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變遷
1842年,達爾文提出的珊瑚礁成因的“沉降說”認為,珊瑚礁的形成經歷了三個發育階段:首先,在島嶼(尤其是火山島嶼)沿岸形成環繞海岸並與島嶼相連的岸礁;第二階段,島嶼略微下沉,珊瑚則與沉降
速率保持同步向上生長,由於外緣海況條件好,珊瑚礁增長快於內側,結果珊瑚礁與海岸分開,中間隔以瀉湖,形成堡礁;第三階段,島嶼全部沉降入海,珊瑚仍向上生長,形成環繞瀉湖的環礁。這一理論的地質背景是火山島不斷下沉,所以又稱為“礁基沉降說”。達爾文還指出,某些環礁可在平坦的沉降台階上形成,不必經過堡礁階段;淺灘可直接由珊瑚生長發育成環礁,而無需發生沉降運動。沉降說將珊瑚礁三種主要類型密切聯繫成一完整的發生系列,獲得不少學者的支持。1950-1952年在馬紹爾群島埃尼威托克環礁鑽探,分別在 1267米和 1405米遇到玄武岩基底。由於珊瑚只能生長在淺水區,可見生長基底曾下沉1000餘米。對於大洋環礁來說,沉降說是可信的。
美籍加拿大學者R.A.戴利(1915)則強調冰川控制海平面變化,並對珊瑚礁發育產生影響,提出有關珊瑚礁成因的“冰川控制說”,認為冰期時海面下降100米,使出露的珊瑚死亡,當時水溫低,泥沙量大,珊瑚不能生存,已有的岸礁遭毀壞,灘地被削平到冰期時的海面高度。冰期後,海面上升100米,環境適合珊瑚繁衍,它們在冰期時形成的夷平台地上生長,一般是外緣更適合珊瑚繁殖,因而增長快,逐漸形成堡礁和環礁。戴利認為,冰川控制說能更好地說明瀉湖所具有的淺而平坦特性。但這一假說難以解釋鑽探揭露的厚逾千米的珊瑚礁體。
1935年,美國學者J.E.霍夫邁斯特和萊德提出關於環礁成因的“先成海台說”,但只能說明某些小而薄的礁體的成因。1947年,荷蘭地質學者P.H.奎年將沉降說和冰川控制說結合考慮,提出“冰期成因沉降說”,認為沉降說是正確的,但冰期海平面下降對珊瑚礁確有侵襲作用,對礁體的表面形態特徵有顯著影響。由於珊瑚礁的成因是複雜的,要圓滿解釋所有珊瑚礁的成因,還有待進一步努力。珊瑚從古生代初期開始繁衍,一直延續至今。珊瑚屬種多,演化快,常成為劃分地層的依據。造礁珊瑚對環境要求嚴格,只生長於熱帶、亞熱帶淺海中,而且隨著緯度升高,其屬種減少,生長率變慢,因而又可作為判斷古氣候、古地理的重要標誌。某些屬種的造礁珊瑚,每年會象樹木年輪那樣留下生長線,因而可將其當作“生物鐘”。寒武紀期間年生長線為424-412條,奧陶紀為412-402條,泥盆紀為410-385條,石炭紀為390條左右,三疊紀 381條左右,現代為365條左右,這是地球自轉速度變慢的有力證據。
地理位置
珊瑚海位於太平洋西南部海域,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以東,新喀里多尼亞和新赫布里底島以西,索羅門群島以南。南北長約2250千米,東西寬約2410千米,面積4791000平方千米。南緯20°以北的
海底主要為珊瑚海的海底高原,高原以北是珊瑚海海盆。南所羅門海溝深73 16米,新赫布里底海溝深7662米。珊瑚海因有大量珊瑚礁而得名,其中以大堡礁最為著名。大堡礁沿澳大利亞的東北岸延伸,長近二千千米,總面積21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