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
失足
拼音
shī zú
基本解釋
(1) [trip]∶比喻犯嚴重錯誤或墮落。
一失足成千古恨。
(2) [slip]∶行走時不小心跌倒。
失足落水。
出處與詳解
1. 謂舉止不莊重。
《禮記·表記》:“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孔穎達疏:“不失此足之容儀而作誇毗進退於眾人也。”
2. 不慎跌倒;足未站穩。
①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誤掇惡名》:“楊篆員外,乾符中佐永寧劉丞相淮南幕,因游江失足墜水。”
②清 和邦額《夜譚隨錄·碧碧》:“少年遑遽,極力擠之,孫猝不及防,失足墜岩下。”
③《剪燈新話·申陽洞記》:“因乏藥材,入山採拾,貪多務得,進不知止,不覺失足,誤墜於斯,觸冒尊靈,乞垂寬宥。”
④郭小川《大海浩歌》:“我們的五班長,不慎失足落大海。”
3. 比喻墮落或犯嚴重錯誤。
①清 嚴有禧《漱華隨筆·湯先生》:“少年兒宜使苦,苦則志定,將來不失足也。”
②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一幕:“少奶奶:‘一失足成千古恨,女人走錯了路,是不能原諒的。’”
相關典故
一失足成千古恨
拼音:yī shī zú chéng qiān gǔ hèn
解釋:比喻一旦犯下嚴重錯誤或墮落,就成為終身的憾事。
出處:《明時·文苑列傳·唐寅》和明·楊儀《明良記》
明·楊儀《明良記》:“唐解元寅既廢棄,詩云:‘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頭是百年人。’”
清代魏子安的《花月痕》:“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人是感情的動物,常常會因為某些原因,做出令人懊惱悔恨的事,「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百年身,就是下一輩子的事了,今生,再也沒有希望了。每一個錯誤,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錯誤越大,代價越慘痛。做了錯事,良心不安,別人痛苦,自己更痛苦。明朝的唐伯虎出生在江南一個富商家庭。年輕時,唐伯虎無所事事,和人縱酒遊樂,經過好朋友的規勸,於是唐伯虎祝閉門苦讀,經年累月。16歲時唐伯虎參加秀才考試,中了第一名案首。29歲到南京參加鄉試,高中解元(第一名)。正當唐伯虎積極準備來年的京城會試時,卻飛來橫禍:在這次鄉試中,有人事先經過賄賂,得了試題,事情泄漏後,考官被罷免,無辜的唐伯虎受到牽連,不僅被剝奪了解元稱號,入了監獄,釋放後唐伯虎感嘆道:“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頭是百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