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情況
如皋市文化廣場位於如皋市政府西側,占地171畝,是“科技館、規劃展示館、博物館、圖書館和文化館”五館一體的文化旅遊項目。市圖書館突出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實現了圖書借閱、報刊閱讀自動化;市文化館注重各類文化藝術全面發展;市博物館運用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方式,形象再現了千年古城歷史文化發展脈絡;市城市規劃館運用世博理念,通過數位技術全方位展示了城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市科技館運用高新電子科技,生動呈現了如皋科技發展成果和未來科技如皋的發展遠景。
廣場夜景
集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城市規劃館、科技館於一體的如皋市文化廣場,總建築面積3.85萬平方米,總投資近5億元。市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城市規劃館、科技館以各自的理念展現了如皋科技發展成果和未來科技如皋的發展遠景。
開工儀式
“我宣布,市文化廣場正式開工!”南通市副市長、如皋市委書記陳惠娟話音剛落,選址如城鎮城南居的市文化廣場開工現場禮炮齊鳴、鼓樂喧天。出席市委十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的參觀人員共同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市領導陳惠娟、姜永華、楊曹明、李中林、謝新民、黃成、陳慧宇、張輝、於勇、馬建明、陳冬梅共同為開工儀式剪彩。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把建設文化大市、文化強市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目標和任務,在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步建成,率先在南通地區實現鎮文化站、村文化活動室、農家書 屋全面達標覆蓋的基礎上,為進一步適應文化強市建設新要求,滿足人民民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決定新建市文化廣場,並把這項工程作為市政府2009年為民辦的十一件實事之一。該工程總投資1億多元,是如皋市十多年來最大的一筆文化硬體設施投入,它的開工建設標誌著如皋市文化事業發展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市委副書記、市長姜永華說,市文化廣場作為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項目投入大,建設標準高,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民眾高度關注;希望相關工程建設責任部門高起點設計,高標準建設,確保建成後的文化廣場成為城市新地標、文化活動新中心、文化交流新橋樑;希望施工單位以高度負責的精神,精心組織施工,加強工程質量管理,確保文化廣場按期完成建設任務。
開放時間
2011年3月9日下午,南通市副市長、如皋市市委書記陳惠娟召集相關單位和部門,專題聽取文化廣場相關工程建設情況匯報。如皋市領導楊曹明、陳萬聖參加會議。
文化廣場是市委、市政府實現轉型升級、實施文化惠民的重大工程。建成後的文化廣場包括圖書服務、藝術培訓、展覽展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功能,將成為如皋市的“城市客廳”和新的城市地標性工程,力爭建成4A級旅遊景區。
該廣場包括有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科技館和規劃館,目前各相關部門加強領導、全力以赴、主動服務,制定了詳細的項目推進計畫,並將任務分解到人。各館內部裝潢和布館正倒軋時點,抓緊推進,預計今年5月份全面投入使用。
陳惠娟在聽取匯報後指出,當前我們所處的階段是全面轉變發展方式的階段,發展更多地依靠科學技術和人才資源,而城市的文化傳承、人文環境以及歷史沿革,對吸聚這些優質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城市軟實力的體現,市文化廣場將成為全方位展現如皋歷史、現在和未來的重要視窗,也是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招財引稅的重要視窗,同時還是如皋市旅遊業的重要視窗,因此,這項工程的建設不僅要對內增強凝聚力,還要對外有影響力、對市場有競爭力。
陳惠娟強調,各館的布館工作要用當前先進的表現手法加以展示,最大限度地豐富展示內容;要堅持高點定位,具備感染力、滲透力和影響力;要強化組織領導,形成倒逼機制,加大過程控制,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高效率地抓好各項工作,只爭朝夕、緊軋時點、嚴格獎懲,確保各項工程又好又快地向前推進。
領導視察
2011年9月15日,副省長曹衛星及省政府副秘書長李一寧赴如皋市調研並視察如皋文化廣場。如皋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姚呈明匯報了廣場建設情況。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三館”建設是如皋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的重要工程。投入使用後,除享受日常免費文化服務外,市民還可以參觀豐富多彩的專題展覽。曹衛星充分肯定了如皋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的精神以及市各級領導對“文化惠民”政策的深刻認識。
惠民大戲
夜幕下的文化廣場燈光璀璨,忙碌了一天的人們在晚飯後走出家門,踏著輕快的步伐走進這個充滿歡聲笑語的露天廣場。“以前農村‘鄉土氣’,現代農民‘吐香氣’。‘吐香氣’,比一比,三農興旺好時機。開放創新鄉下人,要與城市比高低……”一段農民自編自演的順口溜,讓聽慣了陽春白雪的城裡人笑得合不攏嘴。
這是2012年9月28日晚我市民營表演團體“百團義演”綜合匯演的場景。“百團義演”自本月20日拉開大幕,就像民間文化的聖火在希望的田野上點燃,一個星期里,119家民營劇團輪番義演“社戲”,用精湛的民間文藝節目扮靚了新農村的大舞台。作為主辦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和市文廣新局共同“坐鎮”評審席,好中選優,最終敲定16個節目參加綜合匯演,把鄉土特色的文化大餐送到了城裡人的家門口。
去年的“鄉情鄉韻”城鄉文化互動,由農民“反彈琵琶”,給城裡人送來了鄉土大戲;今年5月的“鎮鎮結親、文化串門”文化交流互動,又別出心裁,讓鄉鎮與鄉鎮結下了“文化親”;此番“百團義演”,更是讓“行走江湖”的民間藝人唱主角,拚絕活,拼看點,讓百姓過足了戲癮。
神奇的魔術表演來了,精彩的雜技表演來了,踩高蹺、江安號子等民俗表演來了,《星光大道》周冠軍王勇也來了……這個憑藉高空拋碗、踩刀、拉二胡等節目一鳴驚人的如皋小伙兒,用拿手絕技回饋皋城百姓,贏得一片掌聲。
“‘百團義演’只是如皋眾多深受百姓喜愛的草根舞台中的精彩一幕。對準百姓胃口調好音調,戲裡戲外讓他們唱主角,是如皋惠民文化服務的最大亮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廣新局黨組書記、局長姚呈明介紹說,我市正持續把文化惠民作為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的核心內涵,想方設法為老百姓提供更多公共文化服務,讓他們在家門口坐享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指數”。
一場由119家民營劇團打響的“百團大戰”再次攪活了如皋的草根舞台,這是民間藝術的魅力,更是文化如皋的又一靚麗品牌。如今,這種沒有圍牆的草根舞台已遍布如皋城鄉,到社區、進工廠、下農村,“如皋文化大講堂”、“如皋新市民俱樂部”、“歡樂送百姓,服務零距離”等一幕幕公共文化服務大戲你方唱罷我登場,眾多深得民心的文化服務活動就像陽光普照每扇窗戶。在這些活動中,老百姓不僅成為文化盛宴的分享者,更成為如皋特色文化服務品牌的參與者和創造者。
姚呈明告訴記者:“如皋文化已順利實現從‘送文化’到‘種文化’的華麗轉身。”的確,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把文化的凝聚力和引領力放在首位,特別注重用先進文化凝聚人、塑造人、提升人,“以文化人,潤物有聲”,成功打造出精神文明建設中一道最耀眼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