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榆林市太史第
在陝北榆林縣(今榆陽區)南大街 李學士上巷24號院內,有一處掛著“ 太史第”匾額、不到100平米的四合院。據胡文國先生(胡鼎彝的重孫)介紹,這是自家的院子。這裡是塞上名學文魁胡鼎彝的舊宅,門楣下匾額的“太史第”這三個字,是他老爺爺親筆書寫的木刻。院裡窗明几淨,充斥著現代社會的物品。舊有的四合院中因隨意搭建小屋,院子的格局已難以辨認。但是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依舊瀰漫。
胡鼎彝(1854~1926),字味笙,榆林市榆陽區人。清末翰林。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中進士,授 翰林院庶吉士,給光緒皇帝當老師。時稱“胡翰林”。旋改編修,充任國史館協修,鑲黃旗官學查學官。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的“洋務運動”中出任 湖北學政,主持湖北新舊學並舉,使學風蔚然。秩滿述職,遣河南省任用,歷充省仕學館總教習、學務公所總課長、陸軍國小堂總辦、道口糧貨捐局總辦、河南勸業道等職,在河南懷慶府期間籌辦沁河埝工有功,加二品頂戴。時英國商人在焦作開辦煤礦公司,與當地人發生衝突,他據理力爭,維護主權。
民國初年,“胡翰林”充豫北總辦兼河南法政學校校長。胡鼎彝由於官居湖廣學政、國史館協修,倡導新學編冊修籍,欽賜“太史第”。
祖遷榆林 名揚塞上
據胡文國先生說:“聽我爺爺講,我祖上是從河南遷徙到榆林的,當年我們的先祖有兩個兒子,一個是皮匠,一個是鐵匠。先祖病逝後,先祖母守寡。戰亂導致家人離散,兩兄弟被迫流離他鄉。
其中一兄弟來到西安成家後,逐漸發達。在西安市如今的'胡家廟"設有祖上祠堂,與榆林城我們胡姓同屬一門。另一兄弟來到榆林後,在榆林躬耕立家。這兩兄弟是榆林城胡姓家譜上記載的第一代,胡鼎彝屬胡家第八代嫡孫。
榆林胡鼎彝弟兄五人。老大曾任寧夏提督,胡鼎彝排行老二,老三是我曾祖父,老四少亡,老五不祥。胡鼎彝的夫人是今清澗人,後娶第二個夫人是北京人。兩個夫人先後共育有三兒一女。1990年代的國務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 胡啟立是榆林城胡姓家譜上的第十代。胡文國先生說:“我是胡家第十一代,胡啟立長我一輩。”
教授光緒 名譽鄉里
據胡文國介紹,他家曾伯祖父胡鼎彝於光緒十八年(1892)考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給光緒皇帝當了老師。期間因光緒學習態度不認真,胡鼎彝曾手持戒尺,將光緒帝按在板凳上鞭笞後腚以示懲戒,以至召來慈禧太后的不滿。於是,慈禧太后將胡鼎彝拿來問罪,胡鼎彝面無驚色,懇誠地對慈禧太后說:“臣乃一翰林院士,光緒帝之師,臣若教授嚴厲有加,皇帝日後將為一明君;臣若教授不嚴,日後若為昏君,臣將愧對於大清、家鄉父老。臣乃一千古罪人吶!”一句話說的慈禧太后龍顏大悅,滿心歡喜,胡鼎彝也因此被赦無罪。
在京城許久,胡鼎彝曾給父母寫過一封信,信里具體介紹了他當時的官職、俸祿以及官場的一些概況。勸解子女不要入仕途,稱伴君如伴虎,身心煎熬。胡鼎彝讓家鄉的親人老老實實地做一個普通人。這封信至今留存。
為官數十載,胡鼎彝只回過一次家。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胡鼎彝也跟隨慈禧太后逃到陝西西安。在西安,胡鼎彝向慈禧太后請求回老家探親。經得慈禧太后恩準後,胡鼎彝才得以回榆林一趟。
榆林當時在北京擔任官職的沒幾個,胡鼎彝官職最大。回到榆林後,各地鄉紳爭相拜訪胡鼎彝,並隨帶重禮。面對鄉親的熱情,胡鼎彝不得不把這些禮物收下。但是他分文未動,把這些錢財全部用於家鄉的慈善事業。所以,他的聲譽也廣播鄉里。
改建榆林 成“小北京”
有關胡鼎彝的種種傳說,諸如榆林的小北京四合院等等,在民間盛傳已久。傳說一年秋日,胡翰林陪光緒帝弈棋,光緒帝忽見胡翰林淚水盈眶,便問:“愛卿有何悲苦之事?據實道來!”胡翰林說:“榆林民宅簡陋,不同京城,每到秋日淫雨之時房屋多漏雨,苦不堪言。臣現在看到庭院大雨滂沱,不由得思念老母之處境!”光緒帝道:“這有何難?著令民居照京城仿造便了!”
從此,榆林普通民宅都仿北京四合院構建,院落方正,房屋高大,穿廊虎抱,起脊築獸。後來到榆林的外地官員見此民居格局,竟與北京的四合院頗有幾分相似之處,不由讚嘆:“真是小北京!”也因此,榆林有了塞上“小北京”的美譽。
據《延綏鎮志》記載:古城榆林始建於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歷經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明弘治五年(1492年)、明正德十年(1515年)三次擴建,史稱“三拓榆陽”。從此初現文明古城的模樣。及至清朝歷代直至同治年間,歷代官宦商民協力的數次修葺維護,始成今日“ 六樓騎街、北台南塔”。滿城明清四合院的民居建築群,與市政標誌性街市騎樓,渾然一體,塞上驚艷。
榆林老城內,一條條街巷幽深而神秘。古城全盛時,在城牆內外 沿街巷布局有達三千多座明清四合院。而每家每戶,都有著紮根長城邊塞,亦農亦工,工商農學並舉、繁榮北疆的漫長曲折的一部家族屯墾邊防史。歷代子孫不辱使命。建功立業、報效國家,也就成為了塞上人家建設邊城、繁榮鄉里的無尚榮光。
老榆林舊城中,李學士上巷中,有一座院子是傳說的清末翰林學士胡鼎彝的故宅。整座小小的四合院依照老榆林的規制,四合院向外建有外院門、與里院門,是兩座簡單而清雋的院子門樓。榆林胡翰林家沒有長城邊防武舉人家,那大院門外尋常準建的旗桿、石鼓與石獅等,一種標示著祖先軍功與地位的禮儀建築裝飾。但是胡宅的里院門楣下,卻懸掛有一塊由光緒帝老師翰林胡鼎彝本人,為自己的祖先與父母宅府,親自手書的“太史第”三字墨寶,一塊無比珍貴的木刻牌匾。
鄰里訪客有幸觀看、欣賞之餘,也可一窺清末高官的胡翰林自己,確實是一位服務了明君帝王、引領了華夏民族萬里鵬程的、智者與先驅者。小小木刻牌匾,書寫了清末一代文人,報效祖國的驕傲與榮光。
由此也可構想,當年的胡翰林爺,是一位不以擾民為榮、且事必躬親、清廉正直的高官政治家。
在老榆林 李學士上巷24號大院門與里院門之間,正對院門的女牆正中,按照榆林四合院的規制,設有一座盈不足尺的、小小的“土地爺神龕”。塞上榆林風俗,每年到“時風八節”的中國重大節日,尤其元旦春節,院內居民就要在這龕“ 土地爺”的面前上香、祈拜本院裡的家人和街巷的鄉里平安。
身居高職、不忘根本,理解桑梓。自覺把人民的希望和夢想,奉為自己為之終身追求的人生準則。這就是我們近現代中國培養的優秀高級官員,不同於世襲罔替的封建朝代高官顯宦的根本之處。
市坊街巷的種種規矩與傳說各有源頭。而建設家鄉,造福桑梓,卻是古城居民茶餘飯後永久的談資與話題。
為官清廉 據理力爭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胡鼎彝秩滿述職,遣河南省任用,歷充省仕學館總教習、學務公所總課長、陸軍國小堂總辦、道口糧貨捐局總辦、河南勸業道等職。期間,生長於南方的文人一直蔑視北方人,常對北方的文人唏噓不已。為了改變南方人的偏見,促進民族團結,胡鼎彝在一次考試中,將一羊頭掛在牆上。以此為題讓當地參考文人作文章。意指“頭懸樑,錐刺股”的古老典故。不想這一題目竟無一人作答,當年考試也無一人被錄取。此事傳到慈禧太后耳邊後,慈禧對胡鼎彝一番訓斥,以平眾怨。同為北方人,慈禧也深知我國北方與南方風物出產富庶與貧瘠的差異,由此形成北方人與南方人各自價值觀念與文化觀念的不同。
胡鼎彝出任為一省父母官後,生活起居甚是簡樸。常年為宦兩袖清風,深得民心。在出任河南懷慶府期間,胡鼎彝只曾購置一院地方。不久英國商人在焦作開辦煤礦公司,與當地人發生衝突。他據理力爭,維護地方主權。後因籌辦沁河埝工有功,被清政府封加二品頂戴。
民國十五年(1926年),胡鼎彝在開封病逝。
後代榮耀 為國棟樑
陝北老榆林胡鼎彝翰林“胡姓家譜”上的第十代、胡翰林的第八、第九代孫,就是我們現今的國家領導人胡啟立的一代。時逢近百年來的近現代,中國發生了“洋務運動“失敗,“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軍閥割據、全民抗戰,…,轟轟烈烈民族革命與人民革命的大時代。解放前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在全民族血與火的洗禮中,也造就了陝北榆林胡家新的一代。目前他們中不少人,已經走上了我國黨中央和科學最高層的領導崗位:
上世紀80年的團中央書記、黨中央書記處書記胡啟立,於上世紀的40—50年代就讀於北京大學物理系與機械系。畢業後擔任北京大學團委書記、黨委常委。80年代出任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歷任電子工業部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2001年至今,還擔任著宋慶齡基金會主席、中國福利會主席等職務。
胡啟立的胞妹胡啟恆,是我國最早的模式識別專家。中國工程院的女院士,曾擔任中國科學院的副院長。胡啟恆博士1959年畢業於莫斯科化工機械學院 工業自動化專業,1963年獲 技術科學副博士學位。回國後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從事 生產過程自動控制、與 模式識別的研究工作。課題曾獲科學大獎。建立了我國第一個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她80年代開始擔任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期間與之後,出任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長、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為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工委會主任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2001年當選為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第一屆理事長 。是現代中國理工科重要領域的開拓者和重要的領軍人物。
廣東高州市太史第
高州市太史第位於廣東高州市城西的廣潭村,是清代光緒年間,兵部左侍郎、工部左侍郎、國史館編纂楊頤的故居遺址。
楊頤(1824~1899年),清代高級官員,高州市城西廣潭村人。 鹹豐二年( 公元1852年 )鄉試中舉, 同治四年赴京會試進士,自此踏上仕途。先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後任至國史纂館修,及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兵部左侍郎、工部左侍郎。他任職期間,剛正不阿,敢於彈劾那些徇私舞弊、貪贓枉法的大臣。在幾次擔任主考官中,為朝廷錄選了不少人才。對修纂國史、修建北京勝跡也作出了貢獻。1898年,為慈禧太后佐勘東陵工程後,請假回鄉省親。翌年病逝家中。
楊頤故居原為三進建築,磚木結構。待進士及第並出任京官後,擇基另建新居,稱“太史第”。太史第主體建築為五路四進,另置後院及前院,周圍設大迴廊。前院前部建有稜柱形裝飾的圍牆,回廓四角設定護衛角樓,火力可顧及院內及四周圍牆任河一角落。院內鑿有水井、花池。整座建築選料上乘,雕樑畫棟,石質欄桿,花磚鋪地,富麗堂皇。總面積約7000平方米。
及後,又於主體建築旁邊,擴建約3000平方米的附屬建築。附屬建築為二層樓房式建築,採用傳統的民族風格形式進行裝飾彩繪,獨具特色。附屬建築與主體建築協調和諧,構成一個龐大的民居建築群體,也是粵西地區最大的民居建築之一。它對於研究嶺南民居建築具有一定的歷史和科學價值,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浙江紹興市太史第
太史第座落在紹興市福全鎮境內徐山村,旁臨鑑湖。 清朝嘉慶年間,村里以羅氏為大姓,大都以文職為業,與文房四寶有緣。至今還流傳著“徐山羅、峽山何、草藐橋杜家”的順品溜,曾號稱為“羅百萬”的羅公靜一,其號稱曾驚動了嘉慶皇帝。 太史第總面積達2184平方米,坐北向南,分七間打埭,共四進。前進為儀門,門牆上方鐫刻著“勤儉謙和”四個端莊的正楷大字,為羅氏之家訓,勉勵羅氏後裔要勤勞儉樸謙虛和氣之意。二進中間為大廳,三進中間為二廳,也稱香火大廳,四周樓房畫梁調棟。左右兩側均是廂房和側樓,景致十分壯觀,計大小房屋八十餘間。台門外牆周圍均以“四板石硝牆”砌成,據傳“四板硝牆”要五品以上的官銜妨可建造,可見這位羅公職位之大。
據羅氏第十六世孫羅先生介紹:家譜記載羅公名靜一,排行老二,生卒不詳。他年輕時勤奮好學,博覽群書,知識淵博,立有報國之志。 嘉慶已卯年( 公元1819年 ),適逢大比之年,靜一公 上京赴考,金榜中舉,封為翰林宮銜(從事起草詔 書,應承皇帝各種文字工作的官)。據說其在皇帝殿試時,羅公對答如流,文章出眾,才華橫溢,又瀟灑英俊。萬歲龍心大喜,即命其為已卯科翰林,卻不放官,留在身邊的翰林院中。只因太子讀書正缺這樣的人才教導,因此命他為專門教太子學習的老師。 光陰如箭,轉眼二年多時間過去了,由於羅公治學嚴謹,教學有方,太子的學業飛躍上進,皇上聞之,也滿心歡喜。一天正午,羅先生趁太子午睡之際,不在身邊,正對天興嘆:“啊,我離家已二年有餘,家中信音全無,不知兩位高堂福體可安,又不知夫人孩子生活如何?我雖身為翰林,但俸祿甚微,家中不寄銀兩分文,實在使吾掂記也”。此嘆聲正被路過翰林院的太子聽得一清二楚,但他聽了不動聲色。翌日,太子在父皇面前談及先生心事。其實嘉慶皇帝也早有察覺,認為先生所言也是事實,也不去怪他的罪,並對太子道:“兒所言極是,朕也早有安排,你轉言先生,請先生再待數月,朕已命他為壬午科監考官之職,已行文各府各縣,請其繼續安心賜教吧!” 次年秋季,正是壬午科大比之年,先生果然當上了監考官重任。他盡心盡職,秉公辦事,監考嚴謹,博得了朝中文武官員的好評。皇上聞之,開恩鼓獎,賜其白銀萬兩,由此先生竟成了一大富翁。翌年正月,皇上又出聖旨一道,封其為“太史官銜”。羅公回鄉祭祖,建造“太史第”府宅一座。這就是徐山村現存的清朝古建築之一的太史第台門。
江西靖安縣太史第
簡介
靖安太史第,是一座五幢(重)直進、兩層磚木結構、成不完全對稱設計的古宅。由舒懋官領次子舒恭受,因舒恭受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而得名,距今近兩百年。
太史第大門呈八字形,門額上端的門匾是青石雕刻的陽文“太史第”三字,字的筆畫胖呼呼的,不是顏體,倒有點象趙體風韻,勁而且柔,柔中帶剛。大門兩側各連著約二十米長的高牆,牆沿磚雕凹凸有致,小巧玲瓏。門前坪地用條石砌成,對面一堵高高的屏牆將坪地與菜地隔開,屏牆上寫有碩大的紅底黑字“鴻禧”。屏牆後還有碾米的牛拉石碾槽。舊時沒有碾米機,三日兩頭有鄰近村民到此碾米,那牛拉著碾盤打轉發出的咿呀聲,是那樣的輕柔和富於節奏,在兒時的記憶里,有如母親的催眠曲一樣親昵。坪地兩旁各矗立著高矮兩對條石雕成的旗桿,靠西邊還有一個六稜柱形大理石系馬樁。
推開兩扇厚重的木門,映入眼帘的是第一道屏門,繞過屏門,是一口用條石鋪砌的大天井,前邊是二門口,門額上的花雕古色古香,上首原有贈匾鐫“祖德彌彰”四字。兩旁隔著兩小天井,分別是屏風隔著的轎子間和沖茶間。轎子間經常擺放著一些過時的轎子架,只有娶親嫁女時,那些轎架子才搬去蒙上轎衣供使用。平日這裡則是小孩們捉迷藏的好地方。沖茶間長年有人燒開水,也是一般外人歇息的地方,鄰近的中老年人空閒時,常聚在這裡一邊品茶,一邊聊天。大門內左側還設有一大客廳,內有雅致的擺設,大人們又管它叫“花廳”。
進二門,繞過第二道屏門後,又是一番天地:首先入目的是前幢天井、前廳,兩側是過口房和廂房,四間正房一字排開。柱旁雕花雀替、過口房、廂房、正房的花格窗上的鳥獸蟲魚,栩栩如生。
前廳名曰“靜觀堂”。舒恭受在任時,因政績卓著,受到道光帝的接見。由於舒恭受與叔叔舒懋修曾同榜登科,且舒懋官與舒恭受父子同為進士,相傳道光帝曾贈其一匾:叔登科,侄登科,叔侄同登科;父進士,子進士,父子皆進士。此匾就懸掛靜觀堂。從前,廳堂左右兩側各分別擺著四把太師椅和兩個茶几,棟柱上掛著木刻楹聯。這裡是喜慶的日子接待賓客的地方。平日裡則是小孩們活動的重要場所,白天在這跳房子,晚上在這捉迷藏。正房前的橫巷則是人們夏天納涼的勝地,一到傍晚,每家正房的門口,都擺著竹床、矮凳,大人們在這拉家常,小孩們在這聽故事、唱歌。陣陣涼風,帶來紡織娘的叫聲,把全身暑氣一掃而光。後廳房與前廳房設計相仿,不同的是,後廳設有神龕供奉先人牌位,還供有幾尊說不上名的菩薩,只記得一尊騎著老虎的叫“座虎”,一尊手舉鐵鞭的“財神”,還有一位觀世音菩薩。每遇喜慶的日子,大門、二門、屏門盡開,前廳後廳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大院內生活設施齊全,一出腳門,便有礱米房、水井、柴房、廚房、油鹽房,讀書屋(愛餘齋)。遇寒冬臘月,小院臘梅迎雪開放,那五瓣的黃花,賞心悅目,幽趣的清香,沁人肺腑。晚清秀才,人稱“瘦道人”的舒信寶在抗日逃難途中曾作詩念道:吾家牆角老梅樹,每屆隆冬便著花。今日不知仍舊否,主人久已嘆無家。
古建築的結構、質量極為可靠,雖歷經近兩百年風雨,高高的主體牆依然不傾、不斜、不裂,古樸壯觀,遠遠望去,其白色裝飾線條依然威風凜凜,盡顯本色。
靖安太史第史料
據《靖安縣誌》記載:舒恭受,字再萸,號後庵,太史第人, 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中舉, 二十五年為進士。道光二年(1822年)補應殿試,欽點翰林院庶吉士(清掌撰著記載。從四品。滿二人,漢三人組成)。先後任浙江西安、嘉善、鄞縣知縣,石浦同知,主持定海政事,署理寧波府知府等。曾授軍功賞戴花翎。
舒恭受知府的驕人成就,正是在其父 舒懋官的教育薰陶下獲得的。舒懋官,字長德,號萸房,太史第人,其父麟祥,靖安縣“木門樓”(《白香詞譜》的編纂者舒夢蘭的出生地)人,是當地著名學者,舒懋官受其影響,學業頗有造詣。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中進士,嘉慶五年(1800年)開始,先後任廣東英德、豐順、新安、香山等縣知縣。
清定海同知舒恭受抗英衛國功勳卓著;
清新安知縣舒懋官主修的巨著《新安縣誌》千古流芳;
舒恭行清四川候補知縣、舒信孚清四川宜隴知縣、舒篪民國江蘇某縣補用知事等《靖安縣誌》均有記載。
舒寬宇,清道光乙未中舉。
舒寬詔,清光緒乙亥中舉……
抗日救亡教育先驅舒荔堂,評為靖安縣模範幹部,教育先進工作者,當選為縣人大代表和縣人委委員,縣政協首屆委員。正是門庭光耀:衣冠濟濟相聚一門猗歟盛哉,真世家大族之不可多見也哉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太史第里共有三十多人先後在教育戰線工作,為國為民默默奉獻建功立業。抗日戰爭時期冒著生命危險,出入江西永修,武寧的敵占區,推行抗日救亡教育的舒荔堂,先後被評為靖安縣模範幹部,教育先進工作者,並當選為第三、四、五、六屆縣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縣人民委員會委員,縣政協首屆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