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動學館

太湖流動學館

太湖流動學館,起源於瀕臨西太湖的宜興地區,主要為適應漁家兒童在特殊的流動生活下的流動學習。

簡介

所謂“流動學館”,是為適應當地漁家(小船漁民捕撈作業的的流動性)生產、生活的特殊性,採取半工半讀、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形式多樣的“流動學習班”的教學形式。凡報名參加流動學習班的漁家學齡兒童,都隨身攜帶“流動學習證”一張,憑證可隨時在縣內,甚至縣外參加各種不同形式的流動學習,在流動學習證上,附有該學生參加流動學習情況的“學業記錄”,以適應漁家兒童在特殊的流動生活下的流動學習。

起源

在瀕臨西太湖的宜興地區,解放後廣大小船漁民在未上岸定居前,漁家兒童曾一度有參加“流動學館”讀書求學的風俗。

用漁船運載漁家子弟上學用漁船運載漁家子弟上學

以前當地的廣大小船漁民和船民,同樣世世代代得不到讀書識字的機會。只有極少數小船漁民,因有岸居的親戚,將學齡兒童寄於親戚家寄讀,以求小孩粗識一些字,對習後的生活有利。解放後,由於船居生活的特殊性,宜興地區太湖漁家學齡兒童的入學率仍然只有2.4%。至20世紀50年代末,宜興縣文教局曾大力動員當地漁民和船民子女離船上岸,進入“同吃、同住、同讀書”的固定型“三同學校”就讀,但終因不能適應當地太湖小船漁民的特殊生活形式,離船上岸就讀者寥寥無幾。
至20世紀60年代,有關部門對太湖漁民仍基本是文盲的落後現狀十分關注,高度重視,他們下決心一定要摘除漁民的文盲帽子,努力掃除漁民中的文化盲區,便組織了專門力量,經過了大量細斂的實地調查和初步試點,終於在實踐中摸索出了“以流動學習適應流動生產”的一種特殊辦學形式,創造了獨特的太湖漁民 “流動學館”。選擇在宜興地區漁、船民較為集中的官林、丁山、宜城地區先搞試點,積累經驗後由點到面,全面鋪開。

上學方式

送教上船

一般的漁民子弟,對上岸就讀較難適應。有的漁家兒童因長期在水上漂泊,平時從不上岸,根本就不“識路”,即使上岸也找不到學校。鑒於漁家兒童的特殊性,當地從事流動教學的教師就主動至自己住地附近的湖港、碼頭,尋找具有流動學習證的學生船隻,上船實行隨船教學。

隨到隨教

漁民的漁船在哪裡捕撈作業,參加流動學館的漁童,就帶著流動學習證和課本,臨時至漁船作業地附近的學校參加學習,由該校指定在“流動學館”任職的教師,輔導漁童上課。每上完一定課程,學生所在的漁船要離開當地時,即由任教的教師在學生的“流動學習證”上填寫本階段教學情況(包括授課內容、時間、地點,學習進度和任教教師的姓名等),以便學生離開當地後,可至別處繼續參加流動學習。

設點開課

有關部門在漁船航行要經過、停泊的集鎮、港口,設定臨時學館(學習點),由當地學校派專職教師至學習點,對參加流動學館的漁童進行教學。

集體就讀

在太湖漁船每年的漁休期,大部分船隻回港停泊的特定階段,由定點學校的教師,組織參加流動學館的漁童集中學習。每年的集中學習也是檢查學生參加流動學習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成績的大好時機。教師會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進度,分組輔導,區別對待。對那些成績較差,學習進度緩慢的學生,由專人個別輔導,以拉近學生間的學習距離,收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西太湖地區教育主管部門組織分散性、流動性大的小船漁民的子弟,在“流動學館”進行動態式學習的這種獨具一格的教學形式,受到了漁民大眾的普遍歡迎。對這種新穎的、在特定的歷史階段進行水上教學的“流動學館”,漁家兒童高興地說:“走來走去,各地都有我們的學校,到處都有我們的老師。”

相關措施

教師為學生穿衣教師為學生穿衣
為了將漁家兒童參加“流動學館”學習的教學方式,進一步推向深入,宜興縣文教局專門下文規定,各流動學習點由所在地的全日制學校,指定一至二名教師兼管漁家兒童的流動學習工作,並先後為教學任務較重的流動學習點,配備了二十餘名專職教師。這些教師不但從學習上,還從生活上給予漁家子弟無微不至的關懷。宜興楊巷、潘家壩等地學校從事流動教學的老師,不僅教漁民子弟讀書識字,還親自為他們理髮、縫補衣服、梳頭等;而宜興丁山國小的教師丁佩娣,在擔任流動學館的專職教師後,熱心教育,關心學生,每次至學習點教書,總要把最小的學生從船上抱到臨時學館,上完課,又要將一個個學生護送到各自的漁船上。

影響

西太湖這種新穎的、深受漁民擁戴的漁家兒童“流動學館”,對舊時以水為生的漁民子弟的求學讀書,取得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效果,《人民日報》曾專門發表了《以流動學習適應流動生產是個好辦法》的短評,盛讚太湖之濱的“宜興水上流動學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