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出處
出自《蜀本草》
1.《爾雅》郭璞註:(攝龜)小龜也,腹甲曲折解,能自張閉,好食蛇,江東呼為陵龜。
2.《唐本草》:鴦龜腹折,見蛇則呷而食之,荊楚之間謂呷蛇龜也。
拼音
Jiá Shé Guī
英語
tortoise
別名
攝龜(《爾雅》),陵龜(《爾雅》郭璞注),蠳龜(《抱朴子》),鴦龜(陶弘景),呷蛇龜(《唐本草》),啖蛇龜(《食療本草》),克蛇龜(《浙江中藥手冊》),斷版龜(江蘇)。
拉丁名
1.Cuora flavomarginata(Gray)2.Cuora trifasciata(Bell)
原形態
1.黃緣閉殼龜,背甲長127-142mm,寬92-97mm。殼高63-65mm。頭部光滑無小鱗;吻端平切直下,上喙口喙明顯鉤曲;背甲顯著拱起,邊緣齊嵴棱三條,鈍圓不顯;頸盾較大,後面較寬,第1枚椎盾前寬後窄,第2枚反之,第3-4枚寬大於長,緣盾近方形,背面盾片均具明顯的同心環。腹甲大而平膽,前後渾圓,無同心環,喉盾左右合攏時呈心形,肛盾單枚,其上有1行盾溝為肛盾長度的一半左右;甲橋不明顯,無腑盾及胯盾,背腹甲及胸、腹盾片間有韌帶相連,殼可完全閉合,前臂鱗片寬大,略呈覆瓦狀,掌跖部具平扁大鱗,指趾間半蹼,尾甚短,背甲棕褐色,正中嵴棱蠟黃或淺褐色,腹面黑褐色,腹甲邊緣及甲橋黃色,眼後有一鑲黑邊的檸檬黃縱紋,在枕部相連成“V”形斑,下喙正中橘紅,喉部黃色,四肢背面鐵灰,腹面蠟黃,尾背具黑褐色縱紋。
2.三線閉殼龜,背甲長90-165mm,寬71-112mm,高37-58mm。頭較小,光滑無鱗,吻較尖鈍,上喙緣稍鉤曲,鼓膜小而顯,背甲嵴棱3條,中央寬圓,兩側不顯。頸盾窄 小,第1枚椎盾三角形,第2、3、4枚六角形,第5枚扇形,第8、9核算緣盾最大,腹甲大而平坦,前緣深圓,後緣有缺刻。背腹甲和胸、腹盾片間以韌帶相連,甲殼可完全閉合。甲橋不明顯,無腑盾,胯盾極小。指、趾間全蹼爪細而彎曲,尾短小。背面棕褐色,三條縱棱黑色,腹甲黑色,其邊緣為黃色,甲橋有一長黑紋,頭背蠟黃色,與頭側黑色地截然分明,並在眼後嵌有紅褐色橢圓斑。幼龜嵴棱明顯,緣盾邊緣略向上翹。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
1.棲息於陸地。以蛞蝓、蝸牛、昆蟲以及植物等為食。
2.生活于山谷河流。
資源分布
1.分布於江蘇、浙江、福建、台灣、河南、湖北等地。
2.分布於福建、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性狀
性狀鑑別
(1)黃緣閉殼龜,背甲長12-14cm,寬9-10cm,殼高6-6.5cm。背部顯著找人起,邊緣整齊,嵴棱3條,鈍圓不顯,棕褐色,正中嵴棱蠟黃或淺褐色。腹甲大而平坦,前後渾圓,無同心環,腹甲邊緣及甲橋黃色。
(2)三線閉殼龜,背甲9-16cm,寬7-11cm,殼高3.5-6cm。嵴棱3條,中央寬圓,兩側不顯著,棕褐色。腹甲大而平坦,前緣渾圓,後緣缺刻,黑色,邊緣黃色。
化學成份
黃緣閉殼龜血中含血紅蛋白(hemoglobins)。
炮製
將活龜整隻用泥封固,放爐中四周用炭火均勻煅煨,勿開裂或泄氣。煅至青煙精淡,取出冷去敲去泥,將焦黑色的龜炭研粉,過篩備用。另法:將活體入湯鍋內,上覆鐵蓋,用泥封固。放鍋於爐中四周用炭火均勻煅煨。煅至青煙精淡,取出冷去後,取龜炭研粉,過篩備用。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肝;腎;肺經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解毒消腫。主跌打損傷;咽喉腫痛;瘰癧;膿腫; 風濕痹痛;慢性骨髓炎;骨關節結核;肥大性脊椎炎;治骨勞,勞熱骨蒸,崩漏帶下,小兒囟門不合,久瘧,痔疾,瘰癧,喉蛾。
1.《食療本草》:主女人漏下赤白崩中,小兒囟不合,破症瘕痎瘧,療五痔陰濁濕痹,女子陰隱瘡及骨節中寒熱,煮汁浴漬之。
2.《浙江中藥手冊》:活血消腫。治單雙喉蛾,瘰癧惡瘡。
3.治骨結核。(江蘇)
用法用量
1.內服:燒炭研末,3-9g。
2.內服:酥炙或燒炭研末,1~2錢。外用:煎湯浴漬或燒灰調敷。
備註
夾蛇龜為閉殼龜的一種,我國廣東、廣西尚產一種三棱閉殼龜,形狀相似,但背甲有三條縱棱,且肛角板後緣有凹陷為異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