樓正式投入使用 ,將滿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50萬噸、飛機起降量62萬架次的使用需求。
廣州空港綜合保稅區正式獲得國務院批覆,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空港綜合保稅區。
航運
廣州是1984年開放的14個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廣州港是華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主樞紐港。2017年,廣州港完成貨物吞吐量59011.74萬噸,增長8.4%,居華南第一位,國內沿海港口第四位,全球港口第六位;完成貨櫃吞吐量2037.20萬國際標準箱,增長8.0%。
廣州港已開通了87條國際航線、105條內貿航線。馬士基、達飛、地中海等全球前21名船運巨頭均在廣州港開展業務,現已與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蓮花山港、南沙港、廣州開發區穗港碼頭和增城新塘港已開通往返香港的客、貨輪,花都區開通往返香港的貨輪。廣州內河與100多條河道相連線。
市內交通
• 公交
【主詞條:廣州公交 】
廣州公車有市區巴士(含夜線)、廣州BRT、城際巴士、機場專線、大學城專線(廣字頭、大學城字頭)、華南樓巴、旅遊線、高峰專線、科學城專線、商務線、捷運接駁線等路線;其中花都區、番禺區、南沙區三個郊區有自己的公交系統,另蘿崗K01、K02為免費巴士。
• 有軌電車
廣州海珠有軌電車已經開通 ,增城有軌電車試驗段一、二號線規劃2016年開通運營。 廣州大學城有軌電車規劃2017年開通運營。
• 無軌電車
廣州市內居民多稱“電車”,於1960年通車運營,是廣東省內唯一一座有無軌電車系統的城市。線路共14條。
• 公共腳踏車
2010年6月22日開通了廣州公共腳踏車服務。
• 渡輪
大沙頭碼頭、太平通津、太古倉、大阪倉碼頭、中山碼頭等。
• 水上巴士
廣州首條水上巴士線於2007年開始運營,該線串起芳村碼頭、西堤碼頭、天字碼頭、中山碼頭四大碼頭。
• 捷運
【主詞條:廣州捷運】
截至2018年5月,廣州捷運共有13條運營線路(1號線-9號線、13號線、14號線、廣佛線及APM線),總長為391.6千米,共206座車站,開通里程居全國第三,世界前五,日均客流量預計達820萬人次。2017年12月31日,單日客流量達到1002.57萬人次,刷新歷史紀錄。
已開通 | 廣州捷運1號線 | 廣州捷運2號線 | 廣州捷運3號線 |
廣州捷運4號線 | 廣州捷運5號線 | 廣州捷運6號線 | |
廣州捷運7號線 | 廣州捷運8號線 | 廣州捷運9號線 | |
廣州捷運13號線 | 廣州捷運14號線支線 | 廣州捷運APM線 | |
廣佛捷運 | |||
建設中 | 廣佛捷運燕崗-瀝滘段 | 廣州捷運3號線東延段 | 廣州捷運5號線東延段 |
廣州捷運7號線二期 | 廣州捷運8號線北延段 | 廣州捷運11號線 | |
廣州捷運14號線 | 廣州捷運18號線 | 廣州捷運22號線 | |
規劃中 | 廣州捷運15號線 | 廣州捷運17號線 | |
參考資料來源 |
歷史文化
廣州自古以來是廣東乃至嶺南區域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建築、藝術、宗教、戲劇、音樂、文學、繪畫、工藝、飲食、園林、風俗等各個文化領域,處處表現出悠久的歷史淵源和鮮明的個性 。廣州的南越國宮署遺址、南越王墓、南越國水閘遺址等三處南越國史跡正聯合申報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分類 | 項目名稱 |
傳統音樂 | 廣東音樂 |
嶺南古琴藝術 | |
傳統舞蹈 | 廣東醒獅-沙坑醒獅 |
傳統戲劇 | 粵劇 |
嶺南木偶戲表演藝術 | |
曲藝 | 粵曲 |
傳統美術 | 廣繡 |
廣州象牙雕刻 | |
廣州灰塑 | |
廣州欖雕 | |
廣州玉雕 | |
傳統技藝 | 涼茶製作技藝 |
廣彩瓷燒制技藝 | |
廣式硬木家具製作技藝 | |
傳統醫藥 | 陳李濟傳統中藥文化 |
潘高壽傳統中藥文化 | |
民俗 | 乞巧節 |
波羅誕 | |
參考資料來源 |
學派
南宋時期,南宋名臣崔與之與弟子李昴英在廣州創立了嶺南歷史上第一個學術流派--菊坡學派,是當時嶺南學術的主流學派,他們強調的是經世致用的學問。李昴英是嶺南歷史上第一位探花,其重要門生有張鎮孫、陳大震、李春叟、何文季等 。明代,湛若水在繼承陳白沙學說的基礎上,創立了“甘泉學派”,並在全國各地創辦書院近40所,弟子多達數千人,遍布大江南北,成理學的一大門派,促進了明代心學的發展與繁榮 。清代,廣州形成了以陳澧為代表的“東塾學派”,其著作《漢儒通義》論證了漢學與宋學門戶之見是毫無依據的,主張打破門戶之見;《東塾讀書記》更傳到日本,成為日本高等學校治漢學專業的必讀書 。鴉片戰爭後,康有為在廣州創辦“萬木草堂”,培養維新變法人才以變法強國,重要門生有梁啓超、麥孟華、徐勤等;何子淵、丘逢甲等積極創辦和推廣新式學堂,培育了一大批思想進步銳意創新的社會精英,為辛亥革命積蓄了巨大能量。
文學
東漢,廣州漢議郎學者楊孚寫出了我國第一部地區性的物產專著《異物志》,是廣東最早著書立說的學者 。宋代,珠三角成為嶺南文學中心,廣州的崔與之、李昴英是有全國影響的人物,崔與之更是開嶺南宋詞之始 。明代,廣州以南園前五子、南園後五子詩社為代表的文人社團盛行,代表人物有孫蕡、黃哲、歐大任、梁有譽、黎民表、吳旦、李時行、鄺露、陳子壯、黎遂球等 。清代,廣州出現了以“嶺南三大家”和“嶺南七子”為代表的一批詩人,包括屈大均、陳恭尹、梁佩蘭、程可則、王邦畿、方殿元、方還、方朝、張維屏、梁鼎芬等 ,使嶺南詩壇與中原、江浙詩壇三足鼎立。“嶺南三大家”的詩作在清代詩壇享有極高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居於重要地位。
繪畫
嶺南畫壇從明清起有較大發展,人才輩出,廣州有林良、顏宗、何浩、張譽、黎簡、謝蘭生、羅天池、居巢、居廉、蘇六朋、陳璞等 。20世紀初,在廣東產生了“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均為番禺人。他們在中國畫的基礎上融合東洋、西洋畫法,自創一格,著重寫生,章法、筆墨不落陳套,色彩鮮艷,學者甚眾,與京津派、海派三足鼎立,成為20世紀主宰中國畫壇的三大畫派之一。代表人物有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關山月、趙少昂、黎雄才、楊善深、盧傳遠、何香凝、方人定、伍嘉陵、黃獨峰、司徒奇、何磊、黎葛民、黃幻吾、黃少強、陳凝丹等。另外通草畫是19世紀起源於廣州的一種繪畫藝術。
音樂
明清時期是嶺南古琴藝術的興盛期,廣州的代表人物有鄺露、陳子壯、陳子升、陳恭尹、陳澧、朱啟連、楊新倫等,著名曲目有《碧澗流泉》、《水東遊》、《雙鶴聽泉》、《漁樵問答》、《鷗鷺忘機》、《平沙落雁》、《烏夜啼》等 。清末民初,珠江三角洲一帶產生了廣東音樂,湧現了嚴老烈和人稱“何氏三傑”的何柳堂、何與年、何少霞等名家,以及“四大天王”的呂文成、尹自重、何大傻、何浪萍等音樂人才,創作出《平湖秋月》、《楊翠喜》、《旱天雷》、《倒垂簾》、《雨打芭蕉》、《步步高》、《蕉石鳴琴》、《賽龍奪錦》等著名樂曲。20世紀40年代後,不少廣東音樂名曲更成為了國宴、迎賓音樂而被譽為“國樂”。番禺區沙灣鎮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廣東音樂之鄉” 。廣東音樂與嶺南畫派、粵劇並稱為“嶺南三秀”。
戲曲
粵劇,源自南戲,廣泛流傳於廣東、港澳和海外華人社區。清朝解禁粵劇後,粵劇藝人在廣州黃沙成立八和會館,此後廣州逐漸成為粵劇活動的中心之一,在廣州的粵劇著名劇目有《帝女花》、《紫釵記》、《牡丹亭驚夢》、《雙仙拜月亭》《再世紅梅記》、《蝶影紅梨記》、《香羅冢》、《紅了櫻桃碎了心》、《血染海棠紅》等。廣州歷來的粵劇劇團有覺先聲劇團、廣東省粵劇團、廣州粵劇團、廣州紅豆粵劇團等等,而粵劇名伶有:薛覺先、馬師曾、靚次伯、梁醒波、新馬師曾、芳艷芬、紅線女、郎筠玉、羅品超、著名編劇有江譽鏐、唐滌生、楊子靜等。
工藝
“三雕一彩一繡”是廣州傳統工藝美術的主要代表,即廣州象牙雕刻、廣州玉雕、廣州木雕、廣彩、廣繡 。廣雕還包括廣州欖雕、石雕、磚雕、骨雕、貝雕等。清代以來,廣州工匠根據西方客戶的要求,選擇各種名貴材料,精鏤細刻,形成了新穎、生動逼真、精巧細膩的廣雕藝術品,更成為朝廷貢品,故宮博物院均有收藏,代表人物有陳祖章、翁昭、翁榮標、李定寧等 。廣彩是廣州特有的釉上彩瓷工藝品,已有300多年歷史。作為外銷瓷,廣彩在清代享有崇高的國際聲譽,有“世界官窯”之稱,歐洲許多國家的皇室用瓷都是廣彩瓷品 。廣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唐代成為朝廷貢品,到明代中期已揚名海外,18世紀風靡了英國皇家及上流社會,英、法、德、美各國博物館均有收藏,故宮博物院也收藏有不少廣繡的優秀作品。
建築
鑊耳屋是 嶺南傳統民居的典型代表,因其在屋的兩邊牆上築起兩個像鑊耳一樣的擋風牆而得名。鑊耳屋象徵著官帽兩耳,具“獨占鰲頭”之意。在明清時期,一般是出過高官的村落,或有功名的鄉紳方能採用,後來只要是發了財的村民,都會建造一所鑊耳屋以顯示其富有與氣派。廣州現存的鑊耳建築群有錦綸會館、廬江書院、嶺南印象園、沙灣古鎮、資政大夫祠、塱頭古村、黃埔古港古村、坑貝古村等。
西關大屋是清末豪門富商在廣州城西“西關角”(今荔灣區)一帶興建的具嶺南特色的廣州傳統民間住宅形式,被稱為“西關大屋”,主要分布在多寶路、寶華路、龍津路西、上下九路等地 。清末至民國時期,廣州還出現了東山洋房、石室聖心大教堂、沙面租界等的歐陸風情建築,以及從新加坡、香港等英屬殖民地傳入的騎樓建築。
園林
在18至19世紀初期,廣州海珠區、西關一帶曾湧現出由十三行商人興建的規模宏大、雍容華麗的私家園林,包括潘家花園、伍家花園、海山仙館在內的眾多名園,被稱為“行商庭園”。它們不僅是嶺南園林的巔峰之作,還引發了清代時期歐洲各國模仿“中國式”園林的盛況 。廣州現存的清代古典式嶺南園林有餘蔭山房,是嶺南四大園林之一。
民俗
廣州迎春花市在南漢時就已有之,到19世紀中葉,花市例定在除夕前幾天舉行,花木湧入城市,十里長街,市民結伴“行花街”,熱鬧非凡,至今越辦越旺,發展到珠江三角洲的許多城市都有此俗。廣州民俗還有飄色、醒獅、龍獅、鰲魚舞、黃閣麒麟舞、市橋水色、魚燈、乞巧、鳳舞、八音鑼鼓、木魚書、龍舟、北帝誕、生菜會、波羅誕、鄭仙誕、金花誕、何仙姑誕等。
宗教
廣州宗教歷史源遠流長。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俱全,除道教屬中國本土宗教外,其餘的均由國外傳入。傳入廣州市時間最早的是佛教(255年),其次是道教(306年),伊斯蘭教於唐初傳入,天主教和基督教分別在明末、清初傳入廣州。廣州宗教文化底蘊深厚。至2014年末,廣州市依法登記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有81個,信教民眾118萬人。在廣州舊中軸線上分布了五大宗教近10間重點寺觀教堂。
飲食
廣州是中國十大美食之都,民間有“食在廣州”的美譽 。廣州菜是粵菜的主體和代表,用料廣博,選料精細,技藝精良,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口味上以清、鮮、嫩、滑、爽、香、脆為主,追求原料的本味、清鮮味。既符合廣東的氣候特點,又符合現代營養學的要求,是一種科學的飲食文化。
廣州著名的菜點有:白切雞、燒鵝、烤乳豬、紅燒乳鴿、蜜汁叉燒、上湯焗龍蝦、清蒸石斑魚、白灼蝦、乾炒牛河、廣東早茶等。廣州特色小吃有蘿蔔牛腩、牛雜、雲吞麵、及第粥、艇仔粥、布拉腸粉、豬腸粉、荷葉包飯、缽仔糕、雞仔餅等。廣州飲食業由“四園”為代表,分別為東園酒家、南園酒家、西園酒家和北園酒家,再輔以諸如廣州酒家、泮溪酒家、蓮香樓、陶陶居等有上百年歷史的老字號。
語言
廣州方言-中國南方地區的重要方言之一。廣義的廣州方言又稱“廣府話”、“白話”,屬粵方言廣府片,是粵語的代表方言,通行於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粵中和粵北部分地區,以及廣西東南部。狹義的廣州方言指廣州話,專指廣州市區通行的粵語。
旅遊名勝
廣州旅遊資源豐富,其中以花城廣場、廣州塔、白雲山、長隆旅遊度假區、珠江夜遊、陳家祠、寶墨園、沙面、聖心大教堂、嶺南印象園、沙灣古鎮、越秀公園、南越王博物館、中山紀念堂、黃埔軍校、南沙濕地公園、海珠湖國家濕地公園、從化溫泉等景點最為盛名。
廣州的文物古蹟眾多,截至2010年,已公布的國家、省、市三級文物保護單位共322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53處。南越王墓、光孝寺、六榕寺、懷聖寺等都有1000多年的歷史。此外,還有始建於隋朝的南海神廟,明朝的五仙觀、鎮海樓、蓮花塔,清朝的陳家祠、餘蔭山房等。近代革命歷史紀念地有毛澤東同志主辦的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廣州起義烈士陵園、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黃埔軍校、中山紀念堂、洪秀全故居等。 廣州傳統有波羅誕廟會、廣府廟會等節日。
2017年,廣州接待過夜旅遊人數6275.6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5.6%。其中,入境旅遊者900.48萬人次,增長4.5%;境內旅遊者5375.14萬人次,增長5.8%。在入境旅遊人數中,外國人345.74萬人次,增長4.9%;香港、澳門和台灣同胞554.74萬人次,增長4.2%。旅遊業總收入3614.21億元,增長12.3%。旅遊外匯收入63.14億美元,增長7.6%。
5A級 | 白雲山 | 長隆旅遊度假區 | 珠江夜遊 | ||
4A級 | 陳家祠 | 寶墨園 | 碧水灣溫泉度假村 | 沙灣古鎮 | 越秀公園 |
沙面 | 石室聖心大教堂 |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 南海神廟 | 廣東省博物館 | |
圓玄道觀 | 南沙天后宮 |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 | 中山紀念堂 | 黃埔軍校 | |
黃花崗公園 | 九龍湖度假區 | 白水寨風景名勝區 | 廣州塔 | 蓮花山旅遊區 | |
南沙濕地公園 | 華南植物園 | 海珠湖國家濕地公園 | 正佳廣場 | 廣州動物園 | |
廣東科學中心 | 嶺南印象園 | 花都石頭記礦物園 | 芙蓉嶂風景區 | 百萬葵園 | |
廣東美術館 | 神農草堂 | 北京路文化旅遊區 | |||
3A級 | 洪秀全故居 | 增城何仙姑景區 | 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 | 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 | 荔灣博物館 |
塱頭古村 | 粵劇藝術博物館 | 增城湖心島旅遊風景區 | 廣州民俗博物館 | 潘鶴雕塑藝術園 | |
餘蔭山房 | 梯面鎮紅山村景區 | 廣州抽水蓄能電站度假區 | 黃埔丹水坑風景區 | 十香園紀念館 | |
寶趣玫瑰世界 | 廣州從化大丘園農莊 | 從化快活田心農家樂 | 永樂綠色生態農莊 | 鄧世昌紀念館 | |
增城廣場 | 增城小樓人家景區 | 增城大埔圍美麗鄉村景區 | 從化溪頭旅遊村 | 中國皮具文化園 | |
參考資料來源 |
分類 | 名稱 | |||
人文歷史 | 陳家祠 | 寶墨園 | 沙面 | 嶺南印象園 |
南越王博物館 | 南越國宮署遺址 | 越秀公園 | 沙灣古鎮 | |
黃埔古港 | 廣東省博物館 | 餘蔭山房 | 十三行博物館 | |
粵劇藝術博物館 | 廣州民俗博物館 | 荔枝灣 | 荔灣博物館 | |
洪秀全故居 | 鄧世昌紀念館 | 廣州藝術博物院 | 廣東美術館 | |
錦綸會館 | 萬木草堂 | 粵海關大樓 | 廬江書院 | |
聚龍古村 | 塱頭古村 | |||
宗教古蹟 | 石室聖心大教堂 | 南海神廟 | 廣州大佛寺 | 光孝寺 |
五仙觀 | 三元宮 | 六榕寺 | 華林寺 | |
圓玄道觀 | 南沙天后宮 | 仁威廟 | 廣州城隍廟 | |
海幢寺 | 懷聖寺 | 黃大仙祠 | ||
革命歷史 | 黃埔軍校 |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 |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 | 中山紀念堂 |
孫中山大元帥府 | 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 | 三元里抗英鬥爭舊址 | 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 | |
廣州公社舊址 | 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 | |||
自然風光 | 白雲山 | 廣州抽水蓄能電站度假區 | 南沙濕地公園 | 白水寨風景名勝區 |
碧水灣溫泉度假村 | 海珠湖國家濕地公園 | 九龍湖度假區 | 芙蓉嶂風景區 | |
石門國家森林公園 | 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 | 蓮花山旅遊區 | 天鹿湖森林公園 | |
黃埔丹水坑風景區 | 七星崗古海岸遺址科學公園 | 香雪公園 | ||
主題公園 | 長隆旅遊度假區 | 花都石頭記礦物園 | 廣東科學中心 | 廣州動物園 |
華南植物園 | 百萬葵園 | 寶趣玫瑰世界 | ||
商圈 | 天河路商圈 | 北京路商業步行街 | 珠江新城 | 上下九步行街 |
藝術創意園 | 紅專廠 | 廣州TIT創意園 | 289藝術PARK | 太古倉 |
1978文化創意園 | 羊城創意產業園 | |||
酒吧街 | 沿江路酒吧街 | 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創意藝術區 | 環市路酒吧街 | 白鵝潭酒吧街 |
鏇轉餐廳 | 廣州塔鏇轉餐廳 | 廣州花園酒店鏇轉餐廳 | 愛群大廈鏇轉餐廳 |
中國大酒店 | 白天鵝賓館 | 廣州花園酒店(白金五星) | 東方賓館 |
威爾登酒店 | 廣州嘉逸國際酒店 | 廣州建國酒店(天倫萬怡大酒店) | 白雲賓館 |
廣州香格里拉大酒店 | 鉑爾曼大酒店 | 廣州碧桂園鳳凰城酒店 | 麗思卡爾頓酒店 |
廣州君悅酒店 | 科爾海悅酒店 | 廣州聖豐索菲特大酒店 | 九龍湖公主酒店 |
廣東亞洲國際大酒店 | 南沙大酒店 | 廣州翡翠皇冠假日酒店 | 廣州金葉子度假酒店 |
星河灣酒店 | 廣州天譽威斯汀酒店 | 廣州海怡半島星河灣酒店 | |
參考資料來源 |
著名人物
廣州著名人物,除了本來就是廣州人,也包括曾在廣州寓居過的名人,如孫中山、李濟深等。
領域 | 姓名 |
商界 | 伍秉鑒*、潘振承、伍崇曜* |
文學界 | 梁佩蘭*、梁廷柟、陳澧*、譚瑩*、楊孚*、屈大均*、黃世仲*、陳少白、周汝鈞* |
哲學界 | 湛若水*、梁啓超、康有為* |
書畫界 | 沙飛*、商承祚*、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 |
戲劇界 | 千里駒、紅線女 |
影視界 | 蔡楚生、黎民偉 |
音樂界 | 冼星海*、馬思聰 |
醫學界 | 伯駕、黃省三*、梁培基、黃振龍、梁毅文* |
起義界 | 黃蕭養、洪秀全*、洪仁玕*、馮雲山*、陳開 |
革命界 | 胡漢民*、譚平山、李濟深、廖仲愷、劉永福、朱執信*、陳濟棠、許崇智*、潘達微*、潘文治*、孫中山、何子淵、 黃興、丘逢甲 |
軍事界 | 關天培、顏浩長*、鄧世昌* |
政治界 | 任囂、趙佗、崔與之*、林雲陔、梁誠*、何香凝*、陳友仁、伍廷芳、伍朝樞、劉紀文、孫科 |
實業界 | 黃秉常、張振勛、馬應彪、蔡昌、潘仕成* |
科技界 | 丁穎、鄒伯奇 |
工程界 | 呂彥直、詹天佑* |
教育界 | 梁宗岱、陳寅恪、張競生、許廣平*、許崇清*、陳序經、鍾榮光 |
武林界 | 黃飛鴻、鐵橋三*、洪熙官* |
宗教界 | 羅孝全、達摩、惠能法師、本煥、本覺禪師、明生法師 |
註:姓名後帶*的是廣州藉名人,不帶*的為在廣州寓居過或事跡發於廣州的名人。 |
城市榮譽
全國文明城市 | 中國衛生城市 | 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 國家森林城市 |
中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 | 國際花園城市 | 國際可持續交通獎 | 金融生態城市 |
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範城市(2010年) | 全國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示範城市(2010年) |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12年) | 2016年和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第三位 |
福布斯2017年“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第二位 | 2016年和2017年中國城市分級榜單第三位 | 美國商會2018年中國最受歡迎的投資城市第一位 | 2017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第4位 |
首批通過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驗收城市 | 2018暢遊中國100城 | 國家衛生城市 | 2018年全球城市競爭力排行榜第34位 |
對外交流
領事機構
截至2017年8月25日,各國駐廣州總領事館達到60個,數量居全國第二位 。廣州是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聯合組織的創始會員。
外國駐廣州總領事館一覽表
序列 | 國名/設館日期 | 總領事姓名 | 領區 |
1 | 美國 1979.08.31 | Charles Edward Bennett | 粵桂閩瓊 |
2 | 日本 1980.03.01 | Saito Norio | 粵桂閩瓊 |
3 | 泰國 1989.02.12 | Vasin Ruangprateepsaeng | 粵瓊 |
4 | 波蘭 1989.07.22 | Joanna Skoczek | 粵桂瓊 |
5 | 澳大利亞 1992.12.09 | Dominic Trindade | 粵桂閩瓊湘滇 |
6 | 越南 1993.01.18 | Nguyen Tien Hong | 粵 |
7 | 馬來西亞 1993.10.24 | Muzambli Bin Markam | 粵閩瓊贛湘 |
8 | 德國 1995.11.07 | Helmut Lueders | 粵桂閩瓊 |
9 | 英國 1997.01.14 | Matthew James Rous | 粵桂湘閩瓊贛 |
10 | 法國 1997.04.24 | Bertrand Furno | 粵桂閩瓊 |
11 | 菲律賓 1997.05.23 | Marie Chalotte G·Tang | 粵桂湘瓊 |
12 | 荷蘭 1997.09.15 | Marjo Johanna Jacoba Crompvoets | 粵桂閩瓊 |
13 | 加拿大 1997.11.20 | Rachael Bedlington | 粵桂閩瓊湘贛 |
14 | 高棉 1998.07.01 | Heng Poeu | 粵閩瓊 |
15 | 丹麥 1998.09.23 | Anja Villefrance | 粵桂閩瓊 |
16 | 義大利 1998.11.04 | Laura Egoli | 粵桂閩瓊湘贛 |
17 | 韓國 2001.08.28 | Hwang Soon-taik | 粵桂閩瓊 |
18 | 印度尼西亞 2002.12.12 | Ratu Silvy Gayatri | 粵桂閩瓊 |
19 | 瑞士 2005.10.10 | Didier Boschung | 粵桂閩瓊湘贛 |
20 | 比利時 2005.12.20 | Joris Salden | 粵閩瓊滇桂 |
21 | 新加坡 2006.04.13 | Chua Teng Hoe | 粵瓊湘桂滇黔 |
22 | 古巴 2006.11.08 | Isabel Perez Suarez | 粵桂瓊 |
23 | 紐西蘭 2007.04.26 | Rachel Angela Maidment | 粵桂湘閩瓊 |
24 | 俄羅斯 2007.04.05 | Prosvirkin Alexander Lvovich | 粵閩瓊滇贛桂 |
25 | 希臘 2007.05.15 | Grigorios Tassiopoulos | 粵閩瓊桂湘滇黔 |
26 | 印度 2007.10.18 | Y.K. Sailas Thangal | 粵閩湘瓊滇川桂 |
27 | 奧地利 2007.11.25 | Dietmar Schwank | 粵瓊湘滇黔桂 |
28 | 挪威 2008.02.18 | Espen Rikter-Svendsen | 粵閩瓊桂 |
29 | 科威特 2008.02.21 | Malek H M A Alwazzan | 粵閩瓊桂 |
30 | 墨西哥 2008.04.25 | Carlos Ignacio Giralt Cabrales | 粵瓊閩湘贛桂 |
31 | 巴基斯坦 2008.06.27 | Ali Ahmed Arain | 粵閩湘瓊桂 |
32 | 以色列 2009.03.22 | Nadav Cohen | 粵閩瓊桂 |
33 | 西班牙 2009.06.14 | Marcos Gomez Martinez | 粵閩湘桂瓊黔滇 |
34 | 衣索比亞 2009.06.14 | Melaku Legesse | 粵湘閩贛瓊桂 |
35 | 阿根廷 2009.07.21 | Jaime J. Goldaracena | 粵閩瓊桂 |
36 | 厄瓜多 2009.09.08 | Erika Mariella Molina Rodriguez | 粵 |
37 | 巴西 2010.04.15 | Jose Vicente da Silva Lessa | 粵瓊桂閩湘黔滇 |
38 | 智利 2010.12.29 | Carlos Marin San Martin | 粵瓊桂閩 |
39 | 馬里 2011.07.18 | Alima Danfakha Gakou | 粵閩瓊桂 |
40 | 烏干達 2011.08.15 | Solomon Rutega | 粵閩瓊桂 |
41 | 伊朗 2011.12.23 | Khalil Shirgholami | 粵閩湘桂 |
42 | 土耳其 2012.01.12 | Batu Kesmen | 粵閩瓊桂 |
43 | 斯里蘭卡 2012.03.27 | Shereen Shanika Dissanayake | 粵閩瓊桂贛 |
44 | 烏克蘭 2012.05.30 | Nemyria Maksym | 粵黔瓊湘桂 |
45 | 寮國 2013.09.23 | Bounpan Kongnhinsayaseng | 粵瓊贛閩 |
46 | 秘魯 2013.10.02 | David Guillermo Gamarra Silva | 粵桂黔瓊滇湘 |
47 | 吉爾吉斯斯坦 2014.04.08 | Maksat Ishenbekovich Tentimishov | 粵閩贛湘瓊桂 |
48 | 奈及利亞 2014.07.09 | Shakirundeen Adewale Oloko | 粵桂瓊 |
49 | 象牙海岸 2014.07.12 | Tobokoue Koyeman Francois | 粵閩瓊贛桂 |
50 | 剛果(布) 2014.08.15 | Elenga Albert | 粵瓊閩桂 |
51 | 哥倫比亞 2014.12.12 | Juliana Victoria Ortega Parra | 粵桂黔滇瓊 |
52 | 安哥拉 2015.11.06 | Joao Baptista da Costa | 粵閩瓊桂 |
53 | 卡達 2015.11.10 | Ali Ghanem A.F.Al-Hajri | 粵桂閩瓊 |
54 | 阿聯 2016.06.15 | Rahma Abdulrahman Alshamsi | 粵桂瓊 |
55 | 尚比亞 2016.06.28 | Kalimi Robert Kaela | 粵閩瓊桂 |
56 | 沙烏地阿拉伯 2017.01.01 | Mohammed Abdullah H. Alburaithin | 粵閩桂瓊 |
57 | 塞內加爾 2017.03.06 | Mouhamadou El Bachir Diack | 粵閩桂瓊 |
58 | 尼泊爾2017.04.25 | RaviBhattarai | 粵桂閩瓊 |
59 | 蘇丹2017.05.15 | ADAM YOUSIF MOHAMED MOHAMEDAIN | 粵贛閩湘貴瓊浙桂 |
60 | 葡萄牙2017.07.17 | Andre Cordeiro | 粵瓊閩桂 |
友好城市
截至2017年2月15日,廣州共有國際友好城市36對。
城市 | 國家 | 城市 | 國家 |
福岡市 | 日本 | 維爾紐斯 | 立陶宛 |
洛杉磯 | 美國 | 伯明罕 | 英國 |
馬尼拉 | 菲律賓 | 漢班托塔 | 斯里蘭卡 |
溫哥華 | 加拿大 | 累西腓 | 巴西 |
悉尼 | 澳大利亞 | 坦佩雷 | 芬蘭 |
巴里 | 義大利 | 曼谷 | 泰國 |
里昂 | 法國 | 布宜諾斯艾利斯 | 阿根廷 |
法蘭克福 | 德國 | 杜拜 | 阿聯 |
奧克蘭 | 紐西蘭 | 科威特 | 科威特 |
光州 | 韓國 | 喀山 | 俄羅斯 |
林雪平 | 瑞典 | 伊斯坦堡 | 土耳其 |
德班 | 南非 | 哈拉雷 | 辛巴威 |
布里斯托 | 英國 | 聖何塞 | 哥斯大黎加 |
葉卡捷琳堡 | 俄羅斯 | 登別 | 日本 |
阿雷基帕 | 秘魯 | 瓦倫西亞 | 西班牙 |
泗水 | 印尼 | 拉巴特 | 摩洛哥 |
參考資料來源 |
合作交流
截至2017年1月3日,廣州共有國際友好合作交流城市29個。
城市 | 國家 | 城市 | 國家 |
薩爾瓦多 | 巴西 | 布拉格 | 捷克 |
胡志明市 | 越南 | 平陽省 | 越南 |
大分市 | 日本 | 科英布拉 | 葡萄牙 |
伯力(哈巴羅夫斯克) | 俄羅斯 | 仁川 | 韓國 |
關島 | 美國 | 金邊 | 高棉 |
墨爾本 | 澳大利亞 | 聖彼得堡 | 俄羅斯 |
亞歷山大港 | 埃及 | 喬治亞 | 提比里西 |
巴塞隆納 | 西班牙 | 波士頓 | 美國 |
比什凱克 | 吉爾吉斯 | 蘇瓦 | 斐濟 |
哈瓦那 | 古巴 | 金夏沙 | 剛果(金) |
杜塞道夫 | 德國 | 蒙巴薩 | 肯亞 |
墨西哥城 | 墨西哥 | 維多利亞 | 塞席爾 |
休斯頓 | 美國 | 波哥大 | 哥倫比亞 |
聖地亞哥 | 智利 | 熱那亞 | 義大利 |
米蘭 | 義大利 | ||
參考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