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克蘭海灣新橋

奧克蘭海灣新橋

橋樑結構新橋上部結構為兩個空心的各向異性板,並將吊桿荷載分布在箱樑上,箱梁間用寬10m、高2.5m、間距30m的橫樑連線。 該橫樑承受吊桿橫向72m跨的荷載,保證兩箱在荷載、特別是風和地震荷載時的整體作用。 新橋兩個方向均有寬25m的橋面,各包括5個車道和一條輕軌鐵路。

橋樑結構

新橋上部結構為兩個空心的各向異性板,並將吊桿荷載分布在箱樑上,箱梁間用寬10m、高2.5m、間距30m的橫樑連線。該橫樑承受吊桿橫向72m跨的荷載,保證兩箱在荷載、特別是風和地震荷載時的整體作用。吊桿設在兩箱的外側,形成兩空間索麵,非常美觀。

橋樑歷史

20世紀30年代中期修建的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全長12.8m,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技術水平很高的橋樑,至今人仍為舊金山半島至東海灣的主幹線,車輛繁忙,每天通行近28萬車次。設計的地震力很小,其東橋(鋼桁架橋)於1989年在芮氏7.1度地震烈度時局部坍塌,因此決定修建新海灣橋來代替現有東橋,全長3.6km。新橋兩個方向均有寬25m的橋面,各包括5個車道和一條輕軌鐵路。南側還有寬4.8m的人行道,考慮抗1500年一遇的地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