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都煙雲(海原文史資料)

天都煙雲(海原文史資料)

天都煙雲(海原文史資料),作者是李有成,寧夏人民出版社於2006年7月1日出版。這是政協海原縣委員會首次印刷出版的第一部海原縣文史資料專輯。全書收錄史料計54篇,按內容分為紅軍西征、抗戰烽煙、解放海原、剿匪平叛、軍民情深、史海鉤沉、民國見聞、民族之風、人物春秋、教育歷程、區域舊治、文化探秘共十二類。

基本信息

圖書目錄

天都煙雲

紅軍西征

紅軍西征在海原

艱難的歲月

紅軍西征在海原重要文獻摘編

抗戰烽煙

攻占劉家湖

——記台兒莊大戰序幕戰臨沂戰役的一次重要戰鬥

青年軍的悲歌

抗日戰爭時期海原縣的回族社團組織

解放海原

目睹解放軍進海原城

解放前後的海原

剿匪平叛

勸降匪首馬紹武的經過

海原縣羅川鄉土堤溝剿匪記

活捉土匪馬文俊

軍民情深

回族民眾救了這位老紅軍

入間自有真情在

為追剿叛匪的解放軍送糧

回漢民眾劫法場

史海鉤沉

營救西路紅軍片斷回憶

光緒二十一年海城回民起義

海原縣城史話

天都西安州史話

海原縣一九六O年的“雙反”運動

民國見聞

我在民國年間的見聞

一、飛機失事老虎掌

二、狀告王朝楨和韓文煜縣長

三、司徒縣長的清貧

四、民國時期的海原頭面人物

五、曹啟文遺事

六、民國海原趣事

我任民國海原縣會計主任二三事

“古怪歌”與“賣桃歌”

民族之風

海原回族來源簡史

回漢民族團結救縣長

人物春秋

曹啟文事略

懷念張自忠將軍

曹啟文在台灣為孫立人鳴冤

我與牛化東的相識經歷

徐洪澤其人其事

回憶我的父親馬百華

有口皆碑馬三魁

海原中學出了赤色分子

興仁地區教育之先驅

流落紅軍楊海清

民國海原籍十八位遠征軍人

教育歷程

創辦海原中學及首屆畢業生

海原初辦高中情況的回憶

區城舊治

清代海城縣打拉池縣丞二題

民國海原縣的鄉鎮保甲演變

文化探秘

孫中山為海原縣城西門題寫的石匾

海原回族的抗日宣傳單

海原應入志的幾個民國人物與地名

民間說唱曲《鴉片顯紅》

往事重提

一、抗戰時期的永垂不朽碑重見天日記

二、民國《海原縣誌》追尋記

三、王政善的《鴻泥集》現世記

四、尋找西安州竹葉詩碑

五、民國年間流傳於西北的“七筆勾

後記

書摘

1936年6月,我們海原縣高崖鄉草場村來了紅軍,這是一支小小的隊伍,穿著破舊的衣服,戴著有紅五星的灰布八角帽,扛著各式的槍。他們待人和氣,不打人、不罵人,買東西付錢,給村里人掃院、打水,還給大家講窮人為什麼受苦、為什麼受官府和有錢人的欺壓,告訴大家這是不合理的,是剝削和壓迫,號召大家組織起來,推翻富人欺壓窮人的社會,建立一個人人有地種,人人有飯吃,人人平等的新社會。從他們口裡,我第一次聽說窮人受苦不是命,第一次聽到“剝削”和“壓迫”。雖然我當時還不太理解這兩個詞的深刻含義,但那個人人有飯吃、人人平等的新社會已深深地吸引了我。於是,我和村裡的張元吉、高登舉、曹顏義、劉四有幾個年輕人,瞞著家裡參加了紅軍。那年我才17歲。

到了部隊後才知道村里去的只是紅軍的宣傳隊,大部隊還在北面呢。

我們被分到了紅一方面軍一軍團某部新兵連,連里先是嫌我個頭小,不要,但最後還是收下了。劉四有、高登舉被分配到機槍班。

一個月後,我和曹顏義、張元吉、高登舉都很想家,就私下商量逃跑,怕被紅軍認出來,便脫掉軍衣,跑回到鄉里,但不敢回家,就躲在西山里。過了幾天,又想回部隊去當紅軍。不久,紅軍又到家鄉一帶活動,我便從山裡跑出來,第二次參加了紅軍。正巧,接待我的正是我們新兵連的特派員,他讓我回家拿上東西歸隊,我回到家裡,把情況向父親說了,父親沒說什麼,只是切了一個大西瓜讓我吃了。臨行前,他拍著我的肩膀囑咐道:“你硬要去,我也同意,但要好好乾,乾出個名堂來!”就這樣,我告別了親人,又踏上了征途。這次,我先後被分到了營部和連部當勤務兵。為了迎接二、四方面軍北上,我們部隊奉命沿七營、黑城一帶向甘肅會寧地區進發。當時,固原一帶駐守的是馬鴻賓的部隊。為了搶時間,我們一路小跑,儘量避免和敵人交火。在會寧圍攻一家土豪時,我的頭部受了輕傷。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後,部隊進入打拉池休整,然後繼續向東轉移。當部隊到達海原關橋鄉賀家堡時,駐紮在海原縣城的馬鴻賓三十五師和東北軍騎六師從城裡衝出來,企圖攔截我們。我們迅速投入戰鬥,殲敵千餘人,繳獲了許多戰利品,其中有許多戰馬。但為了爭取東北軍抗日,這些戰利品最後都送還給了東北軍。戰鬥結束後,部隊稍事休息,又向東走出石峽口,最後駐紮在距我們家不遠的三分灣。

部隊住下以後,連長和指導員派人把我叫到了連部。剛一進門,就見連長笑呵呵地迎上來,拍著我的肩膀問道:“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