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物理年表

1802年─威廉·海德·沃拉斯頓觀察到太陽光譜中的暗線。 1904年─愛德華·芒德首度繪出太陽黑子的“蝴蝶圖”。 1908年─喬治·海爾發現太陽黑子譜線中的則曼裂線。

太陽天文學的年表

17世紀

1613年─伽利略使用太陽黑子的運動證明太陽自轉。
1619年─約翰·刻卜勒主張有太陽風,來解釋彗星尾巴背向太陽的方向。

19世紀

1802年─威廉·海德·沃拉斯頓觀察到太陽光譜中的暗線。
1814年─約瑟夫·馮·夫朗和斐有系統的研究太陽光譜中的暗線(參見夫朗和斐譜線)。
1834年─赫爾曼·馮·亥姆霍茲提出重力的收縮作為太陽能量的來源。
1843年─海涅·施瓦布宣布他發現太陽黑子的循環周期大約為十年。
1852年─愛德華·薩拜恩表示,太陽黑子的數量與地磁變動有關。
1859年─理察·卡靈頓發現太陽耀斑(閃焰)。
1860年─古斯塔夫·基爾霍夫和羅伯特·本生髮現每一種化學元素都有自己獨特的譜線,並且可以用來解釋太陽光譜中的暗線。
1861年─古斯塔夫·史波勒發現太陽黑子在周期中的緯度變化,也就是所知的史波勒定律(Spörer's law)。
1863年─理察·卡靈頓伐線太陽的微差轉動(不同緯度的自轉周期不同)。
1868年─Pierre Janssen和Norman Lockyer發現日珥中不明的黃色譜線,認為是一種未知的元素,現已知道是氦元素造成。
1893年─愛德華·芒德發現從1645年─1715年太陽黑子異常的減少,現在稱為黑子的芒德極小期。

20世紀

1904年─愛德華·芒德首度繪出太陽黑子的“蝴蝶圖”。
1906年─卡爾·史瓦西解釋太陽邊緣昏暗的原因。
1908年─喬治·海爾發現太陽黑子譜線中的則曼裂線。
1929年─伯納德·李奧發明日冕儀,並利用人造的日食觀察日冕。
1942年─J.S. 海 檢測出來自太陽的無線電波
1949年─赫伯特·傅里德曼檢測出來自太陽的X射線
1960年─羅伯特·萊頓、羅伯特·諾伊斯和喬治·西蒙在觀測太陽暗線的都卜勒位移時發現太陽的五分鐘振盪
1961年─霍勒斯·W.·巴布柯提出磁螺線管的黑子理論。
1970年─羅傑·歐路奇、約翰·賴巴契和羅伯特·斯坦從理論的太陽模型推論出太陽的內部可能有共振的音響洞。
1975年─Franz-Ludwig Deubner(法郎茲-路德維格)首度精確的測量出太陽五分鐘振盪的周期和水平方向的波長。
1981年─NASA從數據中檢索出1978年有彗星撞入太陽。

21世紀

2004年─發生迄今紀錄到的最大的和第四大的耀斑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