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衣寺

天衣寺原稱法華寺,在紹興市正南面約二十公里的秦望山的西北麓。法華寺於東晉義熙十二年(416年),由高僧曇翼始建。曇翼,餘杭人,七歲出家,十六歲剃度,開始入廬山,後拜關中釋羅什為師。義熙十二年與沙門曇學同游會稽山,見秦望山西北面,五山相連,十峰林立,南、西兩條清溪尤如兩條玉帶,在群山環抱中合二為一,氣象萬千,奇異靈勝,林壑虛閒,松梢玲韻,群峰爭翠百穀生煙。如此勝境,曇翼決定結茅庵,誦《法華經》,長留此處。

天衣寺歷史簡介
曇翼在此修持十二年後,據傳,當時普賢菩薩化一美女,前來試探曇翼,曇翼不為女色所動,普賢菩薩觀其真心佛事,說其是水中月,不可污,於是,普賢作法,一時大雨傾盆,地動山搖。不久雨止,祥雲瑞光,普照大地,普賢菩薩在雲端現出真身,朝野轟動,其時,會稽內使孟顗其狀上奏朝庭,請求建造法華寺。後在孟顗和富春人富翁陳載全力資助下,曇翼建起了寺廟,號“法華寺”。曇翼在寺內專精《法華經》,蔬食澗飲,精心修持30多年。
到了南朝梁時,禪師惠舉隱居修持在法華寺內,梁武帝(502——519年)徵召惠舉當國師,惠舉不從。當時昭明太子蕭統見其心堅,特賜以金縷木蘭袈裟一件。後梁武帝也施寺中四件寶物:有曇翼頂戴紫檀十二面觀音;有紅銀藻瓶一對;有紅琉璃缽一副;還有金銅維偉佛像一尊,加上太子賜的袈裟,五件寶物,藏以寺中,後奉於大殿西序。(據宋嘉泰《會稽志》載,五件寶物“至今俱在”。) )5TX3#=;(G
五件寶物中,維偉佛像,本為西域阿育王所鑄。西域阿育王第四個女兒因為姿貌醜陋,阿育王希望她端正美貌,用金銅鑄她的像49尊,頭飾火焰,腳踏蓮花,廣布天下,為天下眾生植福。此佛像漂洋過海,傳入中國,梁武帝將其施於法華寺。因天子施寶物,太子施衣,所以法華寺後改名為天衣寺。(與後來的傳說不一)
唐朝會昌年間(841——846年),唐武宗登基,在道士李歸真的煽動下,發布了“殺沙門令”,廢除寺廟,焚毀經像,沒收財產,許多寺廟高僧殉教而死。全國奪取寺廟田產數千萬頃;僧尼還俗26萬有餘;毀著名寺廟4600多座。世稱“會昌法難”。這一運動中,天衣寺也不能倖免,佛滅寺毀,一敗塗地。
六年後,唐武宗死,宣宗即位(847——859年)復興佛教,重建廟宇,天衣寺也得以重建。重建時,正式將法華寺額改為天衣寺。同時在大殿後擴建了十堂峰,堂名以寺四周十座山峰命名:一、法華,二、衣缽,三、積翠,四、朝陽,五、雲門,六、倚秦,七、天女,八、嘯猿,九、起雲,十、月嶺。十峰堂前有唐開元二十三年(736年)括州(今永嘉)刺史李邕撰並書《大唐秦望法華寺碑並序》。 碑稱:曇翼早年入禪慧,尤邃佛乘,與沙門曇學俱游秦望山,在其西北面法華山,營卜蘭若,專精法華云云。此碑“會昌法難”中成為斷石,復建時重立。唐代詩人涉足天衣寺(法華寺)者甚眾:宋之問,嚴維,皇甫冉,劉長卿,於良史,白居易,李紳,元稹,薛據,羅隱,方乾,吳融,僧皎然,綦毋潛等,皆有賦寺詩存世。宋代海慧大師有:天衣十峰詠》,錢易為之序。
宋宣和元年(1119——1125年),皇帝詔令:改僧為德士(即道士),寺改為觀,奉道教。銅鐃銅佛限十日內盡輸入官府。大概此令不順民心,群臣意見不一,而引起了動亂。皇帝又詔令復寺,命銅佛免輸官府,所以天衣寺維偉銅佛像一直嚴奉寺中。
元代末年(1368年),因寺中和尚火燭不慎,整座寺院被燒,三天三夜,烈焰萬丈,燒紅了半片天,寺內佛像,碑石全被煨燼。 "?
農民皇帝朱元璋奪取天下後,建立了明朝,六年後,即洪武六年(1373年);僧曇敷重新在舊址建寺。明嘉靖元年(1522年),僧德瓚重建大殿,天衣寺終於又恢復了原來聖貌,田產山林千餘。到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皇帝詔令,召僧為民,重耕作,天衣寺逐漸衰落頹廢。寺內門可羅雀。萬曆年間,陶文簡重整舊寺,並重鐫李邕碑。此碑高3米,寬1米,厚0。3米,碑冠浮雕雙龍戲珠,堪稱精緻高大。但重建碑石將原碑所立月日“十二月八日”誤刻為“二月二十八日”。明朝未年,崇楨皇帝又一次大修天衣寺,並在大殿左側立有重修青石巨碑,可惜在文革後期,被一精神病患者推倒,殘碑已成斷石,還在雜草叢中。
天衣寺據毛氏《西河合集》記載,清代曾立有“開衣乾公骨塔疏序” 碑刻。不久就被毀,以後逐漸衰落,無人問津。直至解放後,尚有部分寺舍殘存,1958年,此地修了一座水庫,本來又添一境,可惜沒有好好保護,天衣寺逐漸傾廢,無任何宗教活動。六十年代有一位老人周小青在此住過,養過羊。到70年代末,已無一磚一瓦,天衣寺廢墟上雜木荒草叢生。悲哉哀也!
新中國,改革開放後的2005年,紹興市雲棲寺長老釋光如,籌資十萬元,在天衣寺舊址東側,建造了五間簡易寺舍,並重立了“法華寺”碑。現在一些佛教慈善人,正在出錢出力修路,車路已直接通往寺前。天衣寺有望得以重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