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太平洋戰爭時期,是中美中英關係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美英兩國與中國共產黨關係的起源時期,他們出於各自利益的需要,對華政策不盡相同,因此,在處理與中國共產黨的關係問題上,態度和方法上也不盡相同.
作者介紹
李世安,男,1948年1月13日生人。
1965-1970年 高中畢業後,分配到貴陽雲岩二中教書,並借調雲岩區教育局教研室,參加教學改革和教材編寫工作。
1971-1977年 調貴陽市雲岩區文化館工作。
1978-1982年 貴州師範大學歷史系學生。
1982-1985年 貴州師範大學歷史系教師。
1986-1987年 在英國伯明罕大學歷史系攻讀歷史學碩士學位。
1987-1989年 獲英國前首相張伯倫獎學金,在英國伯明罕大學歷史系攻讀博士學位;1989年9月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1989-1992年 先在英國伯明罕大學、後到美國史丹福大學做博士後研究,並擔任美國雜誌《American Abstracts》的兼職撰稿人。在美國期間曾是美國歷史學會會員。
1993年起 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師,並繼續擔任美國雜誌《American Abstracts》的長期特約撰稿人至今。
1996-1997年 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副主任。
1997-2002年 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主任。
2002.7-現在 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家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歐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歐美史研究中心主任。
到中國人民大學任教後,曾出國到英國、以色列等國進行學術研究和進行講學。2003 年代表中國人權學會赴澳大利亞悉尼參加澳大利亞人權會議,2002年代表中國人權學會赴印度參加世界人權大會。
曾多次邀請外國專家到校講學;在系主任上,還簽訂了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與英國伯明罕大學歷史系的合作辦學協定(有效期1995-1998,1998-2003),以及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與以色列海法大學人文學院的合作辦學協定(有效期2001-2005),還與智利國家大學簽訂了合作研究項目。
1997年被國家勞動人事部和教育部評“全國優秀回國人員”,曾多次受到江澤民、胡錦濤、李嵐清等國家領導人和北京市委領導人的接見。
現在擔任中國世界現代史研究會 會長。
學術兼職(包括曾任兼職):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會歷史學科評議組 成員
2.教育部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 委員
3.中國人權研究會 常務理事
4. 美國雜誌《Historical Abstracts》、《American Life and History》特約撰稿人
5.中國世界近現代史研究會副會長
6.中國世界現代史研究會 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7.中國人民大學學位委員會 委員
8.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世界史》 主編
9.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中國人民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 兼職研究員
10.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南開大學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 委員
11.中國史學會東方文化研究中心東方文庫 評審
12.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雜誌 編委
13.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 學術委員
14.曾任北京市教育局 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專家
15.首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評審專家
16.內蒙古民族大學 兼職教授
目錄
第一章 珍珠港事件前後的中英關係
一、英國對日政策及中英關係的惡化
二、蔣介石訪印和甘地被捕
第二章 中英間的分歧與鬥爭
一、西藏問題
二、東三省問題
三、英國對華五千萬英鎊貸款問題
四、滇緬公路和緬甸戰役
第三章 中國新聞界反對英國殖民主義的鬥爭
一、中國新聞界1942年3月至10月的反英鬥爭
二、英國政府的對策
三、英國政府對華宣傳計畫引起的爭論
四、兩次反對邱吉爾的鬥爭
第四章 中英1943年廢除不平等條約談判與香港問題
—、1942年10月9日前英國的態度
二、廢除不平等條約的談判和九龍問題
三、1943年條約簽訂後的英國對香港政策
第五章 英國對重慶政府的評價
一、英國對國民黨政府的基本看法
二、英國對重慶政府抗日的評價
三、英國對援助重慶政府與否的辯論
第六章 英國與中國共產黨
一、英國開始接觸中國共產黨的原因
二、英國對中國共產黨的看法
三、英國對中國共產黨性質的分析
四、英國駐華大使館與中國共產黨
第七章 英國對國共鬥爭的態度
一、英國對國共鬥爭的分析
二、英國對國共談判中軍隊問題的看法
三、英國對戰後國共鬥爭的分析及對策
第八章 太平詳戰爭後的英國對華政策
一、英國戰後的不干涉政策
二、英國對即將成立的新中國的看法
三、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策略考慮
第九章 英國的對台政策(1943一1954)
一、影響英國對台政策的因素
二、英國政府內在台灣問題上的不同觀點
三、英國為了緩和台灣海峽緊張局勢所做的工作
四、英國對美國政策的影響
五、英國對台政策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