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國竹地摩梭母系部落

女兒國竹地摩梭母系部落

瀘沽湖旅遊景區在四川涼山鹽源縣和雲南寧蒗彝族自治縣接壤的崇山峻岭之中,有個形狀似馬蹄的高原淡水湖——瀘沽湖。環繞著瀘沽湖岸,散落著大大小小的摩梭村落。據悉這是世界上最後的母系部落,是東方女兒國。

基本信息

部落簡介

瀘沽湖旅遊景區在四川涼山鹽源縣和雲南寧蒗彝族自治縣接壤的崇山峻岭之中,有個形狀似馬蹄的高原淡水湖——瀘沽湖。環繞著瀘沽湖岸,散落著大大小小的摩梭村落。據悉這是世界上最後的母系部落,是東方女兒國。
在全人類都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的今天,摩梭人卻仍然延續著男不娶、女不嫁、結合自願、離散自由的“走婚”習俗。這個原本閉塞落後的小村莊,因楊二車娜姆1997年出版的自傳《走出女兒國》而被世人關注起來。獨特的摩梭文化,吸引著遊客慕名而來,也吸引記者前往一探究竟。

旅遊

女兒國竹地摩梭母系部落女兒國竹地摩梭母系部落
從麗江到瀘沽湖舊路230公里,驅車近8小時。到達瀘沽湖正值中午時分,太陽與藍天白雲映照下的湖面顏色豐富多彩。久居於此的摩梭人也浸漫著瀘沽湖水一般的自由和清澈,對每一個遊人笑臉相迎。

因為搞旅遊接待,落水村成為了最早被商業化衝擊的村子。

從最初不懂得什麼叫“收費”,到如今能夠精明地做生意,落水村民慢慢富裕起來。在當地,民居大多改成了旅舍客棧,價格30到100元人民幣不等。遊人騎馬環湖20元,參加篝火晚會20元……

而“走婚”也被作為了旅遊噱頭。外界對摩梭風俗的理解,似乎成了提及瀘沽湖就等於提及“走婚”。遊客經常會直截了當地詢問關於“走婚”的問題,而村民也已司空見慣,略帶害羞地回答著各種疑問。

故事發展

傍晚時分,33歲的四達卓瑪正帶著2歲的兒子山給扎西在玩耍。摩梭族的女人,具備一家之主的威嚴,也不失為人母的慈祥。卓瑪告訴記者,她20歲開始走婚,以前不敢生育,怕沒能力養孩子。與她走婚過的男人有5個,每個她都記得,但最喜歡的是孩子的爸爸。孩子的爸爸在麗江,不和她們住在一起,孩子出生時,他寄過點錢過來,之後就再也沒來過了。“孩子有媽媽和舅舅就夠了,不需要爸爸。”卓瑪笑著說。

四達卓瑪稱,她家有7個姐妹,哥哥和姐姐大部分都是“走婚”,有一個姐姐是結婚的,嫁到別的地方去了。
今年20歲的草扎西即將成年,卻還沒想好是該“走婚”,還是選擇結婚。草扎西說,確定“走婚”關係的摩梭男女是因為感情而走到一起的,特別符合人性自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