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1905年,受當時航空思想啟發的湖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從日本購進兩個“山田”式偵察氣球。該型氣球為橢圓形,直徑約3米、長有10餘米,下系巨纜,固定在大絞盤上由士兵搖軸鏇轉升降。氣球下懸吊籃。人在吊籃中被氣球帶上天空後,對遠方即可進行瞭望觀察,還可以居高臨下指揮地面部隊的行動。氣球運抵湖北後不久,張之洞即借檢閱新軍、新械之機,命令在校閱場內進行氣球放飛表演,在國內開創了氣球航空的先河。
歷史
1908年4月,湖北陸軍第8鎮率先成立氣球偵察隊,工兵營營長王永泉兼隊長,並聘有日籍教練,配備“山田”式氣球一具。同年5月、6月,江蘇陸軍第9鎮氣球偵察隊、直隸陸軍第4鎮氣球偵察隊相繼宣告成立,分別由工兵營營長鄧質儀、高凝辰兼任隊長,各裝備“山田”式氣球一具。由此中國最原始的空軍誕生了。
1908年10月,清廷在安徽太湖籌劃了“太湖秋操”。清陸軍第8鎮、第9鎮新成立的氣球偵察隊奉命參加操練,施放偵察氣球。
為了確保演練的順利進行,氣球偵察隊進行先期操演。演練當天,觀閱將佐、官員雲集校場。在當時人能夠飛上天空,在很多人眼中是不可想像的事。令旗一揮,氣球冉冉升起,飄至空中。吊籃中的傳令兵按照將佐的指示,不斷地揮舞著令旗,指揮各部。隨著各種顏色旗幟的揮動和不斷組合,各鎮中的步、馬、炮、工程、輜重等兵種整齊、有序地變換著進攻、撤退、設伏等各種戰術隊形。
1910年2月,清政府派人員出國,進行軍事考察。考察團成員徐元甫、田凱亭還特意乘坐日本的軍用偵察氣球升空,並實施了無地面系留的空中飄行,成為最早乘坐自由氣球飛行的中國人。
令人遺憾的是,由於一直未能參加過實戰,清軍氣球偵察隊沒有發揮出真正作用。不多久便銷聲匿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