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一年生寄生草本。莖纏繞,金黃色,纖細,直徑1毫米左右,無葉。花序側生,少花或多花簇生成小傘形或小團傘花序,總花序梗近無;苞片及小苞片均小,鱗片狀;花梗稍粗壯,長1-2.5毫米;花萼杯狀,基部連合,裂片3-4-5,長圓形或近圓形,通常不等大,長約0.8-1.8毫米,頂端圓;花冠乳白色或淡黃色,杯狀,長約2毫米,裂片卵形或長圓形,頂端圓,約與花冠管近等長,直立,宿存;雄蕊著生於花冠裂片彎缺處,比花冠裂片稍短;鱗片小,邊緣短流蘇狀;子房扁球形,花柱2,等長或稍不等長,柱頭球形。蒴果扁球形,直徑3-4毫米,下半部為宿存花冠所包,成熟時不規則開裂,不為周裂。通常有4種子,淡褐色,卵形,長約1.5毫米,表面粗糙。
分布範圍
分布自亞洲的中、南、東部,向南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以至大洋洲。
生長環境
寄生於田邊、路旁的豆科、菊科蒿子、馬鞭草科牡荊屬等草本或小灌木上,海拔50-2000米。
主要作用
種子藥用,有補肝腎、益精壯陽,止瀉的功能。
詞義
本意
亦作"女羅"。
植物名,即松蘿。多附生在松樹上,成絲狀下垂。一說亦泛指菟絲子。參閱《廣雅.釋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部四.松蘿》
引用
《詩.小雅.頍弁》:"蔦與女蘿,施於松柏。"毛傳:"女蘿,菟絲,松蘿也。"
《楚辭.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帶女羅。"王逸注:"羅,一作蘿。"
《漢書.禮樂志》:"豐草葽,女羅施。"唐元稹《夢遊春》詩:"朝蕣玉佩迎,高松女蘿附。"
古直《哀朝鮮》詩:"女蘿附松柏,妄謂可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