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是一首憶惜詞,寥寥數語似乎是隨意而出,卻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

作者簡介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1084-1155),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以詞著稱,有較高的藝術造詣。

相關背景

這首詞《如夢令》,作者截取了生活中的一個片斷(酒後回家),創造一個微醉最佳的境界(誤入藕花深處),表現一種豪放瀟灑的風姿(爭渡,爭渡)。這些都圍繞“酒醉”來表現的,酒醉使詩人暈頭轉向,酒醉使詩人鬼使神差,酒醉使詩人振奮不已。“酒後微醺樂悠悠”,它給人感覺到喝醉了酒的女詩人生活多么瀟灑、柔美、飄逸,英姿勃發。

作品原文

如 夢 令

南宋·李清照

常記①溪亭②日暮③,

沉醉④不知歸路,

興盡⑤晚回舟,

誤入藕花⑥深處。

爭渡⑦,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⑧。

作品注釋

詞解

①常記:常常記起。

②溪亭:亭邊的樣子。

③日暮:黃昏的時候。

④沉醉:深入,程度深,醉到一定的程度但又有酣樂。

⑤興盡:盡,達到一定的程度,使自己的興致得到極大的滿足。興:興致。

⑥藕花:荷花。 《薛昭蘊·浣溪沙》:“越王宮殿半平蕪,藕花菱蔓滿重湖。”

⑦爭渡:怎樣才能把船劃出去。爭:怎。(有爭著划船的解釋,不宜從。)

⑧鷗鷺:鷗,鳥類的一科,羽毛多為白色,嘴扁平,前趾有蹼,翼長而尖。生活在湖海上,捕食魚、螺等。鷺,鳥類的一科,翼大尾短,嘴直而尖,頸和腿很長,常見的有“白鷺”(亦稱“鷺鷥”)、“蒼鷺”、“綠鷺”等。鷗鷺,泛指水鳥。

譯文

時常記起在湖邊亭子喝酒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喝醉了,不知道回去的路。盡了興致,而且天已經黑了,只好乘船而回,不小心進入荷花深處。奮力地划船,一不小心,驚動了在這裡棲息的水鳥。

作品賞析

全詞共六句,分三個層次。

第一層,一、二兩句寫溪亭喝酒。“常記溪亭日暮”,在野外溪邊的亭子裡喝酒,喝得時間太長了,喝得也稍多了,太陽西沉,天快了晚了,這種荒唐的事至今還記得。開頭點出了喝酒的時間、地點、背景。“沉醉不知歸路”,因為酒喝多了,人暈暈乎乎的,好像感到醉了。沉醉,是醉到一定的程度,但又有酣樂之意。這時,連回家的路已經記不太清楚了。酒喝到如此的程度讓人擔心哪!“沉醉”二字透露出了女詞人心底的歡快。 “不知歸路”,暗示了遊興沉酣、樂而忘返。

第二層,三、四兩句寫誤入藕花叢中。酒是喝得是盡興,天卻晚了,不能不回家呀,“盡興晚回舟”,來時詩人是劃著名小船來的,回去也要小船劃回去呀。我們好像看到詩人踉踉蹌蹌從亭子上走下來,解開拴船的繩索,撐開小船向前去。劃呀,劃呀,可是,酒喝多了,頭腦似乎不太清醒,船到底劃向哪裡,詩人也許不太明白。由於酒後發力,用力過猛,小船兒一頭撞進了藕花叢中,“誤入藕花深處”如行雲流水,流暢自然,毫無雕鑿痕跡,卻將一葉扁舟搖盪於盛放的荷花叢中。“誤入”這裡把詩人酒眼朦朧醉的憨態全部寫出來,要在平時船劃入藕花深處,要出多大的勁呀,今天不知不覺地撞進來了,這裡把自己原來的主觀願望與酒後的神志模糊,作了對比與交待。又照應開頭的“常記”(長久記憶),因為這首詞遙追憶。

第三層,五、六兩句寫乘著酒興奮力爭渡。“爭渡,爭渡”,這裡是指作者奮力划船的意思,而且巧妙地利用了《如夢令》詞中第五句必須為疊句的規定,重複說“爭渡,爭渡”,表示奮力,再奮力。要把船駛出誤入的藕花宕,詩人不得不使勁力氣划船了,這裡詩人動作很重,聲音很響,也許是酒力的助升。詩人乘著酒興,拚命地劃著名,而灘上的鷗鷺,它們本來開始晚休了。這些鳥兒一向以為這裡平安無事,現在如此的動作,鳥兒們可嚇壞了,它們驚恐地撲騰騰地四處亂飛。“驚起一灘鷗鷺”。是誰打擾了它們,是李清照,是喝醉了酒的女詩人李清照,它們哪裡知道呢?

這首詞在藝術上,完全用了一種白描的手法,景色迷人,清秀淡雅,靜中有動,語言平淡樸實,生動有趣,表現了李清照早期詞引出新思,取尋常語度入音律的藝術特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