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清領書

太平清領書

《《太平經》是道教的主要經典,以陰陽五行解釋治國之道,宣揚散財救窮、自食其力。又名《太平清領書》。據中國《後漢書·襄楷傳》稱:漢順帝時,琅玡人宮崇詣闕,獻其師于吉所得神書,號曰《太平清領書》。此神書即《太平經》,系東漢原始道教重要經典。原書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部,每部17卷,共170卷。今道藏本僅殘存57卷,另有唐人閭丘方遠節錄的《太平經鈔》10卷,敦煌遺書《太平經目錄》一卷。

基本信息

概述

作品簡介

近人王明據有關資料輯校補遺,撰成《太平經合校》一書,大體可見原書舊貌。此經假託神人(又稱 天師)與六方 真人問答,演說 原始道教教義和方術。其卷帙浩繁,內容龐雜。大抵以奉天法道,順應 陰陽五行為宗旨,廣述治世之道,倫理之則,以及長壽成仙、治病養生、通神占驗之術。其說雖受漢代讖緯神學影響,宣揚災異祥瑞,善惡報應觀念,“多巫覡雜語”。但亦自成體系,以順天地之法,治政修身,達於天下太平為主旨。有代表下層民眾反對統治者恃強凌弱,主張自食其力,周窮救急的思想。故為張角等早期民間道教領袖所利用,組織發動農民起義。後世道教各派教義,亦受此書影響。

作品內容

《太平經》,又名《太平青領書》,是道教最重要的經典之一,據說是東漢(25-220年)時期的道士 于吉流傳下來的。
《太平經》的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 
(一)繼承老子之道和傳統的天神信仰,重新構築了早期道教的神學思想體系,即 天人合一的神學思想,提出了神仙不死,身中神,求長生等觀念。
(二)為帝王治太平提出一套統治術,以陰陽五行學說為理論基礎,以“無為而無不為”的老子學說為治國方針。
(三)關於教徒的修養方法,提出辟穀、食氣、服藥、養性、返神、房中、針灸、占卜、堪輿、禁忌等等方術,同時,還重視符咒,宣揚服符能驅邪求福,治病長生,要求信徒堅持 齋戒首過祈禳、叩拜及誦經等活動。
(四)提出善惡報應觀念,認為人類如果作惡太多,則天地必降災異,殃及後人。由此,正告世人行善積德,信修正道,方可斷除災異而得度成仙。
《太平經》認為,太陽、太陰、中和三氣和諧而化生萬物,因此在自然界中,太陽、太陰、中和三氣缺一不可。《太平經》稱:"太陽、太陰、中和三氣共為理,更相感動","故純行陽,則地不肯盡成;純行陰,則天不肯盡生。當合三統,陰陽相得,乃和在中也。古者聖人致太平,皆求天地中和之心,一氣不通,百事乖錯。"只有陰陽二氣的相互和諧產生中和之氣,並共同生養萬物,才能有自然界的太平。這就是《太平經》所說的"天氣悅下,地氣悅上,二氣相通,而為中和之氣,相受共養萬物,無復有害,故曰太平"。《太平經》還說:"三氣合併為太和之氣。太和即出太平之氣。斷絕此三氣,一氣絕不達,太和不至,太平不出。陰陽者,要在中和。中和氣得,萬物滋生,人民和調。"這裡的"太和",即為" 太陰、太陽、中和"三氣的和諧,"太平"則指三氣和諧而達到平衡,即自然界生態系統的平衡。也就是說,三氣的融合達到和諧就是太和,進而就可以實現自然界生態系統的平衡。《太平經》還進一步指出,人是自然萬物的一部分,也是自然中和之氣所生,即"天、地、人本同一元氣,分為三體。"又說:"天、地、人民萬物,本共治一事,善則俱樂,凶則俱苦,故同尤也"。也就是說,天、地、人同為自然界中一部分,本身就有著共生共榮的關係,因此必須要互相尊重、和諧共處。

作品由來 

《太平經》。早期道教的主要經典,一名《太平清領書》。史載漢代曾流傳三種《太平經》:西漢成帝時齊人甘忠可造《天官曆包元太平經》十二卷;東漢順帝時宮崇上其師于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太平清領書》一百七十卷;張陵《太平洞極經》一百四十四卷。均已佚。《正統道藏》所收《太平經》僅殘存五十七卷,另收唐末閭丘方遠《太平經鈔》十卷及《太平經聖君秘旨》。

來歷

成書於漢代的《太平經》,據史書記載,共有三種:一是西漢成帝時齊人甘忠可的《天官曆包元太平經》12卷,自稱是天帝真人赤精子傳授;二是東漢順帝時問世的《太平清領書》;三是順帝時張陵所得的《太平洞極經》144卷。我們這裡所說的《太平經》,是《太平清領書》。
有關《太平經》一書的最早記載是范曄的《後漢書》。《後漢書·襄楷傳》說,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襄楷上書曰: 臣前上琅邪宮崇受于吉(一作乾吉)神書,不合明聽。《襄楷傳》又說:初,順帝時,琅邪宮崇詣闕,上其師于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百七十卷,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目,號《太平清領書》。唐章懷太子李賢注說:神書,即今道家《太平經》也。其經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部,每部一十七卷也。 照李賢的說法,神書即是《太平經》。
這部神書是于吉在曲陽泉水上所得,但得之於何時、何人,都沒有交待。
晉葛洪在《神仙傳》中說得之於 天仙.他說:宮嵩(即宮崇)者,琅邪人也。有文才,著書百餘卷。師事仙人于吉。漢元帝時,嵩隨吉於曲陽泉上遇天仙,授吉青縑朱字《太平經》十部。吉行之得道,以付嵩。說《太平經》為天仙所授,顯然是不可能的。唐王松年《仙苑編珠》卷中引《神仙傳》佚文說:于吉,北海人也。患癩瘡數年,百藥不愈,見市中有賣藥公,姓帛名和,因往學之,乃授之素書二卷,謂曰:'此書不但愈病,當得長生。'吉受之,乃《太平經》也。行之疾愈,乃於上虞釣台鄉高峰之上,演此經成一百七十卷。就是說于吉從帛和處得來的《素書》二卷即《太平經》,自己再敷衍成一百七十卷本。但帛和的《素書》二卷從哪裡來,沒有說明。唐人撰述的《太平經復文序》則造了一個《太平經》的傳授過程: 皇天金闕後聖太平帝君……垂謨作典,預令下教,故作《太平復文》。先傳上相青童君,傳上宰西城王君,王君傳弟子帛和,帛和傳弟子于吉。于吉初得惡疾,殆將不救,詣帛和求醫。帛和告曰:吾傳汝《太平本文》,可因易為一百七十卷,編成三百六十章,普傳於天下,授有德之君,致太平,不但疾愈,兼而度世。于吉授教,究極精義,敷演成教。 這裡所說的《太平本文》,就《神仙傳》所說的《素書》二卷。
從以上可以看出,《太平經》不是一人一時寫成的,而是從西漢末年到東漢順帝時經過長時間的醞釀而成的。同時,《太平經》與漢代的其他兩本《太平經》也有一定的關係。先看甘忠可的《天官曆包元太平經》。據《漢書·李尋傳》: 初,成帝時,齊人甘忠可詐造《天官曆包元太平經》十二卷,以言漢家逢天地之大終,當更受命於天。 甘忠可弟子夏賀良向衰帝所陳說的: 漢歷中衰,當更受命。成帝不應天命,故絕嗣。今陛下久疾,變異屢數,天所以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號,乃得延年益壽,皇子生,災異息矣。 等等,襄楷上書則稱:前者宮崇所獻神書,專以奉天地、順五行為本,亦有興國廣嗣之術。 可見兩者的說法頗相似。甘忠可之書是借著 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 的名義的,《太平清領書》則以天君、太上為最高的神,大部分內容是以天師與六方真人純師徒問答的形式敘述的。兩者的形式也基本相同。從甘忠可與于吉、宮崇的籍貫看,其地域亦相近。這些說明,一百七十卷的《太平清領書》是從甘忠可的十二卷《包元經》發展而來的。至於《太平清領書》與《太平洞極經》的關係,據梁孟安的《道教義樞》說,張道陵曾得太上授與《太平洞極之經》一百四十四卷,可能是《太平清領書》的另一傳本。宋張君房輯《雲笈七籤》亦沿此說,並交待說:甲乙十部合一百七十卷,今世所行。按正一經云:有《太平洞極之經》一百四十四卷,今此經流亡殆將欲盡。此之二經,並是盛明治道,及證果、修因、禁忌、眾術等也。 可見兩種《太平經》內容是基本一致的。
總的來說,《太平經》一書即是漢代的《太平清領書》,後來收入《道藏》,今已殘缺不全,原書一百七十卷,僅殘存五十七卷。今人王明先生,以現存《道藏》本《太平經》為依據,參照《太平經鈔》及其他二十七種引書加以校補,編成《太平經合校》。

後世影響

該書內容龐雜,非一人一時之作,專以奉天地順五行為本,認為治國者有它,可以長生,其中多「巫覡雜語」,但也不乏反映貧苦民眾疾苦與要求的思想,並對當時的社會政治問題發表了評論。該書對於張角傳播其太平道,組織黃巾起義起了理論指導作用,張陵創五斗米道也利用了它,其對後世道教及道教思想的發展亦有重大影響。收入《正統道藏》太平部。今人王明有《太平經合校》(中華書局1960年版),頗便學者。

演變

《太平經》行世後,由於其傳播者、傳播區域及時代的不同,出現過多種卷數不同、經名不同的傳本。
南朝梁孟安排在所著《道教義樞 ·七部義》中說:“按《正一經》雲,有‘太平洞極'之經一百四十四卷。此經並盛明治道,證果、修因、禁忌、眾術也。其《洞極經》者,按《正一經》:漢安元年,太上親授天師,流傳茲日。”意即張道陵曾有《太平洞極經》一百四十四卷。唐閭丘方遠的《太平經鈔》已部、庚部;《太平經》卷四十一、卷四十八中皆有解釋“太平洞極”之經的文字。宋張君房編《雲笈七籤》卷六《三洞經教部·四輔》也說:“凡君在位,輕忽斯典,然其卷數或有不同。今甲乙十部合一百七十卷,今世所行。按正一經云:有“太平洞極”之經一百四十四卷。今此經流亡殆將欲盡。此之二經,並是盛明治道及證果修因、禁忌眾術等也。”足見《太平洞極經》是確實存在過的,南梁時尚有流傳,至宋代便已流失殆盡,僅存書目。孟安排與張君房也都說此二經內容“並是”,經名不同而內容一樣。據饒宗頤《敦煌六朝寫本張天師道陵老子想爾注校箋》論證,《想爾注》多處演“太平”、“守一”等義,實乃以《太平經》之義旨解釋《老子》。這也說明張陵確曾有與《太平經》內容相同的《太平洞極經》。近代著名道教學者陳攖寧先生曾謂《太平青領書》與《太平洞極經》是一經而二名。我認為此說極是。現引述《太平經》中有關解釋經名的文字以為證明:
卷四十一: “此道道者,名為洞極天地陰陽之經,萬萬世不可復易也。”“洞者,其道德善惡,洞洽天地陰陽,表里六方,莫不回響也。……其為道乃拘校天地開闢以來,天文地文人文神文皆撰簡得其善者,以為洞極之經”。
卷六十七: “此乃天上太古洞極之道,可以化人”。
卷六十九: “周流天下,上下洞極”。
卷八十八: “今天師言,乃都合古今河洛神書善文之屬,及賢明口中訣事,以為洞極之經”。“使眾賢明共集次之,編以為洞極之經”。“使眾賢誦讀,此當為洞極之經竟者”。
卷九十一: “上第一善者,去其邪辭,以為洞極之經”。“以神文聖賢辭,下及庶人奴婢夷狄,以類相從,合其辭語,善者以為洞極之經”。“天怨地咎,國之害微,立洞極經文”。
卷九十六: “究洽洞極七竟,以類次書文使相得,災悉滅亡,致洞極之吉文”。
卷九十八: “其大也則洞至無表,其小也則洞達無里,尊則極上,卑則極其下。……然吾乃為太平之君作經”。
卷一百零二: “大集具正事,考本天地之根,以除天恐地咎國之害,立洞極經”。
卷一百二: “故施洞極之經,名為太平。”
卷一十五至一百十六: “今天上皇平洞極之氣俱出治,陽精昌興……真人務順吾書言,刑自絕”。
卷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六: “故教人拘校古今文集善者,以為洞極之經”。
上列引文足證:《太平洞極經》與《太平青領書》系一經二名,只是由於傳播地區不同,卷帙有所取捨和調整,在天師道名《太平洞極經》,在太平道則號《太平青領書》。
漢末以後,《太平經》又有演變。
南梁孟安排《道教義樞》中說,襄楷向漢桓帝獻《太平經》, “帝不信之,其經遂隱”。到漢靈帝時,太平道張角“頗有其書”。到晉時,著名道教理論家及鍊師葛洪,在其所著《抱朴子·遐覽篇》中著錄《太平經》五十卷、《甲乙經》一百七十卷。《太平經》卷五十中說:“可知吾書,猶天之有甲,地之有乙,萬世不可易也。”又該經以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為部,故《甲乙經》很可能是《太平經》的別稱。⑴五十卷之《太平經》,則又另一《太平經》傳本。南北朝時,《太平經》仍隱於民間。據《道學傳》第十五卷中說,南梁東海丹徒人桓闓,曾在民間求得《太平經》一部,其師陶弘景認為“此真乾君古本”。《雲笈七籤》卷六《四輔》亦載陳宣帝時周智響取得《太平經》,並在至真觀開敷講說,自此以後,《太平經》便又行世。到唐末,間丘方遠節錄《太平經》,分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部,每部節錄原經十七捲成一卷,編次為《太平經鈔》十卷。⑵南唐沈汾《續仙傳》及宋賈善翔《猶龍傳》述說閭丘方遠詮《太平經》三十篇。宋鄧牧《洞霄圖》卷五中又說閭丘方遠“鈔為二十卷”。這裡所說十卷、二十卷、三十篇,實際上都是指《太平經鈔》,因《太平經》原文節錄分為十部,每部一卷,則為《太平經鈔》十卷;如按每部節抄分為上中下三篇,則共為三十篇;如按每部節抄分為上下兩卷,則共為二十卷。由於傳本分篇、卷的方法不同,故有此三種說法。閭丘方遠除節錄《太平經》,編次《太平經鈔》十卷外,他還從《太平經》中選抄輯成《太平聖君秘旨》,其內容論述精、氣、神之關係,輯存守一之方法甚多。《宋史·藝文志》所著錄的閭丘方遠《太上經秘旨》及宋賈善翔《猶龍傳》所稱《太平秘旨》,均為此書別稱。關於《太平經》本身,宋《四庫闕書目》及《宋史·藝文志》皆著錄為“襄楷《太平經》一百七十卷”。這是誤將向漢桓帝獻“神書”的襄楷,當作為該經的造作者。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六說:“今甲乙十部合一百七十卷,今世所行”。元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著錄“《太平經》一百七十卷”。元趙道一《仙鑒》也說:“其經以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為部,每部一十七卷”。這說明《太平經》一百七十卷到元代還是完整存在的。及至明代,《太平經》便殘闞嚴重了,明白雲霽《道藏目錄詳註》及明李傑《道藏目錄詳註》都說《太平經》只存:卷一至十四,卷三十五至五十,卷五十一至九十(內有缺卷),卷九十一至一百七(內缺九十四、九十五),卷一百八至一百十九。這說明《正統道藏》中只存《太平經》八十七卷,除去外字號一至十卷為《太平經鈔》,則實存本文僅七十七卷。迨至近代,涵芬樓影印《正統道藏》,較之原刻本《正統道藏》中《太平經》卷帙,則又更為殘缺,只存下五十七卷,即:卷三十五,卷三十六至三十七,卷三十九至五十五(五十一與五十三同卷,缺五十二),卷六十五至七十二,卷八十六,卷八十八至九十三,卷九十六至一百四,卷一百十四,卷一百十六至一百十九。另卷一至卷十,乃是閭丘方遠的《太平經鈔》。為什麼又短缺了呢?因涵芬樓影印《道藏》是照北京白雲觀所藏明英宗賜《正統道藏》影印,而白雲觀所藏《正統道藏》已有散失,因而影印本也隨之短缺了。
近代學者王明先生,根據多種道教經書及有關史籍,參照合校,編著了《太平經合校》,基本上還原了《太平經》一百七十卷的輪廓與內容,這對於宗教史及思想史研究是一大貢獻。

經文思想

無為和有為 

五斗米道在《老子想爾注》中,繼承了《道德經》的“無為”思想,認為無為是“道性”,不為惡事,“有天下必無為,守樸素,合道意矣”,而“無為”的狀態就如同嬰兒,“嬰兒無為,故合道。但不知自製,知稍生,故致老”,“專精無為,道德常不離之,更反為嬰兒”。太平道的《太平經》則認為:“天地之性,萬物各自有宜。當任其所長,所能為。所不能為者,而不可強也。”“無為”與“道”相連,上古所以“無為而治”,就因為“得道意,得天心意”。人如果能夠“入無為之術,身可有也;去本來末,道之患也”。魏晉以後,無為的思想成為道教社會觀和道士全身修仙的基礎。《雲笈七籙》卷九十《七部語要》中有一則稱:“執道德之要,固存亡之機,無為事主,無為事師,寂若無人,至於無為。定安危之始,明去就之理,是可全身、去危、離咎,終不起殆也。”因此,事主、事師以及全身都需要以無為作為指導,無為就是“道德”的綱要。東晉葛洪在《抱朴子內篇》中認為“天道無為,任物自然,無親無疏,無彼無此也”。批評“仲尼雖聖於世事,而非能沉靜玄默,自守無為者也”,並稱老子曾訓誡孔子:“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同時,葛洪還認為求仙之法,也要“靜寂無為,忘其形骸”。
南朝齊梁時陶弘景的《真誥》指出“喜怒損志,哀感損性,榮華惑德,陰陽竭精,皆學道之大忌,仙法之所疾”,而“仙之要道,生之本業”,就是“知而不為,為而不散”。《西升經》有“道以無為上,德以仁為主”之句。韋處玄注曰:“道無體,無為而無不為,故最為天地人物之上首。”他將“無為”置於天地、人物之最高處。《西升經》還稱“人能虛空無為,非欲於道,道自歸之”,“無為養身,形骸全也”。徐道邈注曰:“清淨無為,抱德養身,和氣已復,故形骸保全也。”金元以後道教全真派的一些高

天道與人道 

道從天道與人道的區別來論述無為和有為。認為:“無為者,天道也;有為者,人道也。無為同天,有為同人。如人擔物,兩頭俱在則停穩,脫卻一頭即偏也”。接著他又說,如果兩頭和擔子俱脫,那就回到原來的狀態了。CF有的則從有無的角度閘述:“無者,明恍惚之妙也;為者,明變通之理也。”《玄教大公案》中批評了將“無為”視作“土木偶人,推之不去,呼之不來,逼之不動,塊然一物”的說法,讚頌“無為”是“貴乎一點靈明,圓混混,活潑潑,無心無而為,時止時行,以輔萬物之自然”。在
《道樞》卷十二《大丹篇》中,稱“易成子嘗遇至人,謂曰:無為之道莫過乎金丹,得道必由乎金符焉。”CI後世的內丹家更稱內修之術是以“有為”作為根基的“無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