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台站中心位於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與著名旅遊風景名勝晉祠相鄰。西靠呂梁山,東臨汾河平原,環境優美,氣候宜人。距太原市區25km,交通十分便利。台站始建於1953年,1968年正式建台,占地面積26畝。“十五”期間,完成了環境最佳化改造,新建170m長的觀測山洞、容納100餘人的報告廳、640m的監測中心、1600m的專家公寓和40餘間辦公房。
武家寨磁電台位於太原市晉源區武家寨村東,居太原台站中心8km ,於1979年建立,占地面積60餘畝,屬國家地磁基本台,為主要的磁電觀測場地。
太原基準地震台地處山西中部、華北腹部,台址位於交城斷裂中段,是山西裂谷沉降幅度最大,地殼結構最複雜、地殼厚度變化最大、地殼介質最為破碎、重力異常與磁異常最顯著的地段,具有獨特的地質構造環境,素有華北地區“小震視窗”之稱,是開展地震監測和地球動力學研究的理想場所。
太原基準地震台擔負的主要任務包括:(一)監視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的地震活動情況,掌握地震活動背景。(二)為地震學、地球物理學和地震預報研究提供基礎資料。(三)承擔全球大震速報和國際地震活動資料交換。(四)觀測我國基本地磁場的主要特徵及變化,為山西省地磁觀測提供通用資料。
太原基準地震台目前觀測手段涵蓋了測震、形變、電磁和流體4大學科,共有19項觀測手段,分別為:三分向寬頻帶測震儀、電子水準測量儀、數字石英擺傾斜儀、數字水管傾斜儀、數字伸縮儀、數字型應變儀、地磁總場與分量組合記錄儀、磁通門磁力儀、磁通門地磁經緯儀、質子旋進磁力儀及分量儀、流動地磁測量儀、數位化地電阻率測量儀、數位化大地電場儀、數位化大地電磁場儀、數位化水位儀、數位化水溫儀、數位化氣象三要素等。同時台站承擔了全省流動地磁的觀測任務,觀測點32個,分布於全省5大盆地。
建台以來,幾代地震工作者安於清貧,甘於奉獻,在偏僻閉塞的環境中探索、實踐,開展對地震活動、地球活動規律的監測、科研工作,為監測山西及鄰近地區的地震活動,為政府防震減災決策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為科學研究工作和山西經濟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產生了顯著的社會效益。近幾年來,尤其是“十五”期間實施了台站最佳化改造工程,使台站面貌得到徹底改善,台站各項工作呈現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1999年獲省直工委省直“文明單位”,2000年榮獲全國地震系統集體一等功,2005年獲 “省直文明單位標兵”稱號,2006年獲山西省總工會“先進集體”三等功,2007年獲省直模範集體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
山西省太原地震台
山西省太原地震台始建於1953年,1968年正式建台,1969年劃歸國家地震局,1972年被確定國家Ⅰ類地震基準台,由晉祠台和武家寨磁電台組成。
-
地震監測
地震監測是指在地震來臨之前,對地震活動、地震前兆異常的監視、測量。目前地震監測主要有幾種劃分方法,一種是專業與民眾之分,指專業的地震台站和一些群測點,前...
歸類 系統的網路結構 方法手段 我國電磁波異常的觀測與研究 我國地震監測能力 -
地震監測系統
中文名稱:地震監測系統;英文名稱:earthquake monitoring system;測量和記錄地震時地面運動和重要的大型構築物及設備的地震回響運動的儀器。
地震監測系統簡介 地震監測系統的網路結構 -
地震觀測系統網路結構
用於長期監測某一特定地區的地震活動情況,由若干個建立在固定地點的地震台和一個負責業務管理和資料處理職能的部門組成的地震台網稱為固定台網。
固定台網與流動台網 不同尺度的地震台網 單台組網的管理和數據處理中心 遙測台網 -
山西省地震震情會商和預測預報管理制度
山西省地震震情會商和預測預報管理制度,於2009年6月1日開始實施,是一套地震震情預測、報告制度。
-
太原264醫院
太原264醫院,全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六四醫院,是北京軍區駐山西省最大的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太原264醫院創建於炮火紛飛的...
特色技術 醫院榮譽 -
太原大陸裂谷動力學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太原大陸裂谷動力學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組織結構為:1個主站+9個子站+N個無人值守或流動測點。主站設在山西裂谷的中部太原基準台(以下稱為太原主站),9...
台站概況 基地建設 組織結構 發展目標 發展歷程 -
記者看測繪
成就,包括數字城市建設、天地圖建設、地理國情監測、青海玉樹地震、甘肅舟曲... 數字城市中國行 太原:讓天更藍 水更清 數字城市中國行 山東臨沂...保障 無人機航攝為地震救援探路 獨家連線:國家測繪局緊急調集飛機...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
夢溪筆談夯
設視草台,每草制,則具衣冠據台而坐。今不復如此,但存空台而已。玉堂東承旨...使節制。 銀台司兼門下封駁,乃給事中之職,當隸門下省,故事乃隸樞密院。下寺監皆行札子;寺監具申狀,雖三司,亦言「上銀台」。主判不以官品,初冬獨賜翠毛...
夢溪筆談 前言 夢溪筆談序 卷一故事一 卷二故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