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黃耆

太原黃耆

太原黃耆(學名:Astragalus taiyuanensis)為豆科黃芪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陝西、山西等地,生長於海拔1,000米的地區,一般生長在山坡,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特徵

太原黃耆太原黃耆
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根粗壯。莖地下部分有短分枝,地上部分極短縮,不明顯。羽狀複葉有7-15片小葉,長7-11厘米;葉柄較葉軸稍短,密被白色伏貼毛;托葉下部與葉柄貼生,上部披針形,被白色開展的毛;小葉橢圓形,長7-12毫米,寬4-6毫米,兩面被白色伏貼毛,柄極短(約0.5毫米)。總狀花序橢圓形或近球形,生5-7花,花序軸長3-4厘米;總花梗較葉柄粗,較葉長或稍短,被白色伏貼毛;花無花梗;苞片卵狀披針形,長1-2毫米,被白毛;花萼膨大,卵圓形,長9-10毫米,疏被白色伏貼毛,萼齒鑽形,長約為萼筒的1/5-1/4,花冠淡黃色,旗瓣長20-22毫米,寬5-6毫米,狹長圓形,先端微凹,下部漸狹成瓣柄,翼瓣較旗瓣稍短,瓣片線狀長圓形,先端全緣,瓣柄較瓣片長,龍骨瓣長18-20毫米,較翼瓣短,瓣片長約為瓣柄的1/2;子房被白色長毛。莢果長圓形,長8-9毫米,被白色綿毛,不完全的假2室,每室含種子1-2顆。花期4-5月,果期5-6月。

分布與生境

產山西、陝西(北部)。生於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