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義會碑

太監義會碑

“太監義會碑”是太監義會——宦官喪葬互助團體為自己立的石碑。文物部門曾經在位於雨花台梅崗北麓發現一塊碑刻。該碑刻碑名全稱為“南京司禮監等衙門太監等官義會碑”,簡稱“太監義會碑”。文物部門鑑定後確定為明代碑刻,但至今尚無法斷定具體立碑時間。2006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太監義會碑”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石碑簡介

太監義會碑 太監義會碑

太監義會碑碑身通高2.64米,寬0.84米,厚0.23米,底座高0.84米,寬0.94米,厚0.42米。 由於該碑長期俯倒於地面,且背面朝天,奇蹟般地躲過歷代戰亂和“文革”浩劫,而且在多次文物普查中,它也多次成為“漏網之魚”。

雨花台發現的這塊“太監義會碑”上有27名太監的名字,來自南京司禮監等“單位”,說明這個“義會”是由27名太監組成的團體,規模較小,而碑的內容為27人的名姓。

通體無剝蝕,碑文字跡清晰。碑首雙鳳欲銜,雲紋作飾,圭首額書豎題陰刻篆書:“皇明”二字:“皇”字長18公分,寬15公分,“明”15公分見方。碑身陽面自右向左橫書“南京司禮監等衙門太監等官義會碑”十五個字,每字約6×4公分,碑文豎行書寫鐫刻楷書分六排,姓氏每字4.5公分見方、名諱桑梓每字3公分見方:第一排王章、王弼、黨存仁、舒忠、趙繼暹等5氏;第2—4排,每排6公,列劉登、趙秀、賀貴、王德、馬龍、張寵、(佚名)、孫相、王守謙、李利、劉尚忠、朱相、劉芳聲、李奉、楊安、劉王、李榮、周元詔等18氏;第5排李國祥、劉進朝、楊奉等3氏;最後一排僅朱有光氏,計列27氏名諱、桑梓。其中順天府人最多,10位;保定府5位;關中4位;西安府2位;河間、真定、南陽、湖廣各1位;無籍貫2位。第12氏可能因故得罪於世,名號俱廢,只知是關中鹹陽氏。文字基本可辨,個別字漫浸不清。周邊飾有薄紋,碑身陰面素麵,無文無飾。碑座雲紋飛鶴為飾,略有殘缺。

碑身乃青石質,碑座為漢白玉材質。明太監義會碑原俯在地下,背面素麵,所以多年沒有注意。後在文物工作者的請求下,請諸多人夫翻過,才現出文字。

太監義會

太監義會是一個宦官喪葬互助團體,也就是孤苦無依的太監結成互幫互助的組織,在彼此的後事上互相幫助。明宦官劉若愚在《酌中志》記載:“中官(即太監)最信因果,好佛者眾,其墳必僧寺也”。以南京城南郊牛首山鄭和墓為中心的宦官集中安葬地,目前已考古發掘的太監墓葬有十幾座,這些墓葬,應該就是“太監義會”所建。

明初,南京是首都,永樂以後,又是留都。在南京供職的眾多宦官集資興建寺廟,成立被稱為“念佛會”的修行組織,分別又冠名為“義會”、“老衣會”等名稱,其實質是喪葬互助團體。

年號考證

石碑未署刻碑年代

雨花台“太監義會碑”的奇特之處,在於沒有署上刻碑年代,這種做法,也只能是太監所為。因為,在長達數千年的封建時代,自古留傳下來的任何碑刻都要署上年代。如果不署年號,則會被認為是對皇帝的“大不敬”,可用欺君之罪論處。

唯獨太監這一特殊群體,懷著變異的心態,觀望整個社會,自認權勢只在皇帝一人之下。碑上不署年號,顯示出他們仗勢欺人、權傾一時的模樣。

大明王朝從1368年建立,至1644年結束,前後將近三百年,要想考證出“太監義會碑”刻於明朝的哪個年代,是件很困難的事,唯一的線索就是27名太監的名號和籍貫。而要想在上萬名太監事跡中尋找到27名太監的蹤跡,更是大海撈針。

古碑立於萬曆年間

北京圖書館編有《北京圖書館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彙編》一書。在《彙編》第五十七冊中,記載了明萬曆年間喬應春撰《新建護國報恩千佛寺寶像碑記》,在碑陰列出宦官姓名共四十排,總計八百三十七名宦官,這是一次全國大規模的宦官集體募捐寺院行動。眾多的不知名中小型宦官都參與了千佛寺寶像落成捐施活動。在第十三排中發現南京義會碑27名太監之一劉進朝的名字,在二十四排發現27名太監中的孫相,在三十一排中又發現碑上王弼的名字。由此可以推斷,這27 名太監是明代萬曆年間的人,“太監義會碑”自然也就是明萬曆年間的產物。

台灣成功大學陳玉女教授曾經給筆者寄贈《明代二十四衙門宦官與北京佛教》一書。該書中記錄了藏於台灣地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傅斯年圖書館的明萬曆二十七年四月立的《念佛眾賢名目》碑刻拓片,拓片中刻有近約一百六十七位宦官參與“念佛會”,在第二排名單中又尋找到27名太監之一的李奉。由此,更加進一步證明了雨花台“太監義會碑”出自萬曆年間。

歷史意義

與南京現存的眾多古碑相比,雨花台太監義會碑似乎沒有記錄下任何有價值的歷史信息,但蘊含的歷史深意卻是很多古碑無法比擬的。

太監,這一中國封建王朝的特殊群體,組成“義會”,用其扭曲變態的特殊思維,立了這樣一塊石碑。強調姓名和籍貫,他們想藉此流芳百世,但留下的卻是殘缺的這群人的無奈和辛酸。 雨花台太監義會碑是目前南京僅存的唯一一處明代太監義會碑刻,因此尤為珍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