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去流浪

如果可以去流浪

如果可以去流浪(旅遊隨筆),作者是25歲的文藝女孩楊然,她歷時7年,遊歷了14個國家,引領讀者一起尋覓32個感動心靈的自然之旅。 人生就是一場流浪,當你在路上,才能找到生活的真正意義!

編輯推薦

★附14張精美彩插,32張復古大片

★別具一格的亞歐遊記,25歲旅行上癮症女孩歷經7年,走過14個國家,尋覓32段感動心靈的自由之旅,成為騰訊畫報特約旅行達人。

★沒有終點的瘋狂流浪,無數次走錯路、忍受飢餓、丟錢、被騙,甚至在安達曼海上漂流命懸一線。

★每一座城市的歷史變遷,每一個瞬間的浪漫永恆,每一段感動的溫柔時光,在巴黎巧遇賣掉家產獨自來旅行的美國老人,在羅馬和夥伴走街串巷找尋*美的意外,在拉薩茶館裡和藏族老人喝茶閒談,尋找生活的真正意義。

內容簡介

90後女孩楊然從18歲大學期間開始自助旅行,大三在哥廷根大學交流學習一年,德國許多座城市都留有她的足跡。21歲開始進入航空公司工作,利用業餘時間踏遍歐洲、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不辭職也能去旅行。在路上,她遭遇各種困難,與流浪漢在一個候車室過夜,無數次走錯路,忍受飢餓、丟錢、被騙,甚至在安達曼海上漂流命懸一線;然而她也在巴黎巧遇賣掉家產獨自來旅行的美國老人,在羅馬和夥伴走街串巷找尋美的意外,在拉薩茶館裡和藏族老人喝茶閒談,這些終生難忘的經歷讓她真切地聽到來自內心真實的聲音,找到旅行和生活的真正意義。旅途中,她寫下了20萬字的旅行筆記,成為騰訊畫報特約旅行達人。

作者簡介

楊然,90後,南京大學德語系畢業,大三曾在哥廷根大學交流學習一年。讀過幾本書,行過一些路,遇見過很多人。
人來瘋,超級話嘮,熱情奔放的敏感星人,旅行上癮症患者。從兩歲第*次跟隨父母長途旅行開始,二十多年來一直堅持旅行,利用課餘、業餘時間,踏遍全國乃至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視“追求自由”為人生的終級要義,期望人生既能於紅塵打滾,也能灑脫流浪。堅信旅行的真諦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而更好的生活是為了去更遠的地方旅行。她旅行方式不拘一格,從未有模式或標準,帶著好奇心出發,去認識陌生的世界,也重新認識習以為常的生活,於旅途中撥開被瑣碎生活掩蓋的真相。
她用旅行,完成與生活的共鳴。

目錄


行走在歷史之上[義大利]
失了靈魂[義大利·威尼斯]
zui偉大的永恆是zui美麗的意外[義大利·羅馬]
時間浪費在中世紀[義大利·阿瑪爾菲海岸]
漫步翡冷翠[義大利·佛羅倫斯]
一段靜止的時光[荷蘭·阿姆斯特丹]
理想的生活[荷蘭·庫肯霍夫]
靈魂安放的地方[挪威]
一座城市的弗拉門戈[西班牙·巴塞隆納]
與海有緣[地中海/挪威海]
人生就是不斷地相遇和別離[德國·柏林]
在烈火中重生[德國·德勒斯登]
布拉格的傳說[捷克·布拉格]
吸血鬼之城[匈牙利·布達佩斯]
愛上維也納[奧地利·維也納]
陽光總在風雨後[瑞士]
一封寫不完的情書[法國·巴黎]
夏天綠了布羅肯[德國·戈斯拉爾]
偷窺弗蘭肯[德國·班貝格/紐倫堡]
有心之城[德國·慕尼黑]
走向未知世界[德國·漢堡]
德意志是個悶騷的民族[德國·科隆]
小細節之美[日本·東京]
抬頭向上,一步千年[日本·京都]
坐火車去傳說中的富士山下[日本·箱根]
夢裡不知身是客[日本·奈良]
失落文明的背後[高棉·暹粒]
在難忘與驚喜之間[泰國]
泰北的市井生活[泰國·清邁]
安達曼劫後餘生[泰國·甲米]
拉薩不負時光[中國·拉薩]
塞北也有桃花源[中國·呼倫貝爾]
後記

書摘

困在生活中久了,就時常會有這樣的衝動—不管不顧地放下一切走出去,再也不管生活中的那些瑣碎、零散的事情。生活仿佛是一個不斷妥協的過程,總要面對周而復始的一切,在現實的重壓下仿佛要窒息了。於是我就想去流浪,從生活里掙脫出來,去擁抱每一天都充滿新鮮感的生活。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去過的地方漸漸多了起來,慢慢發現,無論是年少時環遊世界的夢想,還是成長後渴望去流浪的衝動,或者是拼了命要去實現的人生價值,都是為了追求自由和躲避孤獨,這是人們不可迴避的願望。
因為旅行是最容易獲取新鮮感的方式,所以我們渴望一直在路上。
如今這年代,多數人都會在簡歷的愛好一欄中寫上“旅行”。從GapYear(間隔年)的概念進入中國,到“說走就走的旅行”,仿佛青春只有一種方式,就是放下一切去旅行。
好像“走出去”與“生活著”,是兩件背道而馳的事情。
但也可能,“看世界”是“踏實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在別處,生活也在這裡。
就算是生活在當下,心卻始終在路上。因為有一顆出走的心,是比追逐時刻在路上更重要的事。
旅行這件事,對於我來說既是調劑—長久生活後需要一個新的環境,又是生命的必需品—是生活全部的信仰,是生活和工作的全部目的。
於是,旅行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成為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認真生活的全部動力,都來自於不安分的心—走在路上。
流浪的原因是因為不安,而目的則是為了尋找。尋找這個世界上超出想像的景象,也是為了尋找內心裡的自我—去了解自己喜歡什麼、愛什麼,願意過什麼樣的生活。
地球是太豐富而神秘的存在,與之相比,人不過是浩渺世界中微小的一個分子。窮盡一生,我能做的,不過是再多走遠一點兒罷了,而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思考自己的日常。只有常常走出去,才能更客觀地發現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中隱秘的美。
流浪在這個始終充滿了未知的星球上,每一步都是一個不斷發現的過程。因為被扔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裡,去認識新的人,去聽新的故事,去發現旅伴舊友更多平日裡無法發現的品質,所以你就會不斷思考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去比對現在的生活,去在現有的生活中尋找一種更舒服的、更讓自己滿意的姿態。
所以我願意把每一次或長或短的旅行都稱為流浪,全心全意去體會未知,最終找到自己。
旅途是人與世界、與這個地點一期一會的相遇。來的時機、遇到的事、擁有的心情、出行時的心境,都決定了你與這座城市或是眼前這景色的關聯。每個人,在每個時期,看到的都是不同的景色,哪怕昨晚的睡眠質量都影響著你與這個地點的化學反應。這就是緣分,是旅途中最精妙的體驗,眼前之景,所遇之事,所有的影響感觸,只屬於你,僅僅是屬於你的生命體驗。
旅行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它從你決定要去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
總有什麼機緣巧合決定了你要去這個地方—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也許是一張美麗的照片、一本念念不忘的書稿、一段薄薄的遊記、一部符合你想像的電影,或者,只是機票很便宜而已,理由很簡單,又或者只是因為“想去”而已。然後就想著要去,生活便有了目標,攢錢、攢假期。接著你開始看攻略、看路線、訂機票、訂酒店,在每日相似的生活景象中對其他地點充滿想像,仿佛看到了另一個世界。然後好像你對這裡已經了如指掌了,但是當你真正站在那裡的時候,你才發現,你對這裡一無所知。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你不過是個陌生人,但你總在這城市裡看到很多熟悉的地名,事實上它們與你預期的完全不一樣。這種介於陌生與熟悉之間的感覺,是旅途中最難能可貴的體驗。
拿之與人生做比,頗覺相似。
於是旅行對我來說就有了更多新的意義。生活混亂不堪的時候就出門走走,可以遠可以近,遠到天涯海角,近到近郊城市。然後就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與過去割裂,抽離出去,冷靜思考。一個短暫的假期之後回到原本的生活,就能夠淡定地與未來握手言和—我已經準備好更有能量地生活。
你看,這才是旅行的目的—體會生命的多元,了解生活的真相。旅行,從來都不是為了掙脫生活,而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旅行,不光是信仰,不光是夢想,更是生活真真切切的一部分。
只有在平凡的生活中堅持走著,才能更加真切地聽到來自內心最真誠的聲音。
你看,世界很大,腳步不夠丈量它的寬度,思想測不到它的深度。然而,只有不停下,才能站在與自由和夢想最近的地方。
我要做的,就是走下去,帶著一顆永不放棄的好奇心,一直流浪下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