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有斜方肌、岡上肌;有頸橫動脈降支,深層為肩胛上動脈肌支;布有第一胸神經後支外側皮支,副神經,深層為肩胛上神經肌支。
[主治] 肩臂痛,頸項強痛,胸中煩滿。
[配伍] 配秉風、天宗、清冷淵、臑會治頸肩綜合徵、上肢不遂。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天髎穴,中醫針灸之一,隸屬。在肩胛部,肩井與曲垣的中間,當肩胛骨上角處。
有斜方肌、岡上肌;有頸橫動脈降支,深層為肩胛上動脈肌支;布有第一胸神經後支外側皮支,副神經,深層為肩胛上神經肌支。
[主治] 肩臂痛,頸項強痛,胸中煩滿。
[配伍] 配秉風、天宗、清冷淵、臑會治頸肩綜合徵、上肢不遂。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天髎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肩胛部,肩井穴與曲垣穴的中間,當肩胛骨上角處,有斜方肌、岡上肌;布有肩胛背動、靜脈分支或屬支以及肩胛上動、靜脈的...
名稱釋義 功能作用 治法 定位 解剖特定穴是十四經穴中具有特殊治療作用,並以特定稱號概括的腧穴。根據其不同的分布特點、含義和治療作用,分成“五腧穴”、“原穴”、“絡穴”、“郄穴”、“下合穴...
特定穴 五腧穴 原穴 絡穴 郄穴手少陽三焦經穴即手少陽三焦經的所有腧穴,左右各23穴,本經腧穴主要治療側頭、耳、目、咽喉、胸脅病,熱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解讀 中醫套用中醫基礎理論名詞。指十二正經加任脈,督脈經穴總合,又稱“經穴”,與“經外奇穴”相對而言。《黃帝內經》分經論穴,記載穴名150個,總穴數為295個;《針灸...
解讀 中醫套用肩井。肩,指穴在肩部也。井,地部孔隙也。肩井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膊井、肩解。屬足少陽膽經。肩井穴名意指膽經的地部水液由此流入地之地部。本穴...
取穴方法 相關內容 名解 穴位療法 臨床套用肩解穴又稱肩井穴,膊井穴,屬中醫經絡足少陽膽經穴位之一,是足少陽、陽維之會。
名解 經屬 穴義 解剖 取穴中醫基礎理論名詞。指十二經所統屬的腧穴。據《針灸逢源》所載手太陰肺經11穴,手陽明大腸經20穴,足陽明胃經45穴,足太陰脾經21穴,手少陰心經9穴,手太...
解讀 中醫套用天牖穴,是一個穴位,手少陽三焦經的首穴是關沖。
概述 定位 取法 解剖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